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3月06日
■丹青
雷鋒精神過時了嗎,?我知道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樣的困惑,,原諒我也有過這樣的疑問,。看雷鋒的故事,,無論是扶貧助弱,舍已為人,,還是做一顆螺絲釘,,都與雷鋒所生活那個時代的社會狀況和精神狀態(tài)密切相關(guān),。相比幾十年前,,今天的中國已經(jīng)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雷鋒精神還有必要嗎,?為什么不用一個更新的、今天的人們更熟悉的精神標簽去凝聚人心,?
有一次,,我拿這個問題去問報社的一個老黨員,,他說:你們年輕人總喜歡追求新鮮的事物,,以新為美,,把過去的當(dāng)成“舊事物”,再把“舊事物”當(dāng)成落后和保守,,可并不是什么方面都要求新,。
雷鋒雖然是那個時代的,,但雷鋒精神卻是一種超越某個時代而讓每個時代的人汲取精神營養(yǎng)的道德豐碑。其實,,雷鋒精神的影響早已超越了他的時代,,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國界,,就拿如今來說,你能找到一個符號比“雷鋒精神”更能概括中國人的道德追求嗎,?能找到一個詞比“雷鋒精神”對當(dāng)下老老少少幾代人更有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嗎,?
老黨員的話消除了我的疑惑,。確實,,雷鋒精神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而有一種跨越時代溫暖人心的價值力量,,每個時代的人們都能從中汲取到豐富的精神資源,,每個時代的道德秩序都需要從中獲得精神滋養(yǎng),。時代變了,,人沒有變,人性人心沒有變,,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這種英雄主義情懷對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作用沒有變,。不是雷鋒精神過時,,而是人們走得太快而丟了靈魂,。不是雷鋒精神過時,是深入骨髓的功利化和侏儒化使人們離雷鋒越來越遠,。
今天很多人太追求“有用”,,把看起來“對自己沒什么實際用處”的事物,,都看成是落后的,、過時的,、虛幻,。雷鋒精神就是這樣被當(dāng)成過時的,。沉浸于物質(zhì)追求的人們也許意識不到,,很多對社會至關(guān)重要的東西,都是那些看似無用的事物以人們看不見的方式在發(fā)揮著強大的力量,。當(dāng)自己家人摔倒沒有人敢去扶,,當(dāng)自己遇到困難無人伸出援手,,當(dāng)需要救助而身邊都是冷漠的路人時,就會知道那種精神多么重要,。
今天很多人都覺得奉獻,、犧牲,、舍已為人,、使命這些詞都太高大上了,離普通的人情人性太遠了,,是不人性的要求。
一個人如果表現(xiàn)出奉獻精神,,要么是作秀,,要么虛偽,,要么圖其他利益,要么就是其他問題,。矮化“奉獻”,避談“犧牲”,,否定“舍已為人”,,這背后其實是一種庸俗的自私,,自己不愿奉獻和犧牲,自己是精神上的窮人,,想把別人也拉低到自己的層次,那樣更可以理直氣壯和毫無節(jié)制地將私利置于一切之上了,。一個社會之所以需要倡導(dǎo)雷鋒精神,,是需要雷鋒這樣的英雄坐標和精神偶像拉高整體的社會道德水平,,有精神所敬畏,,有星空可仰望,,有楷模可學(xué)習(xí),,而不能在矮化英雄,、消解崇高,、推倒偶像中將社會道德水平拉低到“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的道德沙漠中,。
人們常常抱怨雷鋒精神的宣傳已經(jīng)形式化,,三月來了四月就走,卻沒有意識到,,這種現(xiàn)實正是自己的冷漠,、消極,、不作為帶來的,一邊嘲諷學(xué)雷鋒形式化,,一邊自己連形式都懶得去做,。你怎樣,社會就會怎樣,;你把學(xué)雷鋒當(dāng)成形式,,雷鋒精神的傳承就容易成為一種形式。你不是冷漠的旁觀者,,不是冷嘲熱諷者,,而應(yīng)該是雷鋒精神的實踐者,用積極的日常行動和熱情參與避免學(xué)雷鋒的形式化,。不能等老人摔倒無人扶,,孩子被碾壓無人報警,,見死不救還借機要錢時,,才感嘆世風(fēng)日下道德淪喪。不能只希望別人當(dāng)英雄,,享受別人當(dāng)英雄,、當(dāng)楷模、當(dāng)感動中國的人物給自己帶來的利益,,而自己卻無所作為,。
不能走得太快而讓精神遠遠落在后面,人不能缺乏那種英雄主義精神,,一個社會也不能失去那種精氣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