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3月03日
——評伊朗電影《白氣球》
◎梁爽
講故事是時間的藝術(shù)。讓銀幕時間等同于故事時間需要勇氣,。85分鐘容不下一場戰(zhàn)爭,甚至容不下一對情侶的爭吵,,伊朗電影大神賈法·帕納西(導(dǎo)演)和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編?。﹨s用孩子的視角講了個簡單又不失深意的故事。
好了,,這就看看孩子們面臨的考驗是什么,。
馬上要過新年了,小女孩納西亞像《龍須溝》里的妞子一樣,,想買一條小金魚,。可是全家只剩500圖曼過年了,,聽說一條不當(dāng)吃不當(dāng)穿的金魚居然要價100圖曼,,媽媽果斷拒絕了。
會哭,,加上一點點小心機(jī),,讓納西亞扭轉(zhuǎn)了局面。她將目光投向哥哥艾利,,打算用氣球交換他的伶牙俐齒,。果然,在哥哥的軟磨硬泡下,,媽媽終于掏出那張金貴的大票,,看著小女兒撒開腿向她的幸福飛奔而去。
如你所料,,事情絕不會太順利,。
對于這個還不到上學(xué)年紀(jì)的女孩來說,路障簡直不要太多,。游移不定的好奇心,,加上一點點壞運(yùn)氣,,分分鐘讓納西亞陷入窘境。
接下來,,故事的結(jié)構(gòu)與阿巴斯早先的作品有些相似,。在1987年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小男孩阿穆德為了歸還同學(xué)的作業(yè)本,,走進(jìn)山間村落,,處處碰壁;而在《白氣球》的故事中,,小姑娘納西亞則一路仰仗著陌生人的善意,,在示弱和獨(dú)立思考、求助與隔閡戒備之間,,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從街頭表演的耍蛇人、熱心腸的年長女士,、金魚店和裁縫店的老板,,到年輕帥氣的大兵和賣氣球的少年移民,乃至關(guān)了門又折返回來的店主,,都在納西亞的旅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耍蛇人本是“騙錢”的一方,卻被無辜的小女孩感化,,將到手的鈔票物歸原主,。哪知道大喜過望的納西亞辜負(fù)了大叔一時沖動的“婦人之仁”,還沒等把錢焐熱,,就又給跑丟了,。
熱心腸的年長女士是個“引路人”,處理問題有條不紊,。先是分析可能丟錢的位置,,再按著路線尋找。哪怕剛剛找到的錢被一陣風(fēng)吹落了下水道,,也只負(fù)責(zé)提供思路,、牽線搭橋,而非代勞,。
裁縫店老板則是標(biāo)準(zhǔn)的“路人”,。實質(zhì)上的麻煩,能躲就躲,;面子上的請求,,能應(yīng)就應(yīng)。所以早先看老主顧情面答應(yīng)幫小女孩的忙,人一走就變卦了,。但他并不拒絕一些舉手之勞,,比如為執(zhí)拗的孩子寫下隔壁店主的住址。
金魚店老板是“賺錢”的一方,,沒錢不賣天經(jīng)地義,,坐地起價似乎也在生意人的情理之中,可最終還是生了惻隱之心,,答應(yīng)為女孩保留那條看中的金魚,,甚至答應(yīng)她可以先拿走再付錢??杉{西亞拒絕了,。總有辦法先把錢取出來,,不是嗎,?
在家等得著急的哥哥跑出來找妹妹。得知納西亞一路的遭遇,,艾利心中裝著不滿,,也裝著主意。
現(xiàn)在,,擺在兄妹倆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想辦法找到過年回家的店主,,打開通往下水道的門,;要么通過下水道的縫隙,用什么工具把錢取出來,。
就在艾利去找店主的工夫,,一位年輕帥氣的兵哥哥注意到了獨(dú)自等待的納西亞,主動上前搭訕,?;蛟S他一心想幫忙的樣子有些可疑,分享糖果也像是“壞人標(biāo)簽”,,納西亞警惕地不肯多搭話,;卻在聽說他也有一個這么大的妹妹卻沒錢坐車回家看她時,連珠炮似的反擊,,想妹妹就該回家,。最終,納西亞沒能從他這兒獲得任何幫助,;而直到大兵坐上回營的軍車,,也沒有打過什么壞主意。
隨后,,誤會迅速回饋到他們身上,。當(dāng)艾利從賣氣球的阿富汗少年手里搶過長竿,,果斷被當(dāng)成強(qiáng)盜挨了頓打。但這純屬活該,,艾利的思維太過簡單粗暴,,在別處禮貌地借沒借到,就以為只好去搶,。
賣氣球的大男孩到底心地善良,,得知劣行背后事出有因,也就不再追究,,還爭著搶著湊上去幫忙,。可惜,,掛氣球的長竿不是抓娃娃機(jī)的爪子,,夠得到卻拿不出。后來,,小姑娘提議,,要不買塊口香糖,把錢粘出來,。
少年這天生意不錯,,氣球差不多都賣光了,只剩下最后一個,。見到兄妹倆身無分文的可憐相,,他主動拿出了自己賣氣球賺的錢。后面的問題也就不出所料,,迎刃而解了,。在最后時刻折返回來的店主,看著孩子們自己搞定了一切,,甚至后悔白跑了一趟,。
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在兄妹倆幾經(jīng)折騰終于順利取出錢,,買到魚,,可以高高興興回家過年的時候,他們居然沒有向最終幫助他們的人道一聲“謝謝”就跑開了,,更別提從買魚的找零里歸還少年自掏腰包的那份好意,。
喧鬧過后,這個異族男孩依舊獨(dú)自一人,,正如被剩下的那個白氣球——孤獨(dú),,落寞。影片也在此處點題。告訴我們電影為什么不叫《買金魚》,,而是《白氣球》,。因為這才是電影作者想表達(dá)的深意所在,故事的重點并不是兩個少年如何開動腦筋解決難題,,而是有關(guān)現(xiàn)代人際關(guān)系的隱喻,。
到底什么是冷漠?至少在這部影片當(dāng)中,,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他人的成年人并不比不知感恩的小孩子更冷漠,。究竟怎樣是自私?是為別人的事有所顧念的路人,,還是一心只顧自己的小孩,?
這是影片最大的欺騙性,也是某種真實,。欺騙是因為,,稍不留意就會認(rèn)為影片是對成年人的諷刺、對孩子天真可愛的贊美,。而真實是因為,,這才是真正的兒童視角,承認(rèn)孩子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承認(rèn)他們的欲望,、絕望,貪婪,、狡猾,,自私、任性,,承認(rèn)他們在世間冷暖中肆意冒險,被所有人偏愛,,而偏愛者未必得到回報,。
他們以后會長成怎樣的大人呢?影片的一個細(xì)節(jié)或許暴露了導(dǎo)演對這個疑問的回答,。有那么一刻,,所有與女孩互動過的角色都在同一時間穿過銀幕,而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他人的“存在”,。也即是說,,社會比我們想象中要緊密得多,只是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自我封閉中自給自足,,只有在遇到麻煩時才會“看見”他人,。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