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7月25日
◎涌子
在喜迎建國70年周年,我們黨的誕辰之際。我隨街道黨工委一行,前往甘孜州瀘定縣,,瞻仰瀘定橋遺址,。
仰群山峻嶺,,逶迤磅礴,,青山碧林,,氤氳繚繞,;奔騰咆哮大渡河,,水流湍急,一瀉千里,。進入安順場,,前往當年強渡大渡河“紅軍渡”的遺址。雖曰酷暑夏日,,天氣意外作美,,時而飄起小雨,微風徐徐,,神采奕奕,。石板鑲嵌街面,寬敞筆直,;沿街復原民居,,風韻猶存。繁花似錦,,竟相爭艷,,隆隆槍炮硝煙,早已化為煙云,。
這里,,曾是兵家必爭之地。通往藏區(qū)的前沿哨,,享有“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而蜚聲中外。昔日,,紫打地渡口,。近代歷史長河中,演繹兩次波瀾壯闊戰(zhàn)爭,,結(jié)果命運迥然,。翼王石達開大軍,兵惜大渡河,,泣述殘酷戰(zhàn)爭悲劇的笑柄,。
歷史時光轉(zhuǎn)入,1935年5月25日。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工農(nóng)紅軍,,翻越千山萬水,,沖破層層險阻,開進這方用武之地,。17名英勇的先鋒勇士,,乘呈利劍似“戰(zhàn)艦”的小木船,冒槍林彈雨,,面臨生與死抉擇,,分兩批渡河突圍成功。以摧枯拉朽之勢,,猶如匯聚千年出鞘的鋒利寶劍,,化作無數(shù)道金光直刺心臟,灰飛煙滅橫掃敵軍,。打破狂傲國軍不可戰(zhàn)勝的誑語,,攻下天塹,打開通向勝利的曙光,。
取得大捷勝利的紅軍將士,。沿大渡河西岸北山,踏上陡峻的山路,,風雨兼程,,晝夜徒步強行軍240里。29日,,趕到搖搖欲墜的瀘定橋傍,。英雄的人民軍隊指戰(zhàn)員,面臨十三根寒光的鐵索,。橋面便于行走木板,,已被敵軍全部拆去;怒卷狂嘯般河水,,密集呼嘯似槍炮聲,,熊熊燃燒的大火。鐵的軍隊,,鐵的使命,,鐵的紀律,肩負民族解放偉業(yè)囑托,,再次燃起勝利的希翼,。由22名鋼鐵戰(zhàn)士組成突擊隊,當擔歷史的重任,。大渡河畔又一次上演,,軍旗獵獵,,號角聲聲,火光交織,;他們?yōu)榱藞远ɡ硐胄拍?,度生死之外,毅然向顫抖鐵索,,艱難匍匐地發(fā)起了,,頑強沖鋒!沖鋒!,!沖鋒!,!!在這場血與火,激烈殊死較量中,,如蛟龍猛虎似撲向?qū)Π兜臄耻?,打開勝利天險的通道。
致敬!偉大紅軍戰(zhàn)士經(jīng)受革命戰(zhàn)火的洗禮,,名垂青史,。點贊!鐵索橋扮演歷史血腥風云突變的見證者,名播世界,。
我佇足瀘定橋傍,,久久的凝思。歲月流逝,,仿佛這場驚天動地,,泣鬼神,蕩氣回腸的戰(zhàn)斗場面情景,,就呈現(xiàn)在眼前,。極目遠眺,游離天際間,,溢彩的浮云,,似乎傳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蹦鞘煜び⑿酆肋~的詩句,。
我魚貫而入走向橋頭堡,小心翼翼踏上橋面,,沿搖晃的橋身,,謹慎在增厚中間木板前行。一股股涼風襲來,,伴隨陣陣呼嘯波濤聲,,精神為之抖擻。盡情陶醉在高山溝壑,水天一色,,擁抱的愉悅,。迎面而來年齡各異的瞻仰人流,在橋上依次前行,。膽小緊貼同伴,,小心邁著腳步,一步一步向前挪動,。身體敏捷者,,健步如飛的疾行;更有甚者掏出手機,,擺上優(yōu)美造型,,留下英姿颯爽的影像。也許,,他們,、她們在穿越橫跨,河谷索橋的途中,,收獲了頗豐的一番滋味,。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瀘定橋,思緒萬千,,激情澎湃,,久久不平靜。河水濤聲依舊,,不時飛濺浪花,,歡笑奔向遠方。兩岸高樓鱗次櫛比,,車水馬龍,,行人川流不息。如今,,在瀘定橋上游和下游,,分別建起跨河大橋。從此,,兩岸交通歷史也進入快捷的時代,,迸發(fā)出璀璨絢麗的新篇章。
千里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滄桑,。憶往昔,是飛架藏漢百姓唯一的天橋,,宜于民族之間大融合大團結(jié),。隨時代科技飛躍發(fā)展,,瀘定橋已淡化它原有的功能??墒?,追憶八十四年前,紅軍飛奪瀘定橋那場史詩般經(jīng)典戰(zhàn)斗,,將永載史冊,,發(fā)出萬丈的光芒!
瀘定橋是一座永恒的豐碑,煥發(fā)出紅色精神,,激勵我們不懈地奮斗,。流傳千年,代代相承,,永記銘心!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