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29日
◎劉小兵
“藝術是一種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边@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傅雷的名言。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傅雷先生對藝術的本真詮釋,,依然鮮活在我們的記憶里。翻開《傅雷談藝錄》,,隨著大師的節(jié)奏徜徉在藝術的天地間,,堪稱從視覺到心靈的至上享受。
全書分“文學篇”,、“翻譯篇”、“音樂篇”,、“美術篇”四個部分,,選取了傅雷相關的評論文章,每一部分又附相關文藝書札,,評與論,、感與悟中,集中展現(xiàn)了傅雷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悉心揣摩,,重在實踐,在尊重藝術規(guī)律的基礎上,闡析自己的見地,,是傅雷談藝中突出的特點,。傅雷戲言自己是“雜家”,三教九流都力求要懂一點,,這樣講解起不同藝術門類時,,才能信手拈來,觸類而旁通,?;诖耍仁亲骷矣质欠g家的他,,自然對文學有著超乎旁人的感悟,。在本書中,他分析張愛玲的小說,,不但把她的代表作《傾城之戀》與《金鎖記》進行對比,,而且還從思想內(nèi)涵的深發(fā)到寫作風格的確立,進行全方位解讀,。他評《傾城之戀》,,一方面肯定張愛玲在“心理觀察、文字技巧,、想象力上,,都已不成問題,這些優(yōu)點對作品真有貢獻的,?!绷硪环矫妫种锌系刂赋觥白髡叩念}材只限于男女問題,,但除了男女以外,,世界究竟還遼闊得很。人類的情欲也不僅僅限于一二種,?!彼匋S賓虹的繪畫,更是用“不求形似”“不悅人心” “不隨四王”“不似一面”來評價這位畫壇大咖,,盛贊“黃氏”畫風蘊含著獨特的意境美,。不捧不媚的評議,彰顯出傅雷剛直的個性,,也讓他的談藝如一股清流,,自然坦蕩地流入人們的心底,給人以澄澈的心靈流滌,。
傅雷談藝,,既談對藝術多方位的理解,,也談自己對藝術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言及他的老本行,,傅雷更是娓娓道來,。直言自己“一向以眼高手低為苦”其實哪里是傅雷眼高手低,分明是先生在翻譯事業(yè)上,,孜孜以求,、嚴謹治學的結果。他不無感慨地說,,想譯一部喜歡的作品要讀到四遍五遍,,才能把情節(jié)、故事,,記得爛熟,,分析徹底,人物歷歷如在目前,,方能著手動筆,。書中,傅雷也提到了他的翻譯“秘訣”,,那就是多讀中國的古典作品,,熟悉各地的方言,這不僅對譯文的語匯與句法有所幫助,;還能形成和諧完整的譯著風格,。
“精”與“廣”相間的豐富涉獵,讓傅雷談起藝來,,駕輕就熟,;如數(shù)家珍中,每每又給人以多方面的智慧啟迪,。他認為好的文學作品“應該多一些深度,,少一些詞藻,多一些實質(zhì),,作品只會有更完滿的收獲,。”而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小說家,,“最大的秘密,,在能跟著創(chuàng)造的人物同時演化。唯有在眾生身上去體驗人生,,才會使作者和人物同時進步,,而且漸漸超過自己,?!痹偃?,他在《與傅聰談音樂》中,更是語重心長地諄諄教誨傅聰“先做人,,再做藝術家,。”期望他多讀文學經(jīng)典,。在他看來,,音樂與文學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朽的著作能洗滌和鍛造年輕人的性格,、見識,、價值觀?!边@對一個音樂家的精神成長,,同樣是大有裨益的。
浸潤著濃濃的書香,,感悟著斑斕多姿的人生世相,,傅雷對尋常的物事時時保持著敏銳的藝術嗅覺。他認為藝術的美來源于自然的美,。無論是鑒賞文物,,聽一曲交響樂,看一出戲劇,,還是仰望蒼穹,,那些形態(tài)各異、姿態(tài)萬千的美,,總會不經(jīng)易間進入我們的法眼,,在我們平靜的心湖劃起道道漣漪,最終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因此,,藝術在再現(xiàn)自然的同時,更應該表現(xiàn)出世間風物的自然之美,。他期望每一個文藝工作者“除了專業(yè)修養(yǎng),,廣泛涉獵以外,還得訓練我們觀察,、感受,、想象的能力;平時要深入生活,,了解人,,關心人,關心一切,,才能把他的心曲訴說給讀者聽,?!?/p>
江聲浩蕩,心如潮涌,。行進在《傅雷談藝錄》曼妙的藝術境界里,,感覺傅雷不愧是一個“雜家”, 他用文學,、翻譯,、音樂、美術等不同的藝術門類,,叩開了普羅大眾心目中圣潔的精神殿堂,。并引導著我們,為美妙的藝術而嘆服,,為世間那風情萬種的美,,一次又一次地怦然心動。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