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0月13日
丹巴縣莫洛村發(fā)展印記
格魯翁都的新房。
格魯翁都與古屋
莫洛村貌。
◎本網(wǎng)記者 蘭色拉姆 文/圖
駐足樹蔭小道岔路口,,格魯翁都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先往哪邊走,?這是他幾乎每次歸家都要面臨的選擇,。在丹巴縣梭坡鄉(xiāng)莫洛村,,格魯翁都家的房子是“村標”之一,。一幢古屋,、一幢新房靜立小河溝兩側,見證著格魯翁都的成長,,也見證著莫洛村的前世今生,。
古屋 “放映”歷史上的莫洛記憶
從丹巴縣城出發(fā),沿瓦丹路下行1公里左右,,再過橋行駛2公里,,便到達了梭坡鄉(xiāng)莫洛村。該村三面環(huán)山,,西臨大渡河,,地勢由東北向南傾斜。
莫洛村,,古稱“博呷夷”,,傳說古時是由二十多座高碉和數(shù)十座樓房形成的村子,屬明正土司管著的“二十四村”,。2005年和2012年,莫洛村分別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保護名錄”,。
如今,,莫洛村只剩下七座碉樓,其中包括殘碉和古樓,。在該村1組28號,,一座古樓和一座四角碉筑為一體的家碉是代表之一。從古樓可進入碉樓,,是可人居,、宜畜藏、便設防的多功能古屋,,該古屋是全村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也是記者一行此次采訪的“主角”。
順著緊挨村道的三階石梯,,是進入古屋的第一道“關口”——木質大門,。輕敲木門,古屋主人格魯翁都熱情迎客,。格魯翁都今年40歲,,在古屋中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格魯翁都首先向記者介紹了古屋院壩。其中,,懸掛院墻的皮口袋格外惹眼,。格魯翁都介紹,在莫洛村人背馬馱的年代里,,家家戶戶必備皮口袋,。皮口袋里一般裝糌粑、玉米及其它生活必備品,,通過人力或馬力,,人們將這些必備品運進村里。
那時,,交通條件極不理想,,晴天滿灰塵、雨天滿泥濘是常態(tài),,出村進村,,人和馬都飽受煎熬。格魯翁都就曾親身體驗過,,再憶其中心酸,,他說:“想到都累”。而通過懸掛皮口袋上的厚灰塵和結團泥漿,,對于當年的行路難,,記者也能想象一二。
在格魯翁都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古屋內部,。古屋一樓是“鍋莊”,類似現(xiàn)在的廚房,。茶筒和糧柜率先闖入視線,,著實有“吃飯是大事”之感?!板伹f”其余內容由櫥柜,、釀酒壇、水缸,、磨豆腐磨盤石,、火塘和套間構成。
火塘上方,,框狀結構的熏肉架很是有趣,。因頗具“年歲”,熏肉架被厚厚的油煙包裹,,早已失了原樣,,看著像是巨型黑炭。格魯翁都介紹說,過去人們終日燒柴火,,加上“鍋莊”排煙條件有限,,時間一長,熏肉架便有了此番模樣,。
爬上木質樓梯是兩間臥室,。右邊臥室里掛放的衣物,“無聲勝有聲”,,真實“講述”了莫洛村人過去如何穿衣,?這些衣物分為麻制、毛制和皮制,,看著就不易清洗,,格魯翁都的一番話更加肯定了這些衣物的短板。他說:“它們均由手工制成,,粗糙不說,,還容易被蟲吃,費時又費神,?!?/span>
左手邊的臥室讓記者見識了過去莫洛村人如何就寢。臥室不大,,窗戶很小,,床榻很窄。但擺放的儲物柜卻讓人眼前一亮,,它讓整個臥室有了“五臟俱全”之感,。
再上一座木質樓梯,便到了食物“基地”,。該“基地”由晾曬糧食的壩子、臘肉儲存屋,、糧食加工房構成,。糧食加工房里的糧柜更大一些,旁邊還堆放著十多個皮質糧食口袋,;進門角落處,,還有一臺用于玉米去皮的木質風撥機??梢?,以往的莫洛村,有著一定的機械化“功底”,。不過,,隨著時代發(fā)展,這臺風撥機早成了擺設。
又上一座樓梯,,就到了古樓頂部,。“煨?!彼琼敳恐饕糠?,“煨桑”塔左邊屋頂緊連碉樓,。從小窗戶般大小的洞口,,可進入碉樓內部。至此,,記者算是一覽格魯翁都家的古屋,。整體而言,古屋體現(xiàn)的衣食住行中,,食占據(jù)了“半壁江山”,。
新房 “傾訴”今天的莫洛生活
領略完古屋風光,記者同格魯翁都來到了新房,。新房離古屋很近,,只有200米左右,從古屋門口就能看到新房全貌,。一條清澈小河溝,,是古屋新房的界限標志,河流順勢而下,,咕咕之聲好似古屋與新房的悄悄蜜語,。
新房修建于2010年,后經(jīng)多次裝修,,形成了現(xiàn)有風貌,。新房也是木質門。不同于古屋,,新房木質門非全包封閉,,菱形門條有序排列,頗具美感,。進門后,,水泥地與青草地相間的院壩,讓人十分愜意,。院壩角落里,,摩托車、耕地機,、洗衣機“各自就位”,,爭先展現(xiàn)著當下時代里,,格魯翁都家的新生活。
新房由兩座房子構成,。較高的一棟房子有兩層,,共十多個房間。十多間房,,有的是臥室,,有的用于儲物,每間都有明亮的玻璃窗戶,,并且還十分整潔,。底層靠邊的一間是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和城里的無差異,,貼著瓷磚,,有淋浴。
