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29日
■范穩(wěn)
我經(jīng)常跑的藏東地區(qū)位于橫斷山脈深處,這里雪山林立,江河并行,,湖泊眾多,峽谷縱深,。地理環(huán)境多種多樣,因此也就決定了這一地區(qū)的藏式民居千差萬別,,風(fēng)格各異,。一般來說有土掌房,木楞房,,碉樓房,,木瓦土墻房等。河谷地帶和半山坡上的房子多是土掌房,;草甸地區(qū)由于空氣濕潤,,雨水較多,則多以木瓦土墻房為主,。木楞房多在森林地區(qū),,碉樓則是過去戰(zhàn)爭動亂年代的產(chǎn)物,那時一座房子就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有的碉樓可以建得高達五,、六層,樓層之間沒有樓梯,,只在一根圓木上砍出一節(jié)一節(jié)踏腳的小臺階,靠在兩層樓之間,,名曰獨木梯,,人們沿獨木梯攀緣而上,那感覺好像在爬樹,。藏式碉樓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最為典型集中,。
以我非常熟悉的云南藏區(qū)一個叫湯滿村的民居為例,我們便可以看到民居與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的關(guān)系,。這個村莊位于一片坡度較為平緩的山谷地帶,,海拔2800米左右,其建筑以木瓦土墻房為主,。即土坯舂墻,,木瓦覆頂。所謂木瓦,,是用木頭削成片,,一片片當(dāng)瓦用,為了防止風(fēng)把木瓦吹走,還在每片木瓦上壓上一塊石頭,,遠遠望去,,一排排拳頭大的石頭像是房頂上的裝飾。在云南藏區(qū)由于森林茂盛,,植被覆蓋率高,,人們蓋房時并不缺木材。
湯滿村的房子外觀上看并不十分講究,,墻一般刷成白色,,墻上的窗戶稍作裝飾,漆上紅邊或黑邊的框,。在過去,,藏族人家的窗戶邊框涂什么樣的顏色是有規(guī)矩的,黑色和黃色是高貴的顏色,,有勢力的名門望族和出了活佛高僧的人家,,才可以涂這些顏色。外人遠遠一望,,就會對這些人家肅然起敬,。解放后一切都平等了,人們可以自行決定在自家的窗戶上用什么顏色,,窗戶上的顏色再不是權(quán)力和勢力的象征,,只是一種裝飾和藏族人所期望的吉祥了。
房頂上的木瓦經(jīng)風(fēng)吹雨淋,,呈現(xiàn)出古舊的淺黑色,,這一切看上去那么的協(xié)調(diào),別有韻味,。房屋疏朗地散落在阡陌縱橫的田野里,,看似毫不經(jīng)意,可每一個從山崗上望見湯滿村的人都要驚呼:多漂亮的村莊,!然后操起相機“喀嚓喀嚓”一通猛拍,,就像從來沒有見過村莊一般。
走進村里任何一戶藏家,,你都會為主人房子的寬敞而驚訝,。即便是一戶并不富裕的人家,房屋面積樓上樓下加起來,,少說也有兩三百平方米,。我們中的許多人在城市里打拼一輩子,能住上一百來平米的房子就已經(jīng)躊躇滿志了,。湯滿村的藏式民居一般蓋兩層,,有的蓋三層,,外加前面的一個院子。
一樓一般關(guān)牲畜,,包括牛,、羊、馬,、騾子,、豬什么的。到冬天快來臨時,,牧場上的牛羊都被趕回來了,,主人家便會背來大捆大捆的栗樹葉,撒在院子里,,捂上一段時間,,便成了牛羊們過冬的食物。因此,,冬天院子里顯得很不干凈,,到處是牛羊糞和一尺厚的栗樹葉??蛇@就是鄉(xiāng)村純正的氣味,,聞慣了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好。時間長了,,牛羊糞也可聞出一種習(xí)慣和舒服勁兒來,,“糞香糞香的”,在村莊里我經(jīng)常這樣說,,沒有人認為我的嗅覺有毛病,。
起初,我并不贊賞藏族人把牲畜關(guān)在一樓,,認為那是不科學(xué)和不衛(wèi)生的,。后來我和一個研究生態(tài)學(xué)的教授探討這個問題,他的高見讓我明白了藏族人日常生活里的智慧,。他說牛羊的熱能是很高的,把它們關(guān)在一樓,,熱量上升,, 可以為二樓的主人提供可貴的熱能。從生態(tài)學(xué)上看這是相當(dāng)節(jié)約能源的一種生存方式,,要是每一間屋子都升一個火塘,,那要砍掉多少樹啊。一天早上,,我爬起來推開一樓的牛圈門,,一股熱氣帶著牛糞味撲面而來,,甚至霧了我的眼鏡。那時我想,,要是沒有它們在底層無聲地提供我們看不見的熱量,,誰知道昨晚我是否能溫暖地入睡?
