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6月19日
◎斯涵涵
為突出對脫貧工作的重視,更好地落實對貧困戶的幫扶責任,許多地方在貧困戶家門口最醒目的位置掛上了“扶貧公示牌”“脫貧幫扶信息公示”等牌子,,詳細標明了貧困戶姓名,、致貧原因,、收入水平、幫扶責任人和聯(lián)系電話等信息。
“扶貧公示牌”盡管有著夯實扶貧責任、保證扶貧資金發(fā)放公正公開的良好初衷,,但是其負面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姓名、電話,、收入,、致貧原因等全部呈現(xiàn),無意中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權(quán),;二是在貧困戶家門口最醒目的位置掛上扶貧公示牌,,可能會讓貧困戶自覺“矮人一截”,極易挫傷他們脫貧致富的斗志和信心,。
從這個角度說,,公示接受幫扶的貧困戶信息,,固然是杜絕腐敗,,保障扶貧工作專業(yè)化、透明化的渠道,,但如何拿捏得當,,勿使貧困戶“侵隱私”“傷自尊”,采用何種方式來公示,,值得基層部門認真思考,。
具體來說,在開展扶貧相關(guān)工作時,,要尊重受助群體內(nèi)心真實感受,,要物質(zhì)救助與精神幫扶雙管齊下,幫助其感受社會溫暖,,樹立生活信心及致富斗志,,真正達到扶危濟 困的目的。針對目前一些地區(qū)貧困戶信息公示不及時,、時間短,、不規(guī)范等問題,,政府部門要協(xié)同作戰(zhàn),建立多部門,、多層次的信息比對系統(tǒng),,建立健全低保資金的監(jiān)管體系,明確資金的使用范圍,、對象,、申報程序和補貼標準等條件,為準確,、高效,、公正認定低保對象提供信息支持。
總之,,“扶貧公示牌”應掛在心上,,而不是在“形”上。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既要實現(xiàn)陽光救助,,也要把工作做實做細做“暖”,不斷加大貧困信息規(guī)范化管理力度,,找準接受社會監(jiān)督和保護當事人隱私之間的平衡點,,讓每一個貧困戶切實感受到來自政策的溫暖。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