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9月27日
瀘石高速得妥大橋。
◎甘孜日報記者 李婭妮 文/圖
75載,橋隧櫛比,、公路成網(wǎng),高速飛馳,、銀鷹遠航,雪山流云間,、天塹變通途,;75載,條條團結線,、幸福路在雪域康巴,、橫斷高原不斷延伸,一次次創(chuàng)造交通奇跡,,宛如一根根通向幸福生活的“金色哈達”,。
高原不再遙遠
大渡河畔,雅康高速大渡河大橋如臥波長虹,,一舉創(chuàng)下“兩個跨越,、兩個第一、五個首次”多項國內外紀錄,,是雪域天路續(xù)寫新奇跡的又一“最偉大的作品”,。
香巴拉高原上,全球海拔最高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銀鷹破云起降,、旅客貨物進出、服務貿易往來,,夢中的香格里拉并不遙遠,,時空活力釋放滿滿;
國道317線旁,,“雀兒山下第一村”德格縣獨木嶺村時移制宜,,隨著世界海拔最高特長公路隧道貫通,游人紛至,、車輛如梭,,全村產業(yè)紅火、村寨凈美、牧民創(chuàng)收,。
……
地形復雜、幅員遼闊,、氣候多變,,高山聳立、峽谷幽長,、江河縱橫,;路,曾是壓在甘孜人心頭的大石,。自治州成立之初,,這個“新中國第一州”唯有廢置多年的川康公路和康青公路,道路交通可謂一片空白,。
出行靠騎馬走路,、運貨靠人背畜馱、渡河靠皮筏溜索,,大自然賦予這片圣潔之域攝人心魄的景致,,也同時設下重重天塹、道道關隘,;新中國成立前,,這片土地沒有一寸能“走”汽車的現(xiàn)代化公路。通達,,成為甘孜干群的夙愿和期盼,。
70多年前,十八軍肩負“一面進軍,,一面修路”歷史使命,,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用鋼釬鐵錘,、憑鎬頭鐵鍬越二郎天險,、跨大渡激流、攀橫斷雪域,,四易寒暑,,以平均每公里犧牲一人的代價,“背著公路”經(jīng)甘孜進西藏,,修筑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天路偉跡——川藏公路,。
70多年來,甘孜州委,、州政府賡續(xù)發(fā)揚“兩路”精神,,先后實施通縣油路、交通三年集中攻堅、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等重大建設,;2009年后,,先后實施數(shù)輪交通大會戰(zhàn),年投資規(guī)模連續(xù)11年超百億元,,交通先行戰(zhàn)略一路長虹,,全州道路交通條件發(fā)生歷史性巨變、得到根本性改善,,成績單奪目:
2001年12月,,國道318線二郎山隧道貫通,被甘孜百姓譽為“第二次解放”,;2017年9月,,“世界第一高”雀兒山特長公路隧道建成,10分鐘穿越7公里隧道,,一改往昔“川藏第一險”常常走一天的困境,。
2018年12月,雅康高速公路提前9個月穿云而來,,徹底結束甘孜州“零高速”歷史,,全州交通迎來“高光時刻”,自此進入高速時代,;大美甘孜與天府成都“毗鄰”,,涉藏地區(qū)通往繁華都市的時空距離一縮再縮。
2019年9月,,甘孜格薩爾機場通航,,甘孜州成為四川省唯一建有3座民用機場的市(州);全州先后開通成都,、重慶,、上海、廈門,、廣州,、珠海、杭州,、昆明近20條航線,,架起了立體交通、航空公交化的“空中天路三角走廊”,。
這些年,,從一次次交通強州的大跨越中,新時代脈動強勁,,一組組數(shù)據(jù)清晰標注出甘孜交通“向新,、向上,、向未來”的加速度——全州公路通車里程已從1952年的704公里,增長至當前的3.3萬余公里,,通車里程躍居全省第一,,是72年前的近50倍。
公路路網(wǎng)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22公里,,擁有三級及以上客運站25個,,現(xiàn)代立體綜合交通體系悄然構筑、日益成型,。
由無到有到優(yōu)、由通達到通暢,,和美甘孜加速聯(lián)結四面八方,,正從萬水千山間闊步走出大橫斷腹地,離全世界越來越近,;甘孜涉藏地區(qū)通往繁華都市的天然屏障一次次被打開,,高原不再遙遠,客貨流“雙向奔赴”的熙攘情狀也正一次次上演著,。
路見美好生活
9月下旬,,由北而南、縱貫全境的碩曲河穿過“‘白珍珠’灑落高原”“玉米地‘豐景’如畫”的鄉(xiāng)城縣,。這里地處大香格里拉環(huán)線腹心地帶,,被譽為“中國白藏房文化之鄉(xiāng)”,2024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節(jié)在此啟幕,,引來各地如潮客,。
“歡迎大家來香巴拉鄉(xiāng)城,欣賞田園凈土白藏房,、品嘗藏民族特色美食,、體驗灌禮敬貓民俗文化,見證和美藏鄉(xiāng)發(fā)展成就,?!?3日晚的開幕式上,鄉(xiāng)城縣發(fā)出一份面向國內外游客的“旅行邀請函”,。
