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3月27日
■張志君
在兩年時間,,我親眼目睹巴塘一點一滴的變化,,包括經濟收入逐步增加、社會更加穩(wěn)定和諧,、群眾越來越受惠,、老百姓思想意識和觀念等轉變,。
我作為一名一線扶貧指揮干部,同時也是一名組織下派巴塘縣掛職扶貧副書記,,這對于我來說是全新的挑戰(zhàn),,但我很幸運組織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我,充分信任我,。初到巴塘我深感到了脫貧攻堅任務艱巨,,以及對藏區(qū)風俗習慣了解很淺薄,高原氣候不適應等,,這些客觀因素對于我來說是極大挑戰(zhàn),。我懷著“高原缺氧,不缺精神”一顆堅韌的心,,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零距離”接觸,,走遍28個2016年,、2017年退出貧困村,了解具體情況,,全面掌握貧困村發(fā)展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扶貧工作指導,親自參與扶貧方案制定,、項目跟進,。我想用三個我經歷的故事來說明,這兩年我在巴塘脫貧攻堅路上的實踐經歷和工作心得,。
第一個故事是一座寺廟和十盞路燈,。按照縣上的安排,我們每個縣級干部都“聯(lián)系承包”了一座寺廟,。我聯(lián)系的寺廟,,規(guī)模不大、沒有活佛,,由于附近村子都從山上搬遷了,,所以,平時沒有人,只在有佛事活動時才聚集,,日常時就有一兩個村民輪流看寺守寺,。我第一次到寺廟開展同心同向活動時,碰到一個看管寺廟的老年人,,我就問他有什么需要解決的,,他就說,能不能給寺廟把電架上去,。我算了一下賬,,成本實在太高。我就說給他們協(xié)調10盞太陽能路燈,。我第二次入寺的時候,,只看到2盞路燈,就問他們,,村干部告訴我,,路燈到村上后,村民們集體商議決定,,2盞寺廟用,,8盞安裝在村子到村小的通組路上。這從側面反映了一個變化,。
第二個故事是一瓶可樂和五罐紅牛,。剛到巴塘時,到一個村子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督查,,搬遷群眾非常熱情,,只喝酥油茶還不行,還要表達一下情感,,但是,,我又不喝酒,他們就建議我喝擺在桌子上的飲料,。正好有點累,,就拿了一罐紅牛,結果,,一天的督查,總共喝了一瓶可樂和五罐紅牛,,結果比喝醉酒還難受,。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每個群眾家中都擺著很多飲料,,在街上也隨處能看到喝可樂、紅牛的人,我總結的是“累了喝紅牛,、渴了喝樂虎,、無聊了就喝可樂”。這個現(xiàn)象也透露出群眾需求的一個變化,。
第三個故事是一次網購和五元快遞費?,F(xiàn)在,網絡很發(fā)達,,在哪里都能買東西,。在巴塘,我在淘寶網上購了一個手機殼,,從江蘇發(fā)的貨,,第二天就到了成都,我想,,兩天就差不多到巴塘了,。結果,過了兩天,,我沒有收到,,就查看物流進度,結果顯示返回到了江蘇,,原因是“物流無法到達”,。我就和店家溝通,又重新發(fā)了個“圓通”,,從成都到巴塘,,中途在康定、雅江都要“過夜”,,用了一周時間才拿到手,。當時快遞員打電話叫我去取,還問我收了5塊錢,,說是快遞費,,說是整個甘孜都是這個情況。如果在成都,,上午11點前的訂單,,基本都能當天收貨,根本不用再付費,。所以,,這個情況、時間,,反應了我們在地域上“邊遠”,、經濟發(fā)展的落后;收費,反應了我們發(fā)展經濟社會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這三個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要加快脫貧攻堅的步伐,才能改善基礎設施,,加快發(fā)展,,滿足群眾的需要。經過在巴塘兩年的實踐,,我還深刻地感覺到,,脫貧攻堅還有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一是貧困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人口結構,、勞動力結構、收支結構,、生產條件結構四個方面,。盡管我們采取了各種措施,但很難改變近一半貧困戶家庭勞動力缺乏,、老弱病殘現(xiàn)象嚴重和文化水平較低的現(xiàn)狀,;盡管建立了一些基地,開始發(fā)展農業(yè)產業(yè),,群眾從中也開始受益,,但面還不廣、量還不大,,增收不夠明顯,,據100戶抽樣統(tǒng)計,群眾收入中政策性收入占比高達25%,,蟲草松茸收入占比高達40%,。二是扶貧的供給側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政策接不住,、干部跟不上,、成效難彰顯。比如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對貧困地區(qū),、貧困群眾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就是因為政策提標太快太高太好,,在實際搬遷中出現(xiàn)了與隨遷戶的矛盾,地方政府財力很難消解不平衡,。又比如產業(yè)發(fā)展基金和扶貧小額貸款項目,是用來支持貧困村、貧困戶發(fā)展產業(yè),、增加收入的,,但很多時候苦于沒有太好的保值增值項目,導致資金趴在賬上,,用不出去,。三是脫貧的需求側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群眾的內生動力不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高,、發(fā)展的后勁不夠。盡管很多貧困戶思想有了重大轉變,,但受慣性思維的影響,,大多對脫貧攻堅還停留在要錢要物的層面,要技術,、要門路的還比較少,;盡管我們實施了“五改三化”,貧困村,、貧困戶環(huán)境衛(wèi)生發(fā)生了很大改觀,,但受生活習慣和生產力不發(fā)達的限制,大多很難保持,;盡管我們提前布局產業(yè),、提前實施項目,但是,,產業(yè)基礎薄弱的現(xiàn)狀難以迅速改變,。
我認為,脫貧攻堅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用全域發(fā)展的大扶貧,、扶大貧理念和視角,以扶貧助發(fā)展,,用發(fā)展促脫貧,。下步,巴塘的脫貧攻堅工作一要對標推進脫貧工作,。嚴格對標貧困縣摘帽“一低三有”,、貧困村退出“一低五有”、貧困戶脫貧“一超六有”標準,,突出“早,、實、細”安排今后兩年脫貧任務,。二要統(tǒng)籌解決依然突出的矛盾,。主要是逐步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大力發(fā)展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有現(xiàn)實基礎的產業(yè),,提高產業(yè)對群眾的吸引力,努力使產業(yè)成為群眾增收的主渠道,;研究出臺農業(yè)產業(yè)基金使用管理辦法,,最大程度發(fā)揮金融扶貧作用;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引導群眾樹立“脫貧全靠黨的政策好,、奔康要靠自己加油干”的觀念。三要抓好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批示和省委有關要求,,結合州委巡察組的建議意見,加大作風整治力度,,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嚴肅查處扶貧領域違紀違法行為,;力戒形式主義,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和數字脫貧,,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四要推動脫貧攻堅“一體兩翼”布局,。一方面,大力優(yōu)化“北旅南水”產業(yè)布局,,加快措普溝景區(qū)開發(fā)和格聶景區(qū)開發(fā),,爭取實施縣城河西3.5萬畝生態(tài)修復項目,積極支持蘇洼龍水電站建設,,推動巴塘電站,、昌波電站盡早開工建設,促進地方發(fā)展,,助推脫貧攻堅,。另一方面,加大教育,、衛(wèi)生,、文化事業(yè)投入,努力把巴塘建設成為川滇藏結合部的教育高地,、衛(wèi)生高地,、文化高地。(作者系中共巴塘縣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