藏族人的家居生活主要在二樓,,有客廳和臥室,。客廳一般很大,,從五六十平方米到一百多平方米不等,。它同時還兼做飯廳,因為火塘就設(shè)在這間房子里,?;鹛痢⒅兄蜕颀愂强蛷d里最重要的角色,,火塘位于客廳的正上方,,用磚砌成長方形?;鹛恋纳戏阶抑械拈L者和尊貴的客人,,地上鋪的是家里最好的藏毯,左邊是婦女們的位置,,她們負責(zé)添柴和打酥油茶,。湯滿村人家的火塘上架有三口大鐵甕,它們是連在一起的,,一口煮飯燒菜,,一口燉湯,一口燒熱水和豬食,。一塘火,,把一家人一天的生活所需都搞定了,因此相當(dāng)節(jié)能,?;鹛翆τ诓刈迦藖碇v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一個人丁興旺的家族其火塘應(yīng)是永不會熄滅的,,好比我們漢族人信奉的香火綿延不斷,。火塘也是迎候賓客的地方,,客人來了,,會被迎請到火塘邊席地而坐,最尊貴的客人將被邀請坐到老人們的上方,。我總是被主人推到這個位置上,,享受主人家滾燙的酥油茶,。藏族人的好客總會令你享受到久違了的古樸民風(fēng),你來得地方越遠,,就受到越隆重的款待,。他們會樸素地認為,你多不容易啊,,大老遠的跑到我們的村莊里來,,受了這么多的苦,快請喝下這碗酥油茶吧,!
火塘的上方有一個天窗,,直通屋頂,它不僅是具有排煙的作用,,當(dāng)?shù)厝苏J為這是通往天國的天梯,,光線從天窗里直射進來,火塘里冒出的青煙沿著這條光柱飄逸而上,,使不甚明亮的客廳里有了一條生動而質(zhì)感的舞臺追光,,仿佛將人間的煙火和神靈世界的關(guān)懷融為一體。
這溫暖的火塘是藏族人生活的中心,,是家庭,、親情凝聚之地。在沒有電視的年代,,人們在火塘邊打發(fā)漫漫長夜,,驅(qū)散嚴冬的酷寒,聽老人談古論今,,聽說唱藝人唱格薩爾王的英雄史詩,。一個出門遠行的藏族人總不會忘記自己家的火塘,就像不會忘記自己的父母和心愛的姑娘一樣,。人們對火塘相當(dāng)尊重,,不潔的東西絕不能塞到火塘里燒。比如女人的頭發(fā),、煙蒂,、舊衣物等。哪怕是一個再簡陋不過的火塘,,它也在藏族人心目中意義非凡,。我曾經(jīng)犯過一次錯誤,在一座雪山上一個護林人臨時居住的屋子里,,我去里面烤火。當(dāng)時剛進入新年不久,,當(dāng)?shù)厝擞袑⑿迈r的松樹枝鋪在火塘邊的習(xí)俗,,取的是常(長)綠常(長)青的吉祥之意,,我當(dāng)時嫌火塘里的火不夠大,就隨手把屁股下的松樹枝扔進火塘,,沒想到受到主人的嚴厲呵斥,。他說屁股下坐過的東西怎么能丟進火塘里呢!羞愧得我連陪不是,。
房子里的中柱在湯滿村的人家里尤為重要,,它是立于客廳中央的一棵大柱,用整段圓木做成,。中柱是一幢藏式民居的棟梁,,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中柱越大,,意味著這家人的勢力和氣派越大,。我見過最大的中柱要三人才能合抱過來,即便在原始林區(qū),,也很難見到這樣大的樹了,,真不知道他們是到哪里找到這么巨大的樹,也不知當(dāng)初蓋房時是如何豎立上去的,。中柱上一般掛有哈達,、青稞穗、毛主席像,、十世班禪像和松柏枝什么的,,全看主人認為什么對這個家庭最吉祥。中柱在藏族人家里是神圣的,,人們對它的感情特別深厚,,離家出走的人——嫁出去的姑娘和去上門的兒子——都要繞中柱轉(zhuǎn)三圈才可出門,人們還有專門歌唱中柱的歌兒,。我曾參加過一次藏式婚禮,,是男方到女方上門,男方離開自己家前有很繁瑣的儀式,,家人圍在一起念經(jīng)祈福,,老人對送出去的兒子諄諄教誨,跟神龕和火塘告別,,最后到了中柱前,,這個足有一米八的康巴男兒忽然痛哭失聲,淚流滿面,。這讓我大為驚訝,。我身邊的本地朋友告訴我說,在中柱前哭是必須的,,哪有離開父親不哭的孩子,。如果說火塘是一戶藏族人家的溫柔之鄉(xiāng)的話,,中柱就是它的精神支撐,是它的魂,。
最后我還得提一提藏族民居的香爐,,它大都建在房子樓上的平臺上,一般有五十公分高,,呈圓錐體,。每天一早一晚,藏族老阿媽都會到香爐里煨桑,,裊裊的青煙扶搖直上,,隨風(fēng)飄散。那是村莊里最詩意的時刻,,神秘的氛圍在縷縷青煙中越來越醇厚,,這時你會為這村莊的虔誠所感動。尤其在黃昏,,霧靄沉沉,,夜幕自上而下,陣陣襲來,;煨桑的青煙不慌不忙,,飄拂空靈,直達天庭,,將人間的祈誦傳達到神靈們居住的世界,。
這個時候你才會深刻地感受到——這是一個有信仰的村莊。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