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1月10日
——記道孚林業(yè)局最美生態(tài)護林員方剛
方剛,1997年參加工作,,自1999年起擔任道孚林業(yè)局扎宗寺林場管護班組長,。二十余年來,方剛一直駐守在條件艱苦,,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扎宗寺林場,,團結和帶領全班組職工,以林業(yè)人無私無畏,、甘于奉獻的精神,,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穿梭于78960.4公頃森林內,對國家森林資源實施有效的管理,,有效維護了康巴高原的生態(tài)安全,。他的默默付出,也得到了上級的認可,、職工的肯定,,參加工作至今,先后8次獲得“道孚林業(yè)局先進生產(chǎn)工作者”等各類榮譽稱號,。
無畏艱難,,扎根雪域高原
扎宗寺林場駐地距離道孚林業(yè)局局本部100余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是道孚林業(yè)局最后一個通電,、通手機信號的林場,自然環(huán)境惡劣,、工作條件艱苦是扎宗寺林場的真實寫照,。省、州工作組每一次到扎宗寺林場檢查工作后,,均會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別說工作,能夠長期生活就已經(jīng)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1998年,道孚林業(yè)局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后,,扎宗寺林場全面停止木材砍伐和運輸,,原本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一夜間嘎然而止,林區(qū)安靜了下來,。隨著林區(qū)車流量的急劇減少,,職工的生活物資只有依靠扎宗寺林場每月安排車輛進行集中采購運送,每次采購生活物資時,,方剛都要采購大量的洋芋,、蘿卜、蓮花白等耐儲藏的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勉強保證每天吃上一點蔬菜。即便是這樣,,在每年6至9月雨季時,,往往因為公路垮塌、泥石流等災害,,造成林區(qū)道路長時間中斷,,常常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都吃不上一點蔬菜,,只能用豆瓣下飯。要想吃點肉,,對于方剛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由于林區(qū)道路路況差、車速慢,,100多公里的路要走上一整天,,早上6點鐘在道孚縣城采購的豬肉運送到扎宗寺林場時已經(jīng)到了下午7、8點鐘了,,尤其在熱天,,豬肉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在路途中就已經(jīng)輕度變味了,。2006年前,,扎宗寺林場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型水電站,這個小型水電站對于保證扎宗寺林場及拉日馬鄉(xiāng)7000余名職工和牧民群眾的照明用電都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更不要說能夠使用冰箱,。
為了能夠延長豬肉的保質時間,讓職工們能吃上肉,。方剛就把豬肉分割成小塊,,用塑料袋裝好,深深的埋進河邊的沙子里,。只有這樣,,才能夠吃上幾天的新鮮豬肉。
2010年前,,扎宗寺林場不通電話,,林場要向局匯報工作,只有依靠一臺15瓦的單邊帶電臺,,每天定時3次開機聯(lián)系,。方剛的母親一個人居住在農(nóng)村老家,操勞家中的農(nóng)活,、還要幫助自己帶小孩,。母親的身體怎么樣、生活還好嗎,,小孩還聽話嗎,,這些都是方剛的牽掛,由于到縣城打一次電話,,來回就要耽擱2,、3天,怕耽誤工作,方剛常常只能幾月才回縣城打一次電話,,更多的時間,,就是通過運送生活物資的車輛,寫上一封家書告訴家人平安,,有時母親生病了,、鄰里發(fā)生糾紛了、孩子與同學鬧矛盾了,、家里的莊稼受災了,,往往都是在幾個月之后才知道。
在這樣艱苦環(huán)境中,,方剛從來沒有沒有向組織提出調到條件相對較好的林場工作的要求,,而是無怨無悔地守護著扎宗寺林場每一棵樹、每一寸林地,、每一只野生動物,,為康巴高原的生態(tài)安全默默付出。
辛勤付出,,再造綠水青山
天保工程實施以來,,國家提出大面積綠化宜林荒山荒坡,增加森林綠化面積,,維護長江上游生態(tài)安全,建設長江上游生態(tài)屏障,。從1999年至今,上級下達道孚林業(yè)局扎宗寺林場的公益林建設任務高達48.5萬畝,。每年3月底至5月初是人工造林的黃金季節(jié),,為了搶抓時間,方剛和班組成員搭帳篷住進了深山溝里,,戰(zhàn)斗在林區(qū)的一片片荒山上,。為確保公益林建設質量,作為班組長,,每天早上6點鐘之前,方剛總是一個起床,,清點好苗木和工具,。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要背上七,、八十斤重的苗木沿著坡度40,、50多度的山路向上攀爬,每走一步都讓人喘上一口大氣,,而要走到造林地塊,,需要走上好幾個小時。到了公益林建設地塊,剛放下背運苗木的背簍,,還沒有好好的喘上幾口氣,,方剛和班組職工立即開挖土溝、假植苗木,,確保苗木根系不受陽光照射,,以確保苗木成活率。種植過程中,,方剛堅決按照“苗正根伸,、穴大底平、細土壅根”“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技術要求,,隨時檢查班組成員栽植質量,,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確保公益林建設質量,。