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11月10日
◎宋寧剛
關于讀書,中國古人有很多說法,,目標高遠的有“讀書明理”,,注重實際功用的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等,。在前現(xiàn)代的中國,,讀書是一件難得、甚至奢侈的事情,,并不是誰都有機會,、有條件、有能力讀,。別的不說,,僅就讀書先需識字這一條,就擋住了很多人,。
進入現(xiàn)代社會以后,,隨著教育的普及,讀書的門檻似乎沒有了,。如今,,一切都網(wǎng)絡化了,為求知和獲得信息的讀書,,似乎都有了更便捷的可替代方式,。搜索引擎幾乎可以幫我們解決一切咨詢類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形下,,今天我們還需要讀書嗎,?換言之,,今天,我們讀書的更深理由是什么,?筆者想,,至少有以下幾點。
第一,,為了內心的寧靜,。如今,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識,、信息,,固然可以從網(wǎng)絡上獲得。然而,,隨著海量的信息每天如海水洶涌而來,,在瑣碎和淺層次的閱讀中,我們也就難得再有一份內心的寧靜,。就此而言,,讀書更像是一種自我修行,讓我們內心重獲寧靜和澄清,,而不是人浮于事,,躁動不安。雖然這份安寧,,我們也可通過其他如瑜伽,、靜坐等方式獲得,但讀書無疑是最為方便,、簡易,,也最易為人們接受和實行的一種。
說起讀書,,很多學院中人都會津津樂道于二戰(zhàn)時,,記者從被轟炸后的倫敦抓拍到的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個中年男子站在轟炸過后房頂已然坍塌的一片瓦礫和廢墟上,,面對壁立的書架,瀏覽書籍,。這張照片之所以感人,,在于它顯示了書籍對人的強大的吸引力——堪稱偉力,。它向我們昭示,,書所能給予人的那份寧靜與淡定。即便在戰(zhàn)火紛飛,、性命堪憂之時,,也可以短暫地忘我,,不僅不被外在的不堪和難以承受之重所壓倒,而且有可能將自身融入更廣大的世界,。
第二,,為了社會的和諧。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人們空前擁有閑暇,,又空前忙碌的社會,。這聽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卻正好凸顯了現(xiàn)代社會的復雜與問題,。由于家用電器,、工業(yè)流水線乃至今天智能機器人的不斷被發(fā)明和制造出來,人類從各種機械性和消耗性的勞動中被解放出來,,省出了許多空閑和精力,。然而,人類似乎并沒有因此變得輕松,。尤其是身處城市的人們,,享用現(xiàn)代技術帶來的各種便捷應該說是最多的,然而,,卻空前的忙碌,,甚至焦灼。為什么呢,?因為現(xiàn)代社會使得人的社會交往空前地繁多,,社會關系空前復雜,需要社交去處理的事務空前增多,。這對人的精力和耐心都是巨大的考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xiàn)代社會不同于以往社會的一個重大區(qū)別就在于,,各種場合公開的談話,、商討以解決事情的幾率空前提高,。人與人需要更多地打交道,、交流、討論,、協(xié)商,,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具備較高的修養(yǎng)與素質,才能在待人接物,、處理事情時多一份從容與平和理智與得體,,才會在與人交往時更多顯得更為友好、更具善意,,而不是揣測,、提防,,疑慮重重。這些素質,,也可藉由讀書獲得,。
筆者的父親是一個年屆六旬、讀書不多也不大愛讀書的人,。他曾問筆者,,看你整天讀書,讀書有什么用???筆者回答說:撇開讀書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不談,僅就讀書對于家庭的作用來說,,它也可以讓家里少一些鬧騰,、多一些寧靜,少一些矛盾,、多一些安定與和諧,。大到整個社會也一樣。如果社會中多一些愛讀書的人,,人與人之間的計較與摩擦,,也會少一些——因為它們的心思多不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計較,而在文字所打開的另一個世界,。我甚至想,,如果多一些愛讀書的人,恐怕我們社會中的犯罪率都會降低幾分,。
第三,,為了生活的品質。改革開放四十年,,國人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人們談論最多,、也最有切身感受的,,是物質生活的巨大改善??傮w來看,,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選擇性和豐富性都空前地提高,。但是人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并沒有像餐桌上的飯菜一樣,,豐富,、滿足到有所剩余的地步。生活品質的提高,,除了物質,,除了吃穿住行,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精神的自我豐足,。
通過讀書,,我們會獲得更高、更為開闊的眼界,,獲得更為豁達的見解,;從獲得更有包容的思想,最終轉向從思想,、意識上更為包容,,更有理解力,才是生活品質的真正提高,。
第四,,為了生命的創(chuàng)造。讀書不一定要有什么目的,,僅僅為消遣,,打發(fā)一段午后的時光,也是很美好的事,。當然,,讀書也不排斥目的。消遣,,也可以是讀書目的之一,。實際上,哪怕作為消遣的讀書,,其本身也是一種傳承——對人類文明和文化成果的一種了解與傳承,。傳承與發(fā)揚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甚至傳承本身也是一種發(fā)揚,。真正的傳承不可能抱殘守缺,,而一定會有所創(chuàng)造。雖然讀書不必然為創(chuàng)造,,但創(chuàng)造卻是讀書的題中之義,,無論它在多大程度上被隱含在閱讀的背后。今天,,排除閱讀的創(chuàng)造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閱讀對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對人的思維的開拓,,是被無數(shù)代人證明了的,。
幾乎沒有一個天才不談到閱讀對他們的作用,。對于普通人,就更是如此,。哪怕這創(chuàng)造是微末的,。
根據(jù)以上,為了內心的寧靜,、社會的和諧,、生活的品質、生命的創(chuàng)造的閱讀,,其實可以歸結為一點,,即:讀書最大的理由,是為了我們美好的現(xiàn)在和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