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2月08日
■劉淑萍
寒冬已至,,不由得想起早年間家鄉(xiāng)冬日里的火爐。
家鄉(xiāng)的火爐分兩種,。一是手提小火爐,,也稱手爐,即白居易所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火爐里燃著木炭,,覆蓋薄灰,,故也稱火籠,用手提著微取暖,,也可暖腳,。舊時城鎮(zhèn)和農村婦女,常在腰間系一條雙層圍裙,,既暖和也抵臟,。圍裙外層是可掀起的搭布,烤火時將搭布掀起蓋住提著火爐的手,,忙碌之余享受一點寒冬里的溫暖,,那種舒適可謂愜意而溫情?!都t樓夢》第六回寫,,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拜見王熙鳳,只見“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撒花襖……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黛玉的忠實大丫鬟紫娟總是時時照顧著弱柳扶風的姑娘,一見她出門,,便喊:“雪雁,,趕緊的,送手爐去,!”,,她還時時守著小火爐,給姑娘熬藥,,“用小戥子稱量好,,一分一厘不馬虎,然后倒進砂鍋里,,守著小火爐,,咕嘟咕嘟慢慢熬?!边@些是寫小火爐,。
另一種是大火爐,又稱火盆,,或圓或方,,或陶瓷或鐵器加木架制成?;鹋枥锓胖媚咎?,用引火柴架起來燃燒引燃木炭。后來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都用上了煤,,將木炭放在煤爐里燃著了再夾進火盆,,可省去燒柴燃炭帶來的煙霧??蛷d里放一個燃著的火盆,,只消十幾分鐘,屋子里便很快暖和起來,。那時的市井人家,,冬日里大多用小火爐取暖,春節(jié)時則家家都要燒火盆,,特別是年三十晚上的火盆至關重要,。倘或節(jié)氣逢暖,不冷也要燒上火盆,,所謂“三十的火,十五的燈”,。除夕夜的火盆一要旺,,二要綿延不絕,哪怕人去睡了,也要在火盆里留下足夠的火種埋入灰燼中,,講究的是初一早上不用生火,,扒開灰燼加入新炭就能燃燒。
從年三十晚到初一,,家鄉(xiāng)城鎮(zhèn)居民家里都得燒火盆,,火盆里可順帶烤食物,熱湯菜,,溫茶烤餅吃,。有條件的人家,整個冬季里都燒著火盆,,全家都洇潤在一種融融的暖意中,。《紅樓夢》寫丫鬟們“擁爐倦繡”,,指她們都靠在暖暖的火爐旁,,以至懈怠了手中的針線活;第49回寫“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眾姐妹們擁爐作詩,,還圍著火爐兒燒糟鵝掌鴨信吃。這樣的描寫浪漫溫馨,,令人動容,。
但第97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中關于火爐的描寫則讓人悸動和心痛。林黛玉得知寶玉和寶釵訂婚的消息后一病不起,,流著淚掙扎在臥榻邊,,狠命撕扯寶玉所送寫有詩文的絹子和舊帕,撕不動,,便叫雪雁點燈籠上火盆,,黛玉將絹子丟進火盆,雪雁趕緊去搶,,從火里抓起來撂在地下亂踩,,卻已燒得所剩無幾了,黛玉隨后氣絕身亡,。
大火盆最有意思的是可供多人圍坐取暖,。白居易的《別春爐》詩曰:“暖閣春初入,溫爐興稍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獨宿相依久,,多情欲別難,。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笨梢姸绽锏幕馉t最適宜與人共享,,三五好友圍爐暢談最是別有風味。試想,,在細雨飄灑的傍晚,,有朋不期而至,誰不喜出望外:“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聯(lián)想到古人圍爐夜話,,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壺酒,,一張琴,,那份雅致和超然令人欽敬。
現(xiàn)今城市的冬天,,人們都用上了空調和暖氣,。但昔日冬日里的火爐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冬日里的火爐,,是親情凝聚的美好時光,,是友人小酌的唇齒留香,是共敘衷腸的人生況味,,是物我兩忘的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