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1月22日
曠繼勛浮雕,。 四川日報記者 王若曄 攝
蹲點點位
曠繼勛蓬溪起義遺址
歷史評價
蓬溪起義深深震撼了四川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極大地鼓舞了全川乃至全國人民的革命熱情,,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fā)展,極大地鍛煉和提升了我黨在四川領(lǐng)導軍事斗爭,、發(fā)動群眾,、建立政權(quán)的政治、組織和領(lǐng)導能力,,為黨和人民軍隊培養(yǎng)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領(lǐng)導人才,。這次起義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序幕和先聲,對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鄒霞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君 王若曄
“歡迎來到‘中國工農(nóng)紅軍四川第一路’的誕生地!”1月13日,,記者一行來到遂寧市蓬溪縣大石鎮(zhèn)牛角溝村,,村口,曠繼勛蓬溪起義遺址的解說員唐春紅一身紅軍裝束,,站得筆挺,,與身后寫著“四川紅軍第一村”的雕塑,,以及道路兩側(cè)整齊劃一、帶有紅軍元素的旗幟型燈箱相互呼應(yīng),。
從當?shù)卮迕竦难哉勚?,記者了解?2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起義,以及后續(xù)的光輝故事,。
一面旗幟
成立了西南地區(qū)首個縣級蘇維埃政權(quán)
牛角溝因地形酷似牛角而得名,,這里溝外淺丘相連,溝內(nèi)水塘高地錯落,。記者沿著紅軍步道往下走,穿過沿途刻著紅軍標語的石壁,。走到溝邊山崖處,,記者看到,延伸出的山體巖石上青苔斑駁,,葉子從巖縫中萌出,。
“這是90多年前,曠繼勛率部駐扎,、藏身,、休整的藏兵崖……”紅色文化專家、“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項目文化總顧問王益的介紹,,讓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中,。
上世紀20年代,四川軍閥混戰(zhàn),,人民生活暗無天日,。以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為標志,一度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在西南地區(qū)進入低潮,。川北,、川東和川南許多部隊里,已有黨的活動,,只要打響頭一槍,,就很可能來個“四面開花”。在此背景下,,經(jīng)過上級黨委批準,,川軍第七混成旅代旅長、共產(chǎn)黨員曠繼勛率部來到川中遂寧地區(qū)的牛角溝一帶秘密籌備起義,。
1929年6月29日,,曠繼勛率領(lǐng)數(shù)千余人在牛角溝樹起“中國工農(nóng)紅軍四川第一路”的旗幟,宣布起義,。隨后,,他率部從牛角溝出發(fā),,分西門、南門兩路,,于30日拂曉占領(lǐng)蓬溪縣城,,并成立了西南地區(qū)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quán)——蓬溪縣蘇維埃政府。
當年曠繼勛宣布起義的地方是牛角溝村頭的一片高地,,如今這里矗立起一座雄偉的“曠繼勛牛角溝起義紀念碑”,。
“聽我父親說,當時起義宣誓時是正午,,陽光特別好,。那時父親已經(jīng)十多歲了,就在一旁高粱地里,,親眼看到革命者們慷慨陳詞……”土生土長的牛角溝村村民舒維吉回憶父親當年對自己講的故事,。
這場起義歷時一個多月,行經(jīng)12個縣,,革命官兵從川中轉(zhuǎn)戰(zhàn)到川東北,,建立了兩個縣級蘇維埃政權(quán)。雖然因敵眾我寡,,起義最終失敗,,但其打破了當時籠罩全川的白色恐怖危局,極大地激勵了全川人民,,對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qū)革命形勢的發(fā)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據(jù)地方文史資料記載,曠繼勛蓬溪起義后,,川內(nèi)越來越多的知識青年和工農(nóng)大眾陸續(xù)直接參與到革命運動之中,。
一種精神
無形的財富激勵著村民奮勇向前
“我們村一直有很高的參軍熱情,印象里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有110多人參軍,。”退伍老兵,、村民王德訓說,。
“革命先烈留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這些精神是我們不能忘卻的根本……”在還原后的“曠繼勛牛角溝起義指揮部”營房,,成都游客童中德對孫子說。
為進一步弘揚紅色精神,,利用好紅色資源,,2019年,蓬溪縣啟動曠繼勛蓬溪起義遺址綜合性保護開發(fā),。去年8月,,總投資1.5億元的“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項目落地,。如今,前來緬懷革命先烈的群眾越來越多,。
“聽我父親說,,當時曠繼勛和部下就住在我家的粉坊。他們行軍會主動避開莊稼,,還從不要群眾一分一厘,。”舒維吉介紹,,“指揮部”原本是自家的老房子,,當聽說要被利用起來還原曠繼勛起義時的革命場景,他們便立刻讓出老宅,。
“群眾很支持,,主動捐出家里的鐮刀、蓑衣等具有歷史價值的老物件,,不少村民還到項目現(xiàn)場幫忙?!迸=菧洗妩h支部書記王勇介紹,,“項目采取合資方式,讓村集體有收益的同時,,村民也有股份,,還能在家門口就業(yè)?!睋?jù)了解,,目前該項目已復原、還原了起義指揮部,、紅軍驛站,、藏兵崖等多個場景,核心區(qū)已建成70%,;此外,,“紅色講堂”“行軍體驗區(qū)”等也正加緊建設(shè),預(yù)計今年3月試運行,。
“以‘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為核心,,蓬溪縣發(fā)力紅色旅游經(jīng)典線路建設(shè),已串聯(lián)起繼勛公園,、紅海紅軍街,、蓬南場烈士陵園等多個紅色景點?!迸钕h景區(qū)管理中心主任羅華生介紹,,從2019年6月至今,,蓬溪紅色旅游人數(shù)和收入均占全縣旅游業(yè)的三分之一。
前來參觀的人多了,,許多村民也就近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其中還有不少年輕大學生?!拔沂侨ツ?1月回來工作的,,村里還有8個和我一樣在這里工作的大學生?!贝迕耜惞诶f,。
村民衡英則在這里的“紅軍食堂”上班?!昂⒆觽兛偸菚穯栁腋锩攘业墓适?,會賴著我講蓬溪起義的故事?!焙庥⒄f,,感覺更加感恩和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了。
采訪行將結(jié)束時,,記者發(fā)現(xiàn),,牛角溝村的春芽樹已郁郁蔥蔥?!斑@里的春芽長得特別好,,到春天絲絲清香就會飄蕩在整個村子,如同當年的蓬溪起義,,播撒出一片革命的春芽,。”身著紅軍軍裝的王益取下原本系在手臂上的紅飄帶,,將其系在一棵春芽樹的枝頭,,“以后,每位來這里的參觀者都會有這樣一條紅飄帶,。我們會讓他們在離開牛角溝前,,將紅飄帶系在村里的春芽樹上,寓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