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4月14日
◎楊全富
小丹路
小丹道,,即丹巴到小金縣的茶馬古道,,它是丹巴境內最重要的古道之一,,全程約300公里,。它起自成都市灌縣古城,茶商在灌縣將茶葉打包后,,讓馱腳娃(背夫)背著茶包經過映秀,、臥龍,翻越巴郎山,,到達日隆關,。馱腳娃在日隆歇腳,第二日繼續(xù)沿著小金川河流旁的小徑而下,,第三日便到達沃日土司官寨,。經過簡單的休整后,馱腳娃背著茶葉繼續(xù)前行,,第四日到達小金縣城,。這些茶葉一到縣城,便會送入當地的鍋莊房內,,由鍋莊房老板進行分裝,,然后賣給當地的行商,陸續(xù)向著各條溝谷發(fā)貨,。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茶葉銷往丹巴。行商購買到小金鍋莊房的茶葉后,,沿著小金河岸邊的小徑而行,,過小金境內的宅龍、革新進入丹巴境內,。再經過丹巴境內的太平橋,、半扇門、岳扎到達丹巴縣城,,全程400余公里。在這一條茶馬古道上,,流傳著許多歷史故事,。
巴朗山位于小金、汶川和寶興3縣交界處,距成都約200公里,。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語稱巴朗拉,意為圣柳山,。景區(qū)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凍風化高山,,山體峭嶙峋,巖石裸露,,險象環(huán)生,,隨處可見山石巖屑墜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蜿蜒其間的公路是阿壩州東行最險一條路,。關于其地名的來歷,,在小金縣城旁的沃日鎮(zhèn)流傳著一則故事。
沃日鎮(zhèn)里的土司官寨,,位于小金縣沃日鄉(xiāng)駐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由沃日安撫司所建,民國重建,。藏語稱為“沃日甲布”,,意為沃日土司。其官寨臨沃日河,,石木結構,,為五層三重檐、四角攢尖頂的單體建筑,。坐西向東,,呈長方形。占地79.5平方米,,通高22.5米,,系藏漢風格合一建筑,內有殘存的佛教壁畫,。經樓旁緊貼一碉,,平面呈長方形,整體由下往上收,,呈臺錐形,,通高19米。隔河望碉及經樓,,被圍于新建房屋中,,外有良田環(huán)抱。由于沃日土司領地土地肥沃,,出產豐富,,引得小金贊拉土司的覬覦,。一個冬日,小金土司悍然發(fā)動對沃日土司領地的侵略,。小金贊拉土司有備而來,,幾天工夫就侵占了沃日土司的大片領地。沃日土司只得攜子倉皇出逃,,翻越巴郎山,,沿著茶馬古道到達成都。由于事關兩位土司之間的紛爭,,四川總督不敢決斷,。于是,沃日土司只好離開成都,,到北京告御狀,。乾隆皇帝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傳旨四川派出大軍進剿,。四川總督接到御旨后,,派出三萬大軍,從成都出發(fā),,兩日后便來到臥龍鎮(zhèn),。當大軍到達臥龍鎮(zhèn)時,天色已晚,,遂決定在此駐扎,,第二日再前往小金。那一夜,,天空飄起鵝毛般的大雪,。第二日,大軍準備進軍之時,,道路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放眼一片茫茫。于是,,帶兵的將軍宣布回師成都,,待雪融化后再進軍小金。就在這時,,幾位士兵發(fā)現一行狼腳印赫然出現在雪地里,。他們紛紛議論這是天意,將軍只得宣布順著狼腳印繼續(xù)行軍,。大軍隨著這一行狼腳印順利翻過巴郎山,,腳印忽然消失不見了。后來,,清軍所到之處,,贊拉土司節(jié)節(jié)敗退,。最后,只得向清軍求和,,并將沃日土司的領土歸還。為了紀念這只帶路有功的狼,,將這座大山命名為“爬狼山”,。由于四川語里“爬”讀“巴”,久而久之,,“爬狼山”就成為了現在的“巴郎山”,。
那時,從這條道路運送到丹巴的茶葉占據了丹巴人民所需茶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丹巴當地的一些名貴中藥材也通過這條茶馬古道源源不斷地運往外界,,這為丹巴人在逆境之中生存下來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當時,,在這條茶馬古道兩岸,,也多了一些專營搶劫為生的土匪、棒老二和袍哥人家,。途中,,行商被搶劫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據我爺爺講,,當年,,我祖父勤儉持家,家道殷實,。每一年,,祖父和爺爺都要趕著馱滿糧食的馬匹到小金縣進行交易。有一次,,爺爺和祖父將糧食運送到小金后,,因為糧食顆粒飽滿,很快在市場上完成了交易,。他們便購買了大量的茶葉,,第二日便趕著馬匹踏上了歸程。到雞心碉時,,猝不及防地遇上了一伙土匪,。為了活命,我祖父將幾垛(一匹馬馱運的物資稱為一垛)物品全部送給這些土匪,,才得以脫險,。祖父和爺爺來到太平橋宅龍屯后,就將被搶劫一事告知當地的地方官員,。然而,,地方官員對此也表示愛莫能助,。這樣,更助長了這些土匪的囂張氣焰,。白日里也敢搶劫,,有的還與地方官員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在路上設卡收費,,每一個過往的行商需要繳納高額的人頭費、茶葉費和保護費等,,才準許離去,。老百姓對此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忍氣吞聲,,任由這些匪類和官員盤剝,。還好,一切都已歸為往事,。
如今,,三條茶馬古道中,除了丹康道被覆蓋在荒草萋萋之中,。其余兩條古道旁,,早已修建起了寬闊的柏油馬路。往日,,丹巴到康定需要四天的行程,,如今只需要三小時左右的時間就可到達。走在這兩條茶馬古道上,,停下車,,撫摸著古道兩旁的山崖,不禁讓人發(fā)出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