厚重且獨特的歷史人文,、豐富且多元的自然景觀,塑造出鄉(xiāng)城縣別具魅力的旅游IP形象,,文旅產業(yè)日漸成為推動縣域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引擎,;往來游客一飽眼福、大有口福,,心靈上陶冶,、精神上享受……這一切都因便利暢達的交通而成為現(xiàn)實。
距甘孜州府康定市480余公里的鄉(xiāng)城縣,曾同州內眾多縣域一般,,是迢迢千里的遠方,。如今,“此生必駕318”川藏南線,、“此生有緣317”川藏北線等“國之大道”跨貫全域,,“空中金橋”通向四方,八方賓客絡繹沓來,,旅游產業(yè)欣欣向榮,。
天路縱橫,甘孜州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通達率,、通暢率均達100%,一條條暢達的進出州天路,,連接的不只是萬水千山,,還為全州增添了源源不斷的人氣和經(jīng)濟活力,也增強了涉藏地區(qū)的自我發(fā)展能力,。2023年,,甘孜州地區(qū)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大關。
沿路而行,,或由318國道向西,、或經(jīng)317國道向北、抑或取道248國道向南,,一路上閱不盡川西北高原的碧野無涯,、峽谷幽深、牛馬恣意,。江西自駕游客瞿菁菁對“重走”國民公路情有獨鐘,,“除了深度打卡海螺溝、稻城亞丁等熱門景區(qū),,我們這趟旅程順著國道318線,,將它串起的不少3A、4A級‘腰部景區(qū)’體驗個遍”,。
新晉3A級景區(qū)甘孜州康定市的塔公草原,,給她此行留下深刻印象。這塊地處康定市的“綠色地毯”,,能見曠野還能望雪山,,離成都不到5小時車程,“草原不算特別大,,體驗項目緊湊,。騎馬,、旅拍、看亞拉,,一套玩兒下來沒倆小時,,體驗感充實舒適?!宾妮驾荚谛〖t書上分享著旅行筆記,。
根據(jù)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統(tǒng)計,近年節(jié)假日高峰時段,,國道318線日均交通量在10000輛至14000輛區(qū)間,。奔騰的車流即是客流,603.11萬人,,1903.86萬噸——是去年甘孜州主要運輸方式完成的客運量和貨運量,;全年接待游客4137.82萬人,實現(xiàn)旅游收入 452.03億元,,分別增長31.5%和31.1%。
今年上半年,,全州客貨總周轉量累計76830萬噸公里,、同比增長5.73%;“春運”開行車次累計30440趟(次),,運送旅客量50.4192萬人(次),、同比增長57.48%;“五一”開行車次累計10791趟(次),,運送旅客量174358人次,,同比增長16.10%。
借助交通大動脈,,文化旅游正在成為雪域甘孜各族群眾的富民產業(yè),。而當前,全州國省主干道網(wǎng)絡日漸完善的同時,,作為公路網(wǎng)絡“毛細血管”的一條條農村公路,,“其微循環(huán)”的作用也正逐步發(fā)揮最大效用,這讓甘孜山鄉(xiāng)村寨牧場的農牧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線上升。
“公路修到家門口那天,,全村人都高興得合不攏嘴,。2020年又開通了‘小黃車’,村民挖的蟲草,、撿的菌子都能及時到達買主手中,?!钡靡嬗谵r村公路建設和“鄉(xiāng)村運輸‘金通工程’”的實施,家住甘孜州色達縣翁達鎮(zhèn)旭爾溝村的村民德達宮,,不僅出行方便,,自己售賣山貨便捷且物流成本降低不少,收入顯著提高,。
條條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在15.3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不斷延展、提檔升級,,使得山貨,、好物不再“藏在深閨人未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早已成為歷史,,“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照進現(xiàn)實,;截至目前,,全州建成通鄉(xiāng)油路3410公里、通村通達路9400公里,、通村硬化路2.2萬公里,、溜索改橋46座、鐵索橋改公路橋25座,、危橋改造499座,,全州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2.7萬余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全州共有“金通工程”車輛725輛,,289個鄉(xiāng)鎮(zhèn)、2181個建制村客運通達率均達100%,。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