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5月31日
白玉縣山巖鄉(xiāng)美麗新村,。 張超 攝影
當?shù)卮迕裨诤献魃缇频陝展ぁ?/span>
降央曲珍在合作社超市上班,。
◎本網(wǎng)記者 馬建華 文/圖
紅色故事
紅色足跡遍白玉
五月的白玉,,綠滿山川,,風景如畫,。連日來,,白玉縣委宣傳部組織退休老干部,、縣委宣講團,、縣委青年理論法律宣講團優(yōu)秀宣講員,、學校思政教師,、歷史教師和小小宣講員,走進村村寨寨,,向機關干部,、農(nóng)牧民群眾,、學校師生、寺廟僧尼,、企業(yè)員工講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發(fā)生的往事,,把人們的思緒帶到了85年前那段難忘的歲月。
1936年6月15日,,紅二軍團紅四師,、軍團直屬機關,在賀龍,、任弼時,、蕭克、關向應,、李達等的率領下,,抵達白玉縣沙馬鄉(xiāng)。在沙馬鄉(xiāng)休整期間,,賀龍,、任弼時、蕭克等人派先頭部隊到蓋玉,,與蓋玉大頭人洛絨彭措和康翁寺聯(lián)系,。17日,該部紅軍經(jīng)沙馬鄉(xiāng)的門嘎,、瓦西,,與來迎接的“西康宣慰使署”地方武裝組長邦達多吉、洛絨彭措一道,,進駐蓋玉頭人官寨——朗嘎定官寨,、康翁寺。
紅二軍團得到了康翁寺僧眾的友善接待,。18日,,紅二軍團兵分兩路,其一部從康翁寺出發(fā),,經(jīng)打一西,,沿著金沙江山邊,翻越4921米的米拉山到協(xié)塘,,至絨蓋鄉(xiāng),。另一部,則從蓋玉頭人官寨出發(fā),,由亞達,、洞中翻越4902米的亞熱拉山,抵達章都鄉(xiāng)邊壩一帶。這兩路部隊于19日匯聚白玉縣城,,休整并等待紅五師,、紅六師的到來。
23日,,紅五師,、紅六師在突破層層封鎖之后,到達白玉縣城,。在白玉縣城修整了5天,。至此,紅二軍團已經(jīng)全部勝利會師,,分駐白玉寺與寺下壩子,。其間,賀龍拜訪寺廟主持活佛,、呼圖克圖嘎瑪洋舍,,受到熱情接待,寺廟派達科村村民為紅軍的馬匹送糧食,、草料。紅軍要離開時,,又支援了紅軍1000多斤糧食,、良馬3匹,賀龍為寺廟寫一封感謝信并加蓋印章,。
25日凌晨,,紅二軍團大部隊出發(fā),白玉寺管家活佛達瓦親自送行,。在向?qū)潲湹膸ьI下,,紅二軍團經(jīng)過達科山、多尼山,,前往河坡嘎拖寺,,斯德活佛親自迎接,向賀龍,、任弼時,、關向應、李達等敬獻哈達,,寺僧鼓樂相迎,。隨后4天里,寺廟不但送紅軍3000斤糧食,、600斤酥油,,還動員群眾售畜售糧,保證紅軍的安定休整。
6月30日,,紅二軍團與紅四方面軍的紅三十軍八十八師在甘孜縣絨壩岔會師,。
紅軍長征經(jīng)過白玉途中,紅軍認真執(zhí)行黨的群眾路線和民族宗教政策,,向藏族群眾買東西支付銀幣,,做到公平交易,得到了白玉各族人民的大力擁護和支持,。沿途群眾為紅軍提供軍需給養(yǎng),,一些白玉青年踴躍參加紅軍。
“紅軍在白玉只停留了半個月,,紅色基因代代傳,,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白玉人民發(fā)揚紅軍長征精神,,通過脫貧攻堅,、產(chǎn)業(yè)富民等戰(zhàn)略的實施,全縣人民摘掉了‘窮帽子’,,我們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把這片紅色的土地建設得更加美好?!甭犃诵v員的講述,,白玉縣干部群眾感到十分振奮。
幸福生活
河坡農(nóng)民致富有道
“我聽過老一輩講過紅軍在這里的很多故事,,雖然過去了80多年,,但紅軍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月29日,,白玉縣河坡鎮(zhèn)黨委副書記仁青絨布告訴記者,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老百姓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的歲月,,從一貧如洗,,到全部脫貧,老百姓趕上了好時代,,用靚麗的脫貧成績單告慰紅軍英魂,。
