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9年05月05日
■新華社記者 伍曉陽 姚兵
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奮斗,,改變民族命運,。
高山峽谷中的獨龍族人民,在黨和國家關懷扶持,、社會各界守望相助下,,發(fā)憤圖強、勤勞奮斗,,掙脫了延續(xù)千年的貧困,,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在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只爭朝夕的新時代獨龍族奮斗者,,正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同心協(xié)力建設好家鄉(xiāng)、守護好邊疆,,努力創(chuàng)造獨龍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領頭人”王世榮:興產業(yè),富村民
“今年準備種山藥,、葛根,、黃精,建個草果烘干廠,,發(fā)展民宿旅游……”談起村里的發(fā)展打算,,巴坡村委會主任王世榮列出了一長串計劃。
當了20年村干部,,他是村里產業(yè)興起的推動者,。
草果,目前是巴坡村第一大產業(yè),。全村種植草果14000多畝,,掛果的約三分之一。2018年草果賣了357萬元,,人均草果收入3940元,。很多家庭靠種草果擺脫了貧困,買起了汽車,,供孩子讀完了大學,。
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回想10多年前,,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在鄉(xiāng)里號召大家種草果時,,響應者寥寥無幾。王世榮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帶頭種了8畝草果,。幾年后,種出來的草果賣了錢,,村民才紛紛效仿,。
無產業(yè),不小康,,王世榮帶領村民嘗試更多的新產業(yè),。2016年,全村種植了300畝名貴中藥材重樓,。2018年,,村里建起了獨龍雞養(yǎng)殖場。近年來,,村民們還在野外投放了3000個蜂桶,,招引野生的獨龍蜂。
看好民宿旅游的前景,,他動員一些村民把安居房騰出一間,,按客棧樣式裝修改造,用來接待游客,。獨龍江是自駕和徒步游客向往之地,巴坡村的民宿業(yè)蓄勢待發(fā),。
“致富能手”和曉永:掙錢的活全都干
一天中午,,在鄉(xiāng)政府院內,記者碰到了前來賣羊肚菌的和曉永,。
“早晨七點半下地采摘,,摘完了馬上送過來?!彼f,,新鮮的羊肚菌,品質好的一斤能賣40元,。他家種了一畝,,今年總共賣了6000多元。
39歲的和曉永是龍元村村民,,種羊肚菌只是他眾多活計中的一項,。除了這一項,,他還種了60畝草果、養(yǎng)了5頭獨龍牛,、5頭豬和50只獨龍雞,,投放了20個招引蜜蜂的蜂桶。
獨龍江能掙錢的活計,,和曉永幾乎全都在干,。曾經跑過馬幫的和曉永,在獨龍江鄉(xiāng)公路修通后,,賣掉了馬,,攢了幾年錢,2007年買了村里第一臺拖拉機,。隨著生意日漸紅火,,他把拖拉機換成了小型卡車,后來又買了面包車送客,。
和曉永的媳婦在家也沒閑著,,開了小賣部和農家樂,打理得井井有條,。
對于未來,,他還有很多想法,包括改造升級農家樂,、辦好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供兩個孩子好好讀書。他滿懷信心:“以后的日子一定會更好,!”
“驢友”之友陳永群:玩轉荒野探險
迪政當村的陳永群,,是圈內聞名的荒野探險向導。
獨龍江是探險者青睞的地方,,這里有徒步進藏通道,。在這樣的地方探險,必須要有向導,,不然輕則迷路,、重則有性命之虞。世居在峽谷中的獨龍人,,有極為豐富的野外生存技能,。陳永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干這一行純屬偶然,?!彼f,小時候家里糧食不夠吃,,他曾跟著其他村的村民翻越莽莽原始森林,,去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xiāng)買糧食,。后來在2004年,村里來了一位大學老師,,想請向導帶路徒步進藏,。當時,他是村里唯一翻山去過西藏的人,,便給這位老師當起了向導,。
“后來,徒步探險的游客逐漸多了起來,,請我當向導的也越來越多,。”陳永群說,。他帶過不少外國游客,,有美國、法國,、俄羅斯等10幾個國家的,。去年5月,他還參拍了一部荒野求生紀錄片,。
2015年,,陳永群蓋了一座客棧,許多自駕,、徒步游客會到他這住上幾天,。最近,他在忙著提升改造客棧,,“要把條件改善一下,,讓游客來了有更好的體驗?!?/p>
“護林隊長”木秋云:守護綠水青山
“現(xiàn)在,,到山上亂砍濫伐、偷偷打獵的現(xiàn)象基本沒有了,。”巴坡村森林資源管護隊小隊長木秋云說,。
地處橫斷山脈的獨龍江鄉(xiāng),,森林覆蓋率高達93%,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全鄉(xiāng)70%以上國土面積被劃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了守護好綠水青山,獨龍江鄉(xiāng)摒棄“刀耕火種”,,全面禁止狩獵,,聘任313名村民為護林員,。
木秋云大學畢業(yè)后,曾參加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支教工作,,2017年被聘為巴坡村森林資源管護隊小隊長,,管理全村42名護林員。
“全村8個小組各有一個護林員小組,,每個月巡山兩三次,,檢查有沒有亂砍濫伐或非法打獵,還監(jiān)測珍稀動植物,?!蹦厩镌普f。
今年3月,,一對黑頸鶴來到巴坡村木拉當小組,,村民發(fā)現(xiàn)其中一只受了傷,就拍照片發(fā)到村小組的微信群,,護林員立即通知木秋云,。隨后,木秋云同獨龍江鄉(xiāng)林業(yè)站工作人員一起,,救治了那只受傷的黑頸鶴,。
“要是前幾年,村民估計會用彈弓去打黑頸鶴?,F(xiàn)在,,大家會主動保護野生動物?!蹦厩镌普f,,獨龍族群眾祖祖輩輩靠大山生活,未來更要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守護好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