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5月10日
【鄉(xiāng)村名片】
1935年5月31日,,右縱隊紅一師二團攻占瀘定縣興隆鎮(zhèn)化林坪,,6月1日,飛奪瀘定橋的紅二師四團直取飛越嶺。
海拔近3000米的飛越嶺是紅軍北上的必經之地,。駐守飛越嶺的是川軍袁國瑞旅兩個團,,敵人在沿山頂?shù)难蚰c小道上埋下地雷,,紅軍數(shù)次沖鋒均未成功,。1935年6月1日清晨,紅二師師長陳光,、師政委劉亞樓,,團長黃開湘,、團政委楊成武察看地形后,決定派兵從左翼山峰迂回攀巖而上,,出奇制勝,。
二營營長黃霖帶領部隊開始向飛越嶺右面的桌子山山峰迂回。在濃霧的掩護下,,戰(zhàn)士們在盤根錯節(jié)的野藤,、荊棘中攀緣前行,遇到石壁則搭人梯艱難爬過……,。隨后,,戰(zhàn)士們抓著用綁腿連接起來做成的索道向上爬行,于正午時分全部爬上山頂,。
通過偵查,,六連突然發(fā)現(xiàn)山坳里升起一縷濃煙,敵人側翼警戒部隊生起了火堆,。黃霖讓機槍排從高處攻擊敵人,,使敵人亂了陣腳。英勇的戰(zhàn)士如神兵天降般占領了左側高地后,,敵人急忙組織數(shù)倍于紅軍的兵力反撲,,六連的戰(zhàn)士們與敵激戰(zhàn)至深夜,終于攻下了飛越嶺,。
紅軍攻占飛越嶺后,,漫山遍野盛開了一種殷紅色的報春花,當?shù)厝罕姺Q之為“紅軍花”,。如今的飛越嶺,,紅色鮮花年年開,紅色精神永常在,。
尹元明正在花椒林滅殺害蟲,。
◎本網記者 馬建華 文/圖
暮春的瀘定縣興隆鎮(zhèn)化林村,草木蔥蘢,,春和景明,。一大早,村民尹元明采挖了大量的“水苔”回來,,晾曬在院壩里,,春耕已經結束,村民們就上山采挖“水苔”,,曬干后賣給上門收購的商販,算下來一天收入200多元,。
“三分種,、七分管,,精準管理是關鍵?!痹诨制捍宥筋^,,志愿者正手把手對椒農進行修枝技術指導,尹元明不時提出種植疑惑尋求解答,,一問一答,,現(xiàn)場氣氛十分活躍。尹元明開心地說,,這幾年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村民基本上掌握了花椒的種植管理技術,保障了每年花椒油好的收成,。
“花椒遭蟲害了,,不早點滅殺,今年的收成要受到影響,。你回去把噴霧器帶來,,馬上滅蟲?!币鲗ζ拮诱f,。
不一會兒,尹元明的妻子勾兌好藥水,,來到花椒林滅殺害蟲,。尹元明告訴記者,他家一共有6口人,,三個兒子都在讀書,,大兒子在德陽職業(yè)技術學院上學,二兒子在瀘定中學上高二,,開銷有點大,。
尹元明家一共種植了30畝花椒,有4000多棵,,年產量大約1.6萬斤,。到了花椒采摘季,他會請西昌,、冕寧的彝族村民來采摘,,一斤付給5元的勞務費,最多的一天村民可以掙到300元,。
化林坪的花椒屬紅椒品系,,歷史悠久,品質優(yōu)良,素有“貢椒”的美譽,?!斑@兩年花椒價格不好,才9元1斤,,我家的花椒純收入近5萬元,。”尹元明說,,最好的年景是2018年,,他的花椒純收入達到16萬元,村里花椒大戶黃安軍家收入30多萬元,。
花椒是尹元明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此外,他還養(yǎng)了30頭黃牛,,去年賣了4頭,,收入3萬多元,每年外出務工有一萬多元的收入,,這樣算下來他家年收入達到10萬余元,。
小小花椒樹成為村民的搖錢樹?;制捍迦?42戶,、832人,已全部脫貧,;全村約有4500畝花椒,,年產值在1100萬元左右,純利潤有500多萬元,,全村人均每年靠花椒收入8000多元,。目前,全村青壯年中很少有人外出打零工,,沒有穩(wěn)定工作的就在家管理花椒樹,;村里有50戶家庭在瀘定縣城買了房。
全香民宿的老板陳群香告訴記者,,她家有5口人,,種花椒以前,全靠丈夫外出打工和自己在家種地維持生活,。近幾年,,她家靠花椒和飯店,每年有十幾萬元的收入,。
攻占化林坪,、激戰(zhàn)飛越嶺,,是紅軍長征大渡河戰(zhàn)役的重要組成部分,匯聚了豐富的紅色文化元素,,保留了大量戰(zhàn)斗故事和紅色記憶,;擁有非常豐富的“紅色場景”,,紅軍花,、紅花椒、紅石頭,、 紅葉彩林等……,,化林坪村有著紅旅景觀打造的天然優(yōu)勢。
據(jù)《瀘定縣興隆鎮(zhèn)化林坪村鄉(xiāng)村振興規(guī)劃》及《瀘定化林坪“古寨紅村”旅游概念策劃》顯示,,化林坪村未來的規(guī)劃目標是:國家級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點,、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甘孜段示范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在文態(tài)復興方面:延續(xù)古寨文脈,,傳承紅軍長征精神,復興茶馬古道文化,,彰顯古寨核心價值,;形態(tài)恢復:通過保護——修繕——恢復——提升等方式,恢復古寨形態(tài)格局,;業(yè)態(tài)升級:結合市場趨勢和“新業(yè)態(tài)”特征,,構建新文化消費業(yè)態(tài);生態(tài)修復:通過保留原有生態(tài)空間和新增生態(tài)空間的手法修復古寨生態(tài)體系,。
提升目標為:具有川西高原山地特色,,紅古交融,亦古亦今,,宜居宜游的活力古寨,。建設歷史形象突出、環(huán)境格局基本完整,、文化傳承有序,、產業(yè)活力興旺、公共服務特色鮮明,、環(huán)境宜居宜游的活力古村寨,,形成國省鄉(xiāng)村振興的示范樣板地。拆除現(xiàn)狀陽光頂曬臺及不協(xié)調的臨建設施,,按傳統(tǒng)樣式恢復川西民居及穿斗結構屋頂,,建筑立面更換仿木板外墻門窗,局部刷真石漆裝飾,,以本地紅石壘筑院墻強化空間領域感,,統(tǒng)一更換地面,,鋪裝為本地石材,街角增加茶馬文化景觀小品營造氛圍,,突出茶馬古道驛站特點,。
娘娘山具有極為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波瀾壯闊的云海,,氣勢磅礴的云瀑,,噴薄而出的日出,晶瑩皎潔的霧凇,,色彩艷麗的紅石,,猶如人間仙境。飛越嶺至化林坪段約8km的茶馬古道,,是茶馬古道中遺存最豐厚,,當時最困難的古道。由茶馬古道衍生的馬幫文化以及古道沿線美麗的自然風光,、奇特的風土人情等更增加了古道的吸引力,。花椒產業(yè),、鄉(xiāng)村旅游,,繪就化林坪村鄉(xiāng)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