另一棟房子按照一層兩間布局,,兩間房分別是廚房和客廳,。客廳里,,藏床藏桌依次排開,,一臺55英寸的液晶電視擺放在藏式電視柜上,加之藏式木雕的裝飾,,整個客廳氣質十足,。干凈透亮的地板,則拿穩(wěn)了客廳的整體“顏值”,。
走進廚房,,各種家電一應俱全。冰箱,、冰柜,、電磁爐、打茶機,、電飯煲……格魯翁都自豪地說:“社會進步了,,掙錢多了,日子好過了,,屋頭的先進家電自然多了。而且家里安裝的太陽能便捷又節(jié)約能源,,做飯洗漱都非常方便,。”
從“面子”到“里子”,,格魯翁都家的新房完全大變樣,。與此同時,,記者還在新房發(fā)現(xiàn)了一大亮點,這在古屋是完全看不到的,。這一亮點要從花盆,、吊床和幾把木椅說起。
吊床掛在廚房和客廳外,,閉眼躺在上面,,可一邊靜聽水流聲,一邊曬太陽,,一邊觀賞綠草地,,著實的“多箭多雕”?;ㄅ钄[放在另一棟房的臺階上,,有十多盆。格魯翁都表示,,一波花已經(jīng)謝了,,準備重新種些花苗,給新房增添綠意,。
木椅放在花盆邊上,,陽光較強烈的時候,格魯翁都就從吊床“轉戰(zhàn)”木椅,,繼續(xù)賞景或休息,。有時候,格魯翁都將木椅搬到院壩綠草處,,就著院外大樹的掩映,,與三五好友愜意暢聊。
從上述不難看出,,從古屋到新房,,在物質生活愈加豐富的同時,格魯翁都家的精神生活也在進步變化,。正如格魯翁都所說:“過去生活條件不好,,能吃上飽飯就是最大愿望,哪還有娛樂享受的心思,?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村民收入不斷增加,加上政府各種政策優(yōu)惠,,物質生活方面根本不用擔心,,大家自然有了休閑娛樂的時間?!?/span>
古屋新房 載起新一輪的莫洛遠行
體驗完格魯翁都家古屋和新房的風采,,記者十分好奇有了新房,,古屋為何還保存完好,并且還迸發(fā)出新的魅力,?畢竟很多時候,,有了新房,舊房基本都會棄之不用,。
格魯翁都表示關鍵在于“情難舍”和“新打算”,。據(jù)探測,格魯翁都家的古屋有著百年歷史,,歷史價值極高,。在他看來,是古屋孕育了格魯家的祖祖輩輩,,沒有古屋就沒有自己,,萬不能忘祖數(shù)典。同時,,古屋見證了村子百年間的變化,,保存古屋就是對村子歷史的尊重。
格魯翁都口中“新打算”,,得益于莫洛村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基于莫洛村的文化積淀,,州縣鄉(xiāng)充分利用“旅游+”“生態(tài)+”模式,,將村里旅游、文化,、農(nóng)業(yè),、林業(yè)等融為一體,大力推進莫洛村新發(fā)展,,讓莫洛人的生活更加蒸蒸日上,。
此種背景下,格魯翁都決定利用古屋和新房,,走出格魯家的旅游富民路,。前幾年,格魯翁都在新房辦起了小型民宿,,加之古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很多人慕名前來,生意一度爆好,。
隨著鄉(xiāng)村振興,、全域旅游的持續(xù)推進,格魯翁都發(fā)現(xiàn)一味按照過去的“新打算”,,古屋和新房催生的“旅游飯”終將被時代淘汰,。于是,他又有了新的想法——緊跟全村旅游業(yè)發(fā)展步伐,,改進思路,、完善配置,朝著高端民宿發(fā)展,。
近年來,,利用鄉(xiāng)村振興專項資金,莫洛村合作社大力修建民宿,,按照“4651”分紅方式,,讓全村增收致富,形成了良好的村風民風,。而下一步,,該村打算繼續(xù)按此方案,推進村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诖耍耵斘潭即蛟旄叨嗣袼薜脑竿坪醪⒉贿b遠,。
村里的則姆莊園是一家高端民宿,,于去年投入使用。為找到“古屋新房”模式如何走向高端的竅門,,格魯翁都就地“取經(jīng)”,,對則姆莊園進行詳細了解。該莊園位于村口,,是集吃住玩一體的民宿,,整體環(huán)境雅致清閑,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
則姆莊園工作人員卓瑪表示,,民宿開業(yè)后,當?shù)厝嗽诩议T口便可就業(yè),,照顧家人,、做農(nóng)事和掙錢可以同時進行,十分方便,。她希望村里的旅游業(yè)發(fā)展越來越好,,民宿酒店更多幾家,從而讓大家過上更滋潤的生活,。
卓瑪?shù)拿篮迷妇?,是格魯翁都的心聲,也是所有莫洛村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采訪結束,,“打道回府”的途中,,一幕幕美好印在記者腦海——踱步在硬化路村道上的人們,,輕搖在微風暖陽下的莊稼,,香飄在空氣中的鮮花野果,還有格魯翁都駕駛汽車遠去的身影,。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