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7月18日
◎鮑安順
春夜風涼,,隔窗聽子規(guī)啼叫,,一聲聲如泣如訴。洗臉時,,對鏡照自己,,滿頭白發(fā),,容顏滄桑。這情境,,讓我想到唐代孟郊詩句:“獨向階前立,,子規(guī)啼不歇……爭得明鏡中,,久長無白發(fā)?!痹娙藢懘嗽姇r,,金人侵占中原,他在世事亂象中,,思歸心切,,無限惆悵。此詩,,寫的是春夜憂傷,,在無月時光,悲情低吟,,無以自控,。我想,詩吟春夜,,有悲情,,也可思懷。這兩種情境,,在另一位唐代詩人李益的《春夜聞笛》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有悲淚,,也有怨望,讓春夜充滿遺憾,,也充滿摯愛真情,。詩中另一句:“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更顯思歸心切,那種士卒的鄉(xiāng)愁,,遷客的歸怨,,被軍中吹笛人點燃。整首詩,,春夜猶寒,,羌笛凄厲,詩人想像大雁北歸,,心意的迫切,,無邊無際。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思鄉(xiāng)心切:“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崩畎自凇洞阂孤宄锹劦选分械乃监l(xiāng)情,讓人心猿意馬:“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圣與詩仙,,同在春夜寫詩,,寫出了春夜思歸的綿密詩情,讓我們在千年之后,,仍能聽到古詩里,,音樂般舒展的抒情意緒,夢境回望,,那人間鄉(xiāng)愁,。
陳子昂在《春夜別友人》中寫道:“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那春夜宴飲,,相思猶如琴瑟繞川。他還在此詩里寫道:“對此芳樽夜,,離憂悵有余”,,那是離別惆悵,也是酒在芳樽,,春夜良宵,。可見,,詩人與友人之間,,“未別盼歸”,心情復雜,,思緒萬千,。唐代詩人韋莊,寫春夜時有一句:“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寫得幽默俏皮,直白意濃,。我想,,天涯游子,盼歸故園,,未歸時的心情,,更加惆悵,。他截然相反,說歸鄉(xiāng)了,,反而斷腸,。事實上,韋莊老家在陜西,,他流連于江南的風光佳景,,喜歡在風月繁華之地,縱情暢游,,寫詩飲酒,,好不風流。這種心結(jié),,在他的一句詩里,,可見端倪:“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那是江南的幽境,,也是美境。
春夜思歸,,是古人的詩意風情,,也是心路歷程,還伴有鄉(xiāng)愁,。眾多文人黑客,,他們“思”的牽掛,“歸”的熱切,,讓人目不暇接,,憂思難忘。是呀,,“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看來人”,這是多么情真意切的表達,?!吧傩‰x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傳遞的,,猶如春夜情趣,,鄉(xiāng)愁溫情。項羽,,他“無顏見江東父老”,,是絕望心境,,也是慘烈悲憤的鄉(xiāng)愁。更耐人尋味,,戰(zhàn)國時的蘇秦,,因游說秦王沒有成功后,回到家里時,,看著他裘蔽金盡,,形容枯槁,“妻不下衽,,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窘促之狀,,恰如唐人詩中所寫:“歸來無所利,,骨肉亦不喜。黃犬卻有情,,當門臥搖尾,。”這種情境,,讓人揪心,,甚至比項羽最后的悲憤呼號,還要令人心痛,,乃至絕望,。
大文豪普魯斯特,曾感傷地描寫春夜思歸的心情:“我們徒然回到我們曾經(jīng)晝思夜想的埋葬過溫馨童年的地方,。我們絕不可能重睹過往的一切,,因為它們不是寄形于空間,而是存儲在時間里,。時間,,恰恰是時間發(fā)生了變化,重游舊地的人已不再處于曾以自己的熱情裝點過那個地方的童年,?!边@讓我想起了,顧況在《聽角思歸》中有一句:“此夜斷腸人不見,,起行殘月影徘徊,。”那夢境寄寓,,思歸情切,,愁腸欲斷,卻無人知曉。在詩里,,殘月相照,,那消失的往事和人,在幻影里徘徊,。
兒時春夜,,我看著屋檐上燕巢,被一群猖獗的麻雀侵占了,。那燕子,,帶著一家老小,站在月光下高高的電線桿上,,望著自己的巢穴,,無奈地哀鳴著。我感覺心痛,,便想起了那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蔽蚁?,夜色里的燕巢,就是燕子的家,。那家,,沒有了,該多么沮喪,。我想著,,便又想起一句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詩句,,出自《詩經(jīng)·小雅》,似寫春夜,,實寫思歸悲情,,是古人的大鄉(xiāng)愁。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