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區(qū)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盛裝的婦女頭上戴著漂亮的頭飾,,上面綴滿金銀和碩大的珠寶,有人告訴我,,那是她們一生的積蓄,。


這些珠寶主要有蜜蠟、珊瑚,、松石,、天珠等,塊頭都很大,,分量也不輕啊,。

頭戴或脖子掛著這些東西也不方便啊?

石渠的的卓瑪給我看了她帶的一串珊瑚“項鏈”,確實很重,。
她說平時是不帶的,,只有到了節(jié)日、有群體活動或參加婚禮等隆重的場合才會戴上,,既是尊重,,也是顯示財富和精神氣質(zhì)。

她告訴我,,這些婦女戴的頭飾很多都是家傳的,,是祖輩財富積累的表現(xiàn),不是自己一生就能擁有的,。
過去藏族是游牧民族,,可以說居無定所,草原上游來游去,,跟著草場走,、近水而居,搬家是經(jīng)常的,,那么就不能購置固定的財產(chǎn)或不易搬動,、攜帶的東西,于是財產(chǎn)換成珠寶帶在身上。
藏族是天生的色彩大師,,他們喜歡艷麗而又彼此互顯的顏色,,這點在他們的房屋與服飾上可以看出,而在珠寶的搭配上也是喜歡鮮艷的顏色彼此搭配和襯托,。
于是紅色的珊瑚,、黃色的蜜蠟、綠色的松石是她們的最愛,。
藏區(qū)很大,,各地的風(fēng)俗不一樣,在服裝與頭飾上也會有所不同,,這些圖片都是在四川我州拍攝的,,分別是甘孜縣和石渠縣。

這些人都是普通的牧民或百姓,,所戴的都是她們家傳的東西,,而非特意準(zhǔn)備的模特或擺拍。
紅衣這幾張是石渠縣的一場鍋莊舞比賽,,這些人一個偏僻鄉(xiāng)的表演隊,,服裝統(tǒng)一購買,頭飾都是自己的或借來的,。
其實藏族人的審美很多同漢族不一樣,,參加一場活動她們會在頭發(fā)上占去大量的時間,編成非常多的辮子,。

也只有這樣的頭發(fā),,配上這樣的頭飾才是最美的。
藏民的頭飾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許多藏民也說不清楚究竟的原因,,他們說一個地方一個風(fēng)俗,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


現(xiàn)在的藏民頭飾已經(jīng)不再是財富的積累和延續(xù),,但卻是傳統(tǒng)、文明,、文化與美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