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11月29日
◎耿艷菊
云中誰寄錦書來?書信曾經(jīng)是生活中最亮麗的珍珠,。通訊不發(fā)達(dá)的很多歲月,,關(guān)山萬里,云水迢迢,,一封書信寄托了慢慢光陰里欲說還休的婉轉(zhuǎn)心事和切切想念,。家書抵萬金,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比什么都重要,。大小事情,,殷殷叮嚀,冷熱寒暖,,開心難過,,一一訴諸筆端,,如緩緩溪水流淌心間,每一個字都是靈動的音符,,撥弄著心弦,。那是一道美麗無比的光,照亮沉寂庸常,。
書信的神奇在于牽著兩端,,一端坐著思念,一端坐著喜悅的思念,。當(dāng)書信穿過日月風(fēng)塵到達(dá)手中的時候,,一個個字帶著想念人的溫度宛若站在眼前。見字如面,。一筆一畫里藏著心心念念之人的喜和憂,,眉眼和姿態(tài),甚至一聲笑一聲嘆息,。
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性情和內(nèi)心,。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沒有兩個相同的人,也沒有相同的字,。幾個字在眼前,,立即就能認(rèn)出來。這是人與人的一種默契和相知,,一種美妙的懂得,。字是有性格和靈魂的,從心間緩緩流出,,在筆端一一綻放成獨一無二的花朵,。
書信往來的光陰要溯回到十七八歲,桃花一樣安靜又躁動的年紀(jì),,無處安放的心事細(xì)細(xì)密密喜歡丟進(jìn)精美的信箋,,折成好看的心形或者花的形狀,鄭重其事地寄出,,接下來是忐忑又甜蜜地等待回信,。傍晚或午后,從食堂出來,,會故意繞到大門口門衛(wèi)處,,站在窗外,看窗下的大桌子上擺著的信件,,說不好在何時熟悉的字就穿越風(fēng)霜雨雪飛到眼前,,就像守著一株花樹,,根本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綻放一朵,又一朵,,驚喜了寂靜的年華,。
那時光陰慢,而每一個簡單的日子都是曼妙悠長的詩句:從前的日子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如今,鴻雁依舊在天,,而書信往來,,漫漫的等待和遙望驚喜卻是回憶片段,誰還有那份閑情和耐心去巴巴地山重水復(fù),,然后迎來柳暗花明,?即使有閑情雅致,也沒有那份靜謐的心境了,。
不過見字如面的親切與美好對于我來說并沒有消失,,而是增加了新的主題和趣味。文字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之外,,占據(jù)著人生橫向的空間和縱向的深入,,翻開書本,與文字相見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日程,。甚至,,每晚唯有與文字閑聊片刻才能入睡,因此床頭書籍高疊,,也便高枕無憂,。這些書亦是精心挑選來的,,一字一句都傾注了作者的深情,,雖然不是為我而寫,,我卻已習(xí)慣把它們當(dāng)成給我的書信來讀,,沉醉其中,,這是莫大的幸福,。
早些年,,喜歡看雜志,,每到手,,必定先看目錄,,每每看到喜歡的作者名字,恰若收到喜歡的人的信箋一樣,,心怦怦跳,,欣喜萬分,。近些年,看雜志少了,,卻是書籍的忠誠者,,遇到喜歡作者的書和心儀已久的書,那種驚喜和心跳也總要蹦出來歡呼一番的,。
前幾天,,看到一段話,當(dāng)下引為知己,,甚可概括讀書的喜悅和收獲:“讀新聞,,不能算讀書;與字打交道,,也不能算,。真正的讀書,須得你捧起完整漫長的字句,,心無旁騖地走進(jìn)作者設(shè)定的世界里,,與千年前的古人對話,觀別人的不可思議人生,,甚至花幾個小時,,去學(xué)別人用一輩子總結(jié)的經(jīng)驗和道理。世上只半日,,書里過千年,,合上書本,,你已不再是幾個小時前的你了,,多奇妙?!?/p>
這是另一種深情的見字如面了,,且是長長的會晤,與那些智慧的人,,智慧的心靈,。
胡竹峰的《中國文章》是韓少功的序言,文末說:“中國先賢從來主張文與人合一,,于是寫法就是活法,。他們相信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作者們活出來的,,不過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生活方式、生活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驗與感受的自然留痕,?!?/p>
文章是這樣的親切,作者們像親人知己,,把人生智慧,、摸索來的經(jīng)驗、走過的彎路和曲折,,不厭其煩,,耐心解讀。宛若陽光雨露,,滋養(yǎng)生命,。
受益像植物生長,覺察不到,,卻暗自葳蕤,。三毛在《送你一匹馬》中說:“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書都成了過眼煙云,不復(fù)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诘?。在氣質(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dāng)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p>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比绱艘娮秩缑妫瑵撘颇?,多年后,,驀然一轉(zhuǎn)身,竟也是蘭心蕙質(zhì),,書香盈盈了,。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