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29日
◎巴塘縣委中心報道組 楊丹
近日,由成都市雙流區(qū)全額援建,,我州第一個開工建設和建成投產的屋頂分布式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巴塘縣地巫鄉(xiāng)甲雪村和甲英鄉(xiāng)波戈溪村光伏扶貧電站通過省州驗收,,成功并網(wǎng)發(fā)電。
借助精準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和成都市雙流區(qū),、廣東省中山市的援建,,2017年,巴塘縣地巫鄉(xiāng)中珍,、甲雪,、壩伙3個村莊農牧民搬進了縣城邊“桃源地塢”新家。
2018年,,巴塘縣最偏遠最貧困的甲英鄉(xiāng)波戈溪,、甲英、普達3個村也易地搬到縣城邊“桃蹊甲英”新家。
“挪出窮窩”只是第一步,,如何“走出窮境”才是政府關心,、百姓關注的大事。
“光伏發(fā)電,,咋個樣,?”在雙流援建干部的建議下,巴塘干部坐在一起商討,,“村上集體收益有保障,,老百姓在家就能掙錢,買菜錢有了噻,!”
“如何走出窮境”這條黑壓壓的道路似乎找到光亮,。
巴塘縣位于四川西部青藏高原南緣,日照時數(shù)累年平均為2450.6小時,,光熱條件好,。“這么好的自然條件,,不能浪費”,,翻閱《巴塘縣志》后,雙流和巴塘的干部們更堅定了最初的想法,。
經(jīng)過努力,,2017年底,借助光伏扶貧村級聯(lián)建電站這一契機,,由巴塘縣委縣政府牽頭,,縣扶貧移民局、縣發(fā)改局,、雙流援建指揮部等多方力量申請的“巴塘縣地巫鄉(xiāng)甲雪村光伏扶貧電站”和“巴塘縣波戈溪鄉(xiāng)普達村光伏扶貧電站”兩項目得到批準,。
選址怎么選?征地去建,?占用土地成本還高,。看到搬遷戶明晃晃的屋頂,,大家靈機一動,,干脆把太陽能光板布局在屋頂,成本節(jié)約了,、空間利用了,、夏天還隔熱,連空調都不用了,,“這辦法好,,一舉幾得了,!”雙流和巴塘干部達成共識后,材料進場了,,當?shù)卮迕裨诖甯刹康膸ьI下,,積極投工投勞幫助搬運。
太陽能電板裝好了,,甲雪村村民格松吉村總是忍不住上屋頂去看看是不是有東西把電板遮住了,。
搬遷點停車難,那么就建一個光伏發(fā)電停車場,!雙流區(qū)經(jīng)過研究決定后,,決定按照預算給予800萬的援助,于是我州唯一的一個太陽能光伏發(fā)電停車場就在地巫落了地,。
光伏扶貧電站于2018年3月啟動,,同年12月26日竣工,2019年1月8日通過州級驗收,,1月15日通過省級驗收,,2月27日成功并網(wǎng)發(fā)電,這一組時間見證了巴塘和雙流干部為這個項目日夜奮戰(zhàn)的辛勞,。
“初步預算,,按照巴塘的長年有效日照時間平均值1700小時計算,,年發(fā)電量110萬千瓦時,,按照0.75元每千瓦時的上網(wǎng)標桿電價計算,年收入預計為80余萬元,。在兌現(xiàn)全縣189戶435人重點殘疾人口和無勞動力人口保障收入每人每年1000元的扶貧資金后,,除去運維費用,余下資金將全部納入地巫,、甲英兩鄉(xiāng)搬遷群眾的集體收益,,用于解決兩個安置點公益性崗位工資和群眾收益,預計兩個安置點搬遷群眾每戶每年增收1000余元以上,,每人的集體受益更是翻了幾十番,。” 發(fā)改局項目負責人蒲顯全把帳算得很清楚,。
“從大山搬下來,,日子好過了!現(xiàn)在政府又幫我們搞起了光伏發(fā)電,,機器放在那,,一年我們每戶就可以得到1000元以上收入。這么好的事情,,哪里去找哦,,如今我還當起‘包租公’了!”在“桃蹊甲英”風金龍廣場上,搬遷戶巴登和村民們一邊挑揀今年準備下種的南區(qū)海椒,,一邊嬉鬧交談著,。“那我們以前的太陽可惜啰,!”搬遷戶多吉打趣著,,引得廣場上一片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