格學村建卡戶達真家里有7口人,其中有兩名年邁的老人,,只有他和兩個兒子是全勞力,。因為沒有手藝,,僅靠惠民政策資金補助,找不到外出務工的門路,?!翱吹接惺炙嚨拇迕竦教幎寄軌驋赍X,靠政策救濟為生總不是辦法,。我也想改變貧窮的生活,,正當我急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河坡博嘎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聯(lián)合社讓我看到了希望,?!?/p>
達真所說的博嘎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聯(lián)合社由河坡鎮(zhèn)16個行政村的15個合作社和1個公司共同成立。聯(lián)合社股民共有350戶2832人(其中建卡戶132戶,、非建卡戶179戶,、特困戶28戶、孤兒11人),,對特困戶和孤兒實行免費入股方式,。從5個大隊中推選1名理事,共同組成聯(lián)合社理事會,。其中,,有130余戶從事手工藝制作。
2020年3月,,聯(lián)合社共計流轉(zhuǎn)土地350畝,,試種油菜、青稞,、藜麥、桃樹,、羌活,、蘿卜、白菜等,。
2020年,,聯(lián)合社對油菜籽進行委托加工后,生產(chǎn)出河坡博嘎菜籽油約1萬斤,,收益約16萬余元,,青稞、小麥和蔬菜約收益2萬元,。
作為合作社成員,,達真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流轉(zhuǎn)給合作聯(lián)社15畝土地,一年“旱澇保收”7500元,,這是他加入合作社的第一重“紅利”,。按照輪流務工的方式,他們家3人在種植基地務工,一天100元,,一年收入8600元,。這是他家享受到的第二重“紅利”。
2020年3月以來,,聯(lián)合社種植業(yè)為期6個月,,共計使用務工人數(shù)4000余次,同時租賃機械等,,共計發(fā)放務工補助50余萬元,,涉及110余戶,戶均增收4500余元,。今年以每畝300——500元新流轉(zhuǎn)了先鋒村成片耕地約85畝,,流轉(zhuǎn)德來村村多組耕地約30余畝,種植油菜400余畝,。
兒子扎西刀登想學鍛造繪畫技藝,,合作社就給他指定老師,他和兒子都參加了手工藝培訓班,,不僅不要學費,,還有每天70元的務工補助,兩個月的培訓,,父子倆領到了8400元,。扎西刀登掌握了基本的鍛造繪畫技藝,目前,,可以達到200元一天,,一年輕輕松松可以掙3萬元,如果“出師”后,,一天可以掙400元,,一年掙六七萬元沒有問題?!拔覀兏缸佣加辛艘患贾L,,3個人掙錢,一年家庭收入就能夠達到10多萬元,,一下從‘窮窩’掉進了‘福窩’,。”達真喜笑顏開地說,,他們家還能從合作社通過產(chǎn)業(yè)分紅2500元,,合作社給他家?guī)淼亩嘀亍凹t利”,讓他家摘掉了“窮帽”,。合作社已于2020年12月31日發(fā)放分紅8萬元,。
“當年紅軍走過這里的時候,,就說過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86年的艱苦奮斗,,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家住上了好房子,,腰包也鼓起來了?!边_真興高采烈地說,,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黨的恩情。
和達真一樣幸福感滿懷的還有埃西村的擁措,。她今年43歲,,家里只有3人。鎮(zhèn)上給她安排了環(huán)衛(wèi)公益性崗位,,每月有2300元的收入,。
投資800萬元建設的河坡博嘎聯(lián)合社綜合樓已于今年1月營業(yè),青措又多了一份職業(yè),,在茶坊和廚房工作,。青措聰明伶俐,以前在家里就做得一手好菜,,到廚房幫工,,她拜師學藝,現(xiàn)在她做的菜深受消費者喜愛,,廚房和茶坊的工作讓她每個月有2600元的收入,。靠她在公益性崗位和在綜合樓務工,,包吃包住,,一年的工資收入就超過了6萬元。
