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 2024年09月28日
【學習進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謀劃部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推出文章,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推動民族團結的故事,。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從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從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總書記一次次到民族地區(qū)考察調研,,同各族群眾面對面交流,,留下了許多精彩故事。
201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像石榴籽一樣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期間,有一個細節(jié)令人感慨,。當總書記對師生,、對村民、對社區(qū)居民們講起“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話音未落,,現(xiàn)場千百個聲音不約而同地響亮回答:“緊緊抱在一起?!?/span>
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笆褡选钡谋扔鳎橇暯娇倳?014年在新疆考察期間聽一位維吾爾族鄉(xiāng)親說的,。這句源自生活的質樸感言,,觸動了總書記的心弦。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交融匯聚、多元一體,,這是石榴籽的特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少數(shù)民族群眾交流時,,反復提到“石榴籽”的比喻,。它已經(jīng)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敖鹁洹敝唬钌钊谌肴嗣袢罕姷膬r值觀,。
同樣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原創(chuàng)性論斷。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升到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的高度,強調“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绷暯娇倳浾f。
這是2024年6月20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金鳳區(qū)長城花園社區(qū)日間照料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社區(qū)是各族群眾共同的家,,民族團結一家親。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進社區(qū)工作,。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廣西南寧市良慶區(qū)的蟠龍社區(qū)。社區(qū)常住人口約2.7萬人,,共有1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在此安居樂業(yè),,少數(shù)民族人口約占三成。
身著民族服裝的社區(qū)群眾正在排練合唱節(jié)目,??吹娇倳泚砹耍蠹覠崆榈叵蚩倳洬I上一曲極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幸福嘹嘹啰》。
“一到廣西,,就想起山歌了,。”總書記親切地對大家說,,“廣西少數(shù)民族兄弟姐妹陽光熱情,、多才多藝?!?/span>
總書記叮囑:“廣西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qū),,要從基層社區(qū)抓起,通過扎實的社區(qū)建設,、有效的社區(qū)服務,、豐富的社區(qū)活動,營造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濃厚氛圍,,把民族團結搞得更好,。”
離開社區(qū)時,,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對大家說,,廣西作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qū),各族人民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飲一江水、同建一家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希望社區(qū)各族群眾多來往,,大家互幫互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鄰居,,共同建設幸福家園,。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來到多民族聚居的銀川市金鳳區(qū)長城花園社區(qū),。漢、回,、滿,、蒙、藏等各族群眾在這里和睦相處,。
在社區(qū)廣場上,,總書記來到居民群眾中間,,親切地向大家問好,現(xiàn)場氣氛格外熱烈,。
“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奮斗,,一起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書記說,。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干部群眾,。這是22日下午,,習近平在布達拉宮廣場考察時,向游客和當?shù)厝罕姄]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黨和國家歷史上第一次
2021年7月,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給各族干部群眾送去黨中央的關懷,。
習近平總書記受到西藏各族干部群眾最誠摯的歡迎。他深情地說:“目睹了雪域高原美麗壯觀的風采,,生機勃勃的新氣象,,感到高興!”
從林芝到拉薩,,此起彼伏的“扎西德勒”,,載歌載舞的各族群眾,哈達,、熱巴鼓,、切瑪、青稞酒,,幸福的日子宛如綻放的格?;ā?/span>
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這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就是要表達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支持,,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關懷,。”
在八廓街,,習近平總書記感慨萬千:“我23年前來過一次,,現(xiàn)在建得多么好啊,!全國各地的人都到這里來,,搞事業(yè)、轉經(jīng),、旅游,。千年八廓街,是我們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里其樂融融?!?/span>
總書記指出,,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jīng)開啟,,西藏發(fā)展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只要跟中國共產(chǎn)黨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心協(xié)力,,加強民族團結,我們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15日上午,,習近平在赤峰博物館同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在赤峰博物館觀看了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同《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親切交談,。
當時表演的來自巴林右旗9人組成的說唱組合,,最小的11歲,,最大的86歲。老中青少的混搭組合,,也是這部偉大史詩代代傳承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你們的演唱讓我們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厚重,。56個民族不斷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統(tǒng)的中華民族。我們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fā)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視少數(shù)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傳承,。
《格薩(斯)爾》《江格爾》《瑪納斯》這三部史詩,,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對于這三部史詩,他曾在多個場合反復提及,,稱贊它們是“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
念念不忘,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的深遠考量,。
“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019年9月,,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三部史詩為例,,強調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這是今天我們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守住文化根脈,,就是守住民族之魂。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