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12月04日
記全國優(yōu)秀教師丹春英
◎本網記者 劉小兵
“我要更努力才對得起這份榮譽!”今年9月,鄉(xiāng)城縣城關小學高級教師丹春英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拿到榮譽證書,,她沒有欣喜若狂,而是冷靜地在工作筆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讓丹春英在獲得業(yè)內頂級榮譽之時依舊不忘奮進的,,是她從教26年一直踐行的信念——“投身從教是修行,立德樹人是使命”,,這短短的14個字也是其扎根藏區(qū)基礎教育26年的真實寫照,。
熏陶:“讀書能改變命運”
“小時候,父母常說讀書能改變命運,?!痹诘ご河⒖磥?,如果沒有父母的諄諄教導,她可能不會成為一名教師,。
1971年,,丹春英出生在鄉(xiāng)城縣水洼鄉(xiāng),父親是農民,,母親在該縣郵電所工作,。依靠母親一個月40多元的工資,丹春英一家在村里相對寬裕,,她的童年比較幸福,;更重要的是,由于母親能經常接觸到新鮮事物,,所以丹春英一家思想較為開明,。
丹春英介紹,在她年少時期,,鄉(xiāng)城的辦學條件極其簡陋,,大多數群眾認為讀書無用,也承擔不起高昂的學費,,所以她的同齡人中能上學的不足10%,,上學的女孩子更少。丹春英的母親依靠文化找到了工作,,一直堅信“讀書能改變命運”,,所以希望丹春英盡可能多讀書。家里有經濟條件又重視教育,,丹春英在6歲那年被送到鄉(xiāng)中心小學念書,。
丹春英回憶,當時的水洼鄉(xiāng)中心小學只有幾間破舊的房屋,,教室既不能遮風也不能避雨,,一到冬天同學們就冷得手腳生瘡,每周的勞動課學校就組織大家上山撿柴取暖,;學校的桌椅全都破舊不堪,,學生用的教材只有幾本,學校的老師也只有幾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學生很少而且流失嚴重,,升學率更低:她所在的班一開始有17個同學,但順利讀完小學的只有5人,,讀了初中的只有兩人,。
初中學業(yè)比小學更難。丹春英坦言她也曾嫌棄讀書辛苦,、枯燥,,很想像其他同齡人一樣去無憂無慮地種地,、放牛。但母親一直鼓勵她認真讀書,,將來好跳出農門,,父親也常現(xiàn)身說法,,告訴她“讀書能改變命運”,。在父母的引導下,她看到了沒有讀過書的鄰里,、親戚與自己母親生活的差異,,真正明白了“讀書能改變命運”,逐步放棄了輟學的想法,。后來,,她報考中等師范專業(yè)落榜,選擇了讀普通高中,。那時,,考上中專就端上了鐵飯碗,上普通高中則前途未卜,,所以周圍不少人都勸她不必繼續(xù)讀書,。“那時我也知道不一定考得上大學,,但我還是想拼一把,,父母也很支持我,因為我們都相信讀書能改變命運,?!?br/>
嘗試:“教書是一種使命”
“我最開始的理想不是教書,開始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去的,。”雖然獲得了教師系統(tǒng)的頂級榮譽,,丹春英卻坦言從教并非自己最初的打算,。
她告訴記者,她自小就想當醫(yī)生,,在高考時卻因視力達不到醫(yī)學專業(yè)的要求,,不得已報考了康定師專(今四川民族學院)?!澳菚r雖然學了教育方面的課程,,但是沒有親身體驗過這個職業(yè),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沒有太大的熱情,?!?br/>
1993年,,丹春英畢業(yè)了,被分配到鄉(xiāng)城縣尼斯鄉(xiāng)小學,。
剛上班,,丹春英就發(fā)現(xiàn)工作條件比較艱苦:學校只有幾間房子和一個土壩子操場,用電時有時無,,用水要到幾公里外的山上去背,,教師還得自己做飯、自己種菜,;全校只有幾十個學生和幾個老師,,一個老師要教幾個科目,還要拿出大量精力應對學生中途流失的問題,。第一學期,,她擔任五年級的語文老師、教學老師和班主任,,并兼任六年級的數學老師,,兩個班加起來有20多個學生,有的年齡和她差不多,。工作之初,,她一度想辭職,但母親卻告訴她:“教書是一種使命,,雖然有困難但是很值得,。”在母親的鼓勵下,,丹春英決定過一段時間后再做決定,。
