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16日
■全麗冰
農(nóng)歷七月初七,天氣溫暖,,草木飄香,,空氣中彌漫著浪漫溫馨的愛情氣息,牛郎織女在鵲橋羞答答地相會,。古人的情事風起云涌,,泛過泱泱大宋,歷經(jīng)一夏又一夏,,溫暖了一代又一代才子佳人多情的心,。這一天,男子們竊竊地歡喜激動,,女兒們偷偷地臉紅心跳,。
宋卜陽子《園苑疏》云:漢武帝“有曝衣閣,常至七月七日,,宮女出后衣,,登樓曝”。
崔寔《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暴經(jīng)書及衣裳,,習俗然也”。由“曝衣”到“曝書”再到后來的“曝書會”,,讓古代的男女找到了抒情的平臺,,曝衣比財富,曝書會比才情,,都達到了酣暢淋漓的滿足,。
北宋后,夏秋之際三館曝書,,防止書籍藏品受潮,,或被書蟲蠹毀,許多珍藏秘府的書法繪畫作品始“開廚發(fā)匣鳴鎖魚”得見天日,,向館閣詞臣全面開放,,并進而形成了獨特的館閣翰院文人的曝書集會,期間可進行學術(shù)研究或培養(yǎng)文學才俊或男女互傾互訴,,真正成了比才情的大集會,。聚會例設(shè)飲宴,因非朝廷宴設(shè),,無需等級鮮明,,氣氛非常平易融洽。顧愷之,、陸探微的繪畫,,鐘繇、王羲之的書法,,蘇軾,、蘇詢的詩文,皆因集會而昭世,,而得到稱頌,。
最令人喜悅的是男男女女可趁曝書會各投所好,各抒己情,,寄托思念,。晚上,女兒們陳列花果,、女紅,,穿針乞巧,禮拜七姐,,祈禱福祿壽,,儀式虔誠而隆重,個個模樣兒惹人憐遭人愛,。
這一天,,男女才思激揚,奔放不羈的情感徹底外溢,,他們吟誦的七夕詩歌,,風格、主題豐富多樣,,或陰郁,、豁達,或纏綿浪漫,、哀戚憂傷,,細細品咂,你會感慨萬千,。
最早吟誦七夕的詩歌《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織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毙蜗笊鷦拥墓P調(diào),讓我們讀到一個女子對一個男子的深沉思念,,熾熱,,含蓄,你把我的心挖走了,,我淚流滿面,,想訴說的太多太多,卻什么也說不出來,,默默無語寄愁思,。
晉時蘇彥《七月七日詠織女詩》:“歡宴未及究,晨暉照扶桑,。悵悵一宵促,,遲遲別日長”,晨曦斜照扶桑,,歡樂短,,別日長,惆悵已已然,。
宋時秦觀《鵲橋仙》最后兩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已少了些離愁,,多了些歡快,。
這個節(jié)日就是應(yīng)該歡樂的,要不歡樂你就俗了,,要不在曝書會中抒抒情你就落伍了,。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