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06日
◎朱波
(人民日報 3月3日報道)
一年一度,隨著兩會這場“春天的約會”越來越近,,不少人早已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會堂的中央大廳和北大廳,。備受人們關(guān)注的“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將會在這里再次開啟。
應該是2017年的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要求部長們積極回應關(guān)切,34位部長駐足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主動答疑,,成為當年兩會上的一大亮點,。今年全國兩會,總理更是明確要求,,“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一定要比過年辦得更好,。用“離麥克風越近,也就離民心越近”來解讀這“三個通道”,,不僅有溝通的意義,,也有發(fā)布的作用??梢哉f,,通過這些平臺,不僅能拉近代表委員,、部長與場外的普通百姓的距離,,讓他們在第一時間、直觀有效地了解代表委員和部長們的所思所想,。不僅提升了公信力,、增加了透明度,還加深了百姓對熱點問題的理解,,進而更好的凝聚社會共識,,構(gòu)筑網(wǎng)上網(wǎng)下“同心圓”。不可否認,,在你方“登場權(quán)利”,、我有“圍觀自由”的融媒體時代,善待媒體就是要以誠相待,,理性應對,。做到“應對”,而不是“應付”,。代表委員和部長們接受記者采訪,,不僅要注重著裝、講究談話藝術(shù),,也要坦誠面對,、切中實質(zhì)、敢于發(fā)聲,,千萬別與記者“捉迷藏”,,多說一些管用的,,少說一些空洞的,如此“應對”,,方能百利而無一害,。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眱蓵希∥瘯?、省長也好,、部長也罷,其身份都是人大代表或政協(xié)委員,,代表委員是人民的代言人,,理應替人民發(fā)聲,替人民盡責,。然而,,以往有些代表委員卻在發(fā)言時像沉默的羔羊,裝聾作啞,,甚至一語不發(fā),。前幾年,許多省份的人大代表在會上踴躍發(fā)言,,甚至發(fā)生了“搶話筒”競相發(fā)言的場面,,句句值得點贊。
“三個通道”當成為百姓答疑釋惑的地方,。如果說,,兩會是觀察中國的一扇窗戶,“三個通道”則是讀懂兩會的一把鑰匙,。作為代表委員,,兩會發(fā)言就是要積極“代言”、敢于“直言”,、善于“諫言”,,說出百姓想說,卻找不到合適的地去說,。
作為代表委員,,就是要練就過硬的本領(lǐng)、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偉力,,以勞動書寫人生,,用奮斗鐫刻輝煌,在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洪流中展現(xiàn)新風采,,在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精彩人生中展現(xiàn)新作為。
作為代表委員,,說白了,,就是在新征程中的追夢人,,追夢人就是要充分了解民意,,傾聽民聲,集中民智,,提煉出順民心,,合民意的議案、提案和建議,,做到言之有理,,有的放矢,切中要害,,這才是群眾選舉出來的“當家人”,,也才是百姓所期盼的兩會“好聲音”。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