憑著在學校積累的專業(yè)知識,她很快進入了角色:有些學生基礎太差,,她就免費在課外時間開“小灶”,,幫助大家從基礎補起;有些學生行為習慣太差,,她就像姐姐一樣,,循循善誘地教導大家“習慣不好早晚要吃虧”;有的學生不想讀書,,她就通過自己的經歷和見聞,,告訴大家讀書多和讀書少的區(qū)別。她班上的學生尼瑪成績優(yōu)異,、很想讀書,,但他的父母經常要求他在家干活而不能到校學習,丹春英多次上門為其父母做思想工作,后來尼瑪終于返回學校,,并最終考入了德陽市中學,。
在與學生的接觸中,丹春英逐漸被學生的單純,、善良和感恩所感動,,喜歡上了教師這份職業(yè)??粗约旱膶W生從生活習慣到學習成績逐步變好,,走上更加美好的人生道路,她相信并心甘情愿地承擔起了這份使命,。
堅守:“從教是一種修行”
感受到教書的意義和美好后,,丹春英在工作上越發(fā)用心,所以她班上的學生進步很快,,在縣統(tǒng)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1995年9月,她被調入了香巴拉鎮(zhèn)小學(今鄉(xiāng)城縣城關小學),。
到香巴拉鎮(zhèn)小學后,,她擔任的是寄宿班級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這些孩子年紀太小,,自理能力差且長期缺少家庭的溫暖,,需要很細心的照顧。她每天要幫年幼的女生梳頭,,為尿褲子的學生換洗衣物,,將夜間生病的學生送到醫(yī)院……因為像母親一樣地照顧和教育學生,學生和學生家長都很喜歡她,。在她細致用心的管理之下,,她所帶的班級一直都班風正、學風濃,、成績優(yōu)異,,深受學生、家長和同事,、領導的好評,。
除了用心用情對待學生,丹春英還一直追求思想水平和業(yè)務水平的進步,。
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堅持以優(yōu)秀的師風師德要求自己,。在教學上,,她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堅持“因材施教”和“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理念,;剛入職時,,作為一位“職場小白”,她經常向老教師請教,、和同事交流教學經驗,,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現(xiàn)在,,作為學校的“老資歷”,,她主動承擔教學科研任務,借助網絡和對口幫扶平臺,,不斷更新教學思想,、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多年的教學中,,她總結出“課前預習培養(yǎng)自主——課中閱讀注重提高——主課外閱讀拓展積累”的教學模式,,她執(zhí)教的班級在縣級統(tǒng)考中經常獲得全縣第一的成績;同時,,她撰寫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幾點思考》《淺議新型的師生關系》《淺議問題學生的轉化》等論文在國家,、省、州刊物上發(fā)表并獲獎,。在助推學校發(fā)展中,,她發(fā)揮骨干作用,用心指導青年教師,,提高了年輕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她參與編寫《經典誦讀教材》于2018年通過專家組評,已在全縣各校推廣,。
由于工作業(yè)績突出,,丹春英獲得了“優(yōu)秀教師”“三八紅旗手”及“鄉(xiāng)城縣創(chuàng)新人才”“甘孜州骨干教師”“康巴英才”“康巴名教師”“四川省模范教師”等榮譽,此次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更是對她躬耕藏區(qū)基礎教育的高度褒揚,。
“從教是一種修行,,既是在平凡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又是在細微處渡他人到理想的彼岸,,需要一直用心,,一直進步?!痹貐^(qū)基礎教育26年,,雖桃李遍天下,卻越干越有勁,、越干越用心,。“這26年,藏區(qū)教育的飛速發(fā)展讓我深感喜悅,,我會繼續(xù)努力踐行一名教師的光榮使命,,為我們甘孜教育的美好未來添磚加瓦?!辈稍L最后,,丹春英說。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