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29日
◎鄧勤
“快年關(guān)了,,天一直下雪,。雪不大,每天下,,下了七八天,。我每年都早早回家過年,。我?guī)虾⒆?,圍在我父母身邊,。紗白的田野,疏朗,。麥苗露出不多的青青葉芽,。山粱明凈。而多數(shù)的人,,要到過年前兩天才回家,,過了正月初二,,又外出,。紗白籠罩了天空,也籠罩了大地,。村子,,像一個鳥籠。鳥飛進飛出,?!边@是當代新銳散文名家傅菲在長篇散文《浮燈》末尾的一段描寫,。這些文字干凈樸實,沒有什么形容詞,,卻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幅極有韻味的鄉(xiāng)村風俗畫來,。畫面看似在勾勒鄉(xiāng)村景色,實則在寫人,,老人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打工者匆匆回家團聚的辛酸。
這就是傅菲的家鄉(xiāng),,江西省上饒市北部饒北河畔楓林村,。三十年來,楓林村在急速變遷,,也只有在饒北河邊長大的人才有更深切的體悟,。關(guān)于熟悉的鄉(xiāng)野、農(nóng)人,,以及近年來的滄桑變遷,,傅菲有很多想法要表達。他希望以大視角,、以長卷的方式去書寫這個兩千余人口的村子,,寫出這個村子的“百年史”。傅菲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河邊升起炊煙》包括《環(huán)形的河流》等十二篇文章,,本書大部分篇章都是“多線敘述,、多人物結(jié)構(gòu)”的扇面式寫作,從而擺脫了傳統(tǒng)敘事的單調(diào),、抒情散文的虛空,,勾勒出大時空下人物命運的悲歡。
傅菲始終以冷靜,、客觀的筆觸,,寫身邊的人物,寫興衰與生死,;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詩意的敘述,,寫?zhàn)埍焙觾砂兜牟菽尽庀?、民情,。河流、盆地,、群山,,在四季中呈現(xiàn)的面貌,和父母的身體狀況一樣,,傅菲時時關(guān)注,。他的文字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純粹而簡約的美學格調(diào),。傅菲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果,當然跟他持續(xù)關(guān)注楓林村的人,、景和物有關(guān),。傅菲認為,生命需要我們?nèi)ド疃日J識,,通過疾病,,通過遭遇,通過別人,,也通過自己,。以長篇散文《浮燈》為例,傅菲重點記敘了兒時玩伴李日紅,、團團,、德國佬、志聲夫妻等的故事,。從少年到中年,,這些人的命運各不相同,包括傅菲在內(nèi),,但不管怎樣,,他們的身上都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例如團團,,他是傅菲的初中同學,,高中沒畢業(yè)便外出闖蕩?!皥F團特別會玩,,只要好玩的新潮的東西,他最先知道,,最先玩,。”團團成為了網(wǎng)絡(luò)傳銷的發(fā)起人和頭目,,通過詐騙手段大肆斂財,。最終,團團為自己的行為受到法律制裁,,坐牢十二年,,出獄后因腎病辭世。而德國佬,,則夫妻雙雙下崗,,拉三輪車,、擦皮鞋,、賣烤紅薯,,為了生活什么都干過。不過德國佬也很欣慰,,因為他兒子考上了中山大學,。愛情和婚姻,忠貞和背叛,,堅守和背棄,,這本書就是一部鄉(xiāng)野小人物的心靈史。在這些人物的身上,,我們似乎能看見自己的影子,。傅菲的作品關(guān)注自然,體察人情,,構(gòu)思精巧,,語言詩性,細節(jié)傳神而飽滿,,諸多元素的成熟雜揉,,使他的散文充盈著強烈的生命意識和悲憫情懷。
這些年,,傅菲的視線一直沒有離開饒北河畔的楓林村,,他希望重建鄉(xiāng)村的情感倫理,疏浚鄉(xiāng)村精神的血管,,讓古老樸素的鄉(xiāng)村,,慢慢復(fù)蘇、鮮活,。通過閱讀這本《河邊升起炊煙》,,我覺得傅菲的愿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達成了。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