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7月28日
◎李慶林
現(xiàn)已蜚聲國際的攝影家吳家林先生拿出了他壓箱底的272幅影像作品,悉數(shù)黑白成像,,極富藝術品位和感染力,。匯聚成一本312頁的攝影集,名為《吳家林·捌拾年代山里人》,。
是的,,這些作品是吳家林跋山涉水拍攝于80年代云南山區(qū)的心血結晶。他出生在云南,,熱愛云南,,熱愛云南的山水和人民。他百感交集,,他說這是一批沉睡近40年的照片,,不再擺拍而是抓拍的照片;他說這些是自己尚未成名時的照片,;他還說這些是他尚未聽說過布列松,、馬克·呂布和瑪格南等攝影大師時的照片。他拍攝了許多云南少數(shù)民族各年齡不等的鄉(xiāng)民,,照片中一些“主角”已隨歲月變老或故去,,而吳家林也已78歲高齡。
當這本黑白影像書得以出版,,吳家林深情寫道:“用今天的眼光來回看和審視這批照片時,,感到驚喜、振奮,、親切,,感嘆歲月流逝,影像永恒,,憶及當年,,心中五味雜陳,悲喜交集,?!绷钗伊⒓绰?lián)想到弘一法師曾書寫的“悲欣交集”四個字。
吳家林最初搞攝影是在文革時期,,他說那時什么都不懂,,只一味擺拍,,人為制造畫面,為宣傳工作服務,。之后的整個80年代,,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年代,。吳家林開始抓拍“云南山里人”,,悟出了“即興抓拍,藝術地記錄”攝影理念,,走人文紀實之路,,擺脫了“先構思,后創(chuàng)作”的束縛,。1993年夏初,,吳家林在深圳偶遇已70歲的法國攝影大師馬克·呂布,大師翻看吳家林作品后,,異常興奮,,說他的理念和風格與瑪格南非常相似。馬克·呂布后來如此評價吳家林:“在他的攝影中,,看不到丑惡、怪物或暴力,,更沒有那些成為雜志賣點的媚俗照片,。相反,帶給你的是視覺上的愉悅與驚喜,,它們不乏幽默甚至超現(xiàn)實主義色彩,。這些驚喜是他的眼睛從現(xiàn)實生活中捕捉到的,他不造景擺弄,,不制作,,不弄虛作假?!?/span>
腰挎匕首皮膚黝黑的大眼男孩,;守在三個孩子前的裸背媽媽;一個膽怯凝視的小女孩被姐姐用披肩裹在懷里,;表情各異叼著旱煙的男女,;戴頭巾的姑娘側目端望;一頭案架上待宰的牛,;山林間勞作的山民……書中這些黑白影像,,如同沈默不語的傾述,像雋永的雕刻,,將諸多80年代的“云南山里人”定格在極具藝術魅力的歷史維度中,,不僅滄桑,、自然、寧靜和深刻,,更是與那些山林背景渾然一體,,讓我一瞬一瞬地從心中跳出四個字:悲欣交集。
這些影像保持著動態(tài)的原狀,,小孩或少女的眼睛都是那樣透亮清澈,,還不乏天然的萌態(tài);中年男女神情木訥,,帶著山里人固有的一份驚慌和矜持,;老頭或老嫗們大多吸煙,吞云吐霧,,伴著他們老樹皮般的皺紋,,天然成為記憶的“化石”。從中能讓人體會到,,這些“云南山里人”蘊含了吳家林對他們的熱愛和悲憫,,他們猶如吳家林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們,令他心甘情愿將眾多“山里人”留駐在歷史的畫面,。這個意義上講,,《吳家林·捌拾年代山里人》一書,不僅值得反復細品,,更值得收藏留存,。
被譽為“走上國際影壇的攝影大師”的吳家林,現(xiàn)如今也老了,,但他用鏡頭記錄的這些珍貴影像,,依然清晰鮮活。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實施,,那些貧窮山村大為改觀,。但品讀吳家林這本影像書籍的深遠意義在于,云南山鄉(xiāng)逝去時代的那種生存狀態(tài),、精神形態(tài)以及環(huán)境生態(tài)狀貌,,被永恒貯存,并可長期與現(xiàn)實作對比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