四川日報 2020年12月02日
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曉露
“截至目前,,我省已基本完成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41萬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摸清了家底,,農村集體資產有了一本‘明白賬’,。”近日舉行的全省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暨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培訓會上,,省農業(yè)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將于2021年10月底前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哪些重點任務,?距離改革試點任務完成不到一年時間,,我省還將從哪些方面發(fā)起沖刺?
重點
摸清集體家底,,強化集體資產管理
“過去在農村,,大量的資產沒有被激活,,比如荒山荒地,、閑置農房,,都是沉睡的資產?!笔∞r村經營管理總站站長劉志躍介紹,,村里有多少資產,經營情況如何,,村民可以分得多少收益,,很多地方都是一筆糊涂賬。
農村集體資產包括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三大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清產核資,,摸清集體家底?!笔∞r業(yè)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楊仁斌介紹,,改革共有6項重點任務: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推進集體資產股份量化,、完善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開展登記賦碼,、強化集體資產管理,。
在前期試點基礎上,,我省于2017年全面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扒瀹a核資工作量最大,成員身份確定難度最大,?!眲⒅拒S介紹,2015年出臺了《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界定指導意見》,。截至目前,,4批國家試點單位——包含成都、德陽,、綿陽,、遂寧、廣元,、眉山,、巴中7個整市和其余25個縣市區(qū),共涉及83個縣級單位,,已經完成改革試點任務,。全省41萬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清產核資,通過全國系統(tǒng)登記賦碼建立集體經濟組織33822個,,量化集體資產845.4億元,。
目標
壯大集體經濟,讓集體成員共享成果
“我們對村里房屋完成確權登記后,,將長期閑置的村小租賃給了一家糕點廠,,通過集體資產入股,跟企業(yè)合作經營,,預計今年全村能有100余萬元的分紅收入,。”近日,,彭州市桂花鎮(zhèn)金城社區(qū)黨委書記岳付飛說,。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起現(xiàn)代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盤活農村閑置資產,,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讓村民分享集體收益,實現(xiàn)“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我省明確從2019年到2022年,,每年選擇一批具備條件的村進行扶持,。2019年以來已對2584個村進行重點扶持,每村100萬元。
“通過試點,,我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發(fā)展路徑,,形成了特色產業(yè)型、服務經濟型,、物業(yè)經濟型等多種新型集體經濟發(fā)展模式,。”劉志躍舉例,,廣元市昭化區(qū)針對村級建制調整后撤并村活動陣地,,對部分基礎設施較好、交通便捷的陣地,,采取入股分紅,、聯(lián)合經營等方式,招引業(yè)主興辦幼兒園,、民宿酒店,、扶貧車間等,有效盤活撤并村陣地20個,,實現(xiàn)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1.2萬元以上,;綿陽市游仙區(qū)新橋鎮(zhèn)(原街子鎮(zhèn))將舊村部、舊學校,、舊廠房等15處集體資產入股到當?shù)仄髽I(yè),,利用率達80%,年創(chuàng)收都在10萬元以上,。
截至2019年底,,全省村集體經濟組織總收入130.38億元,當年有經營收益的村27745個,,比2018年增加4455個,。
“我省已把‘發(fā)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全省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點工作?!笔∞r業(yè)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要繼續(xù)探索集體經濟發(fā)展路徑,。各地要引導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以低風險,、可持續(xù)的方式,放活集體資產經營權,,獲得持續(xù)穩(wěn)定收入,,保障集體資產安全、增值,,集體成員共享發(fā)展成果,,特別要在盤活撤并村后形成的閑置資產上下功夫,,引導合并村集體經濟完全融合。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