正是方剛和全場職工身上那種“不畏艱辛,、只愿山青”的樸素情懷,才讓扎宗寺林場46.5萬畝荒山披上了綠裝,。經(jīng)上級檢查驗收,,1999年至今,方剛所帶領的班組營造的2萬多畝公益林當年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均達到驗收標準,,方剛也被評為“道孚林業(yè)局天保工程建設10年先進生產(chǎn)(工作)者”,。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森林面積,。林木種苗是植樹造林的物質基礎,,為了培育出適應高海拔環(huán)境生長的優(yōu)質云杉種苗,讓扎宗寺林場宜林荒山荒披上綠裝,,方剛和同班組的職工精心管理林場20余畝的云杉種苗,,定期開展除草、防病,,施肥,、澆水等各工序工作,以確保5年之后能夠上山栽植,。除草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為了防止雜草反復萌發(fā),不但要頂著烈日,,連續(xù)7,、8個小時蹲在苗圃地中,而且還要將手指插入土壤中,,把雜草連根拔起,,往往還沒有把草除完時,方剛和班組職工的已經(jīng)腰酸背痛、手指開裂,、指甲變形,,手臂布滿傷痕,輕輕一碰,,就尤如刀割疼痛,。而這樣的工作,一年之中至少要重復開展8次以上,。
用心用力,,保衛(wèi)生態(tài)安全
扎宗寺林場的天保工程建設工程區(qū)內,林農(nóng)交錯,、林牧混雜,,在定居林區(qū)里既有以農(nóng)為生的群眾,也有以游牧為生的群眾,,而方剛他們所管護的責任區(qū)里主要生活著以游牧為生的群眾,,他們居住地不固定,有隨處野外用火燒茶的生活習慣,、森林防火的難度大,。為有效保護好國家森林資源,抓好日常管護監(jiān)測,,方剛嚴格按照規(guī)定,,認真落實集體巡護制度,進山前總是提前規(guī)劃巡護工作往返路線,、時間等,,帶領班組成員每天在海拔高度近4000米的深山密林中步行30公里以上,對責任區(qū)內森林資源進行全面巡查,,做到“走到位,、看到位、管到位,、護到位”,,確保責任區(qū)內的資源保護工作無盲區(qū)、無死角,。由于巡護路途遠,、時間長,方剛和班組職工只能靠干糧,,就地取山泉水充饑,對此,,企業(yè)先后兩次為巡護職工配備了保溫飯盒和保溫水瓶,,這一小小的關懷之舉卻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更是堅定了方剛保護好生態(tài)的決心。每天回到駐地后,,方剛賡即進行總結記錄,,如實反映資源監(jiān)測情況,為上級主管部門和林場提供決策依據(jù),。
按照局“三級聯(lián)系”(局與縣聯(lián)系,、場與鄉(xiāng)聯(lián)系、職工與群眾聯(lián)系)要求,,方剛經(jīng)常帶領班組職工深入到牧民群眾中,,面對面宣傳安全用火、科學防火以及火災自救知識,,規(guī)范用火行為,,引導牧民群眾革新生活方式,推廣帶保溫水瓶外出放牧,,減少牧民群眾在林區(qū)野外用火行為,。
春節(jié)、藏歷新年是宗教活動用火的集中時期,,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環(huán)境中,方剛帶領班組職工蹲守在各個宗教用火點,,確?;饻缛穗x,絕對安全,。
甘于付出,,承擔更大責任
春節(jié)期間正是道孚林業(yè)局森林防火關鍵時期。由于班組職工都是內地人,,90%以上的班組成員長年累月與親人兩地分居,,為了在春節(jié)期間既確保國家森林資源安全、又能夠讓職工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盡上一份為人子女的孝心、為人父母的責任,、為人夫妻的義務,,道孚林業(yè)局規(guī)定,春節(jié)期間全局各單位只允許不多于一半的職工請假,。方剛深知春節(jié)期間林區(qū)人員流動量大,、野外火源多,是森林防火關鍵期,,為了確保節(jié)日期間不發(fā)生森林火災,,方剛把對家人的感情和思念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放棄了春節(jié)期間回家與家人團聚機會,主動把請假離開工作崗位的班組成員的管護責任區(qū)域的森林資源保護,、森林防火工作責任承擔起來,,為此,他的工作時間每天也至少延長了三分一之以上,,十多年來,,都沒有與家人吃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團圓飯,也沒有為獨居在內地的母親操辦過一次生日,。
在這海拔高度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雖然工作艱苦、生活清苦,,但是作為道孚林業(yè)局一名基層班組長的方剛和班組職工,,以常人難以企及的精神境界和不畏艱辛,和班組同事們守護了78960.4公頃國家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有效防范和減少了亂伐濫伐林木,、亂捕濫獵野生動物、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等危害生態(tài)安全的事故發(fā)生,,實現(xiàn)了森林資源面積、蓄積不斷增長,,森林質量不斷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綠色不斷延伸,。
每當看到這滿目的綠色,,方剛的心底不由得就升起了滿滿的自豪感,感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