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3月01日
“三度”釋放服務 群眾“三好”動能
本網訊 為全面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康定市“辦不成事”受理窗口,持續(xù)提升“精度,、力度,、廣度”,,為聯系服務群眾賦能增效。
優(yōu)化服務體系“精度”,,建立健全窗口服務責任體系,,確保服務落到實處,推動問題“好辦理”,。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組織,、紀委監(jiān)委、行政審批,、街道,、社區(qū)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辦不成事”受理窗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市委組織部落實專人負責具體業(yè)務指導,,全方位加強工作統(tǒng)籌,,確保窗口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強化統(tǒng)籌協調,,完善“辦不成事”會商協調工作機制,,暢通市直部門,、街道辦和城市社區(qū)溝通聯系渠道,,打破各部門間的數據鴻溝,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部門協同”,,形成社區(qū)、街道,、部門三級聯動的縱向“一體化”服務模式,,切實破解群眾辦事“多次跑、多頭跑”難題,。強化壓力傳導,,將“辦不成事”受理窗口運行情況納入黨組織書記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年底目標考核重要內容,通過對進駐窗口,、人員,、事項及辦理情況進行常態(tài)化督查等方式,對不作為,、慢作為的人員,,依規(guī)依紀予以嚴肅處理,,堅決防止辦不成事問題“兩頭受理、體外循環(huán)”等現象,。窗口設立以來,,先后開展現場督導3次,發(fā)現問題5個,,已全部解決銷號,。
擴大窗口受理“廣度”,創(chuàng)新窗口問題受理機制,,全面掌握群眾困難訴求,,實現問題“好反映”。堅持受理事項“一事一評”,,窗口受理的每一項問題都主動接受委托辦理群眾的綜合評價,,評價等次分為“好、較好,、一般,、較差”4個等次,將“差評”問題作為優(yōu)化辦事流程,、動態(tài)調整辦事指南的重要參考依據,,推動窗口服務更加親民化。堅持受理渠道“線上線下”,,暢通窗口電話受理和窗口現場受理2種方式,,集中受理社區(qū)居民反映的困難問題。將窗口問題受理與“智慧街道”平臺深度融合,,將群眾在“智慧街道”平臺線上無法辦理的事項由窗口集中梳理,,以“發(fā)點球”形式落實到人限時辦結,推動社區(qū)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堅持問題處理“自查自糾”,將窗口問題解決情況作為優(yōu)化社區(qū)服務水平的重要“引擎”,,定期查問題,、補短板,對普遍性問題建章立制固化形成長效機制,。截止目前,,窗口日均接待群眾咨詢23人次,群眾滿意率達100%,。
加強督查督辦“力度”,,落實“三項舉措”,讓群眾好辦事,為群眾辦實事,,確保問題“好解決”,。落實好專事專辦,將窗口設立作為提升社區(qū)政務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將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政務服務事項細化形成27條服務事項,,同時根據群眾需求進行動態(tài)調整,組織社區(qū)經辦人員開展政務服務業(yè)務培訓7次,,覆蓋社區(qū)干部35人,,堅決防止窗口“變相”。落實好限時辦結,,堅持受理問題分類解決,,嚴格執(zhí)行“簡單問題即受即辦、一般問題三日限辦,、復雜問題五日必辦,、特殊問題特事特辦”的工作要求,建立“周督查,、月聯系,、季匯報”工作機制,倒逼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確保問題受理,、解決、反饋3個及時,。落實好協同推動,,將窗口作為社區(qū)群眾與轄區(qū)單位、企業(yè)等各類組織的“中樞神經”,,對窗口無法受理解決的民生實事類問題,,依托社區(qū)“大黨委”“雙報到”“主題黨日”等黨建工作載體,全面整合各類優(yōu)勢資源,,真正形成“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的城市黨建新格局,。
譚雪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