整理貨物,、收賬,、記賬,仁柏村的降央曲珍從德陽一所職校畢業(yè)后,,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超市開業(yè)后,,她就到超市來工作,,一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她告訴記者,,她家有5口人,,母親因腰椎間盤突出,干不了重活,,父親每年挖蟲草和務工,,家里的條件改善了很多,。據(jù)悉,僅綜合樓就解決了10名建卡戶的工作,,工資在2000——2600元,,僅工資收入就足以讓她們脫貧。
河坡鎮(zhèn)利用聯(lián)合社168平方米的鋪面,,和四川老鄰居合作開設博嘎·老鄰居超市,,截止目前約投入資金50萬元,月營業(yè)額約為10000元,。
仁青絨布告訴記者,,目前,綜合樓共出租鋪面和倉庫9間,,鋪面年收入135000元,,還有2處鋪面待出租,茶坊和廚房已經(jīng)營4個月,,茶坊月收入約為5000元,,酒店收入月均4000元。投入資金約70萬元,,建設河坡手造館,;投入約50萬元,計劃開設河坡博嘎音樂坊,。目前,,正在加緊制作紀念建黨100周年文創(chuàng)產(chǎn)品1000件套;聯(lián)合社會同四川旅游學院,、北京猛犸市集公司,,開創(chuàng)新型手工藝文創(chuàng)產(chǎn)品30余件。擬在縣城開設河坡博嘎老鄰居超市,。
滿懷憧憬
移民搬遷繪新圖
“要上蟲草山的,,坐我的車,收費合理,,我會把大家安全送到山上,。”5月16日,,白玉縣蓋玉鎮(zhèn)山巖村的足麥招呼著村民坐他的面包車,。80公里外的山巖曾經(jīng)是他們一家過去的居住地,山高坡陡路難行,。
說到過去的貧寒生活,,足麥黯然神傷,山巖,,藏語意為“地勢險惡之地 ”,。汽車在深不見底的山路上盤旋,,既顛簸又恐怖。這里被稱作“原始父系的活化石,?!睅讉€弟兄的房子緊挨在一起建造,房體高大,,便于自我保護,,稱為“戈巴”。這里的組織叫 “帕措”,,藏語意為 “父系組織”,,是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的宗族體制。在歷史上,,周邊地區(qū)的人們認為此地難以管理,,貧窮落后、血親復仇,。這里山高坡陡,,耕地像一條條小布塊散落在懸崖上,牛羊死亡最多的是失足摔下山崖,。騎摩托車到鎮(zhèn)上要一天的時間,,每年三月都還大雪封山,運送物資還得靠挖掘機開路,,開拖拉機到鎮(zhèn)上要走三天,,他就看到過山巖鄉(xiāng)的一名司機在翻山時遭遇車禍而遇難。
足麥家的困境改變是從2019年12月開始的,。過去的山巖山高路遠,,土地貧瘠,縣上決定對他們村進行整村搬遷時,,足麥舉雙手贊成,,因為他家土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搖搖欲墜,已經(jīng)不適合居住了,??h委、縣政府在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基礎上,,經(jīng)過動員和研究討論后,,決定在距離該村60公里左右、距離蓋玉鎮(zhèn)兩公里處選址修建易地搬遷安置點,,安置點于2019年9月完成驗收,,共建房屋109戶,,占地面積約有8.5萬平方米,。
藍天白云下,,群山環(huán)抱間,109套新樓房在青山綠水中錯落有致,,平直整潔的水泥路面直通各家院戶,,房屋前的小平地,已種上了小青菜,。讓足麥沒有想到的是他花了不到1萬元就住進了96平方米的樓房,,一樓一底,連地板都鋪好了,。為了美觀,,他購買了桑拿板,自己動手,,把房屋裝飾一新,,并花了3萬元購買了家具和家電。
“我跑運輸?shù)腻X足夠家里開支,,兒子在納塔鄉(xiāng)上班,,還有兩個孩子在鎮(zhèn)上的學校讀書,不用花一分錢,。愛人每年挖蟲草,、撿菌子可以掙5萬元?!弊沱湼吲d地說,,這里不僅交通便利,而且家家戶戶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等等。跟原來的生活相比簡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他們搬過來后,,孩子們可以就近在蓋玉小學讀書,醫(yī)療方面也很方便,,這距離蓋玉鎮(zhèn)衛(wèi)生院很近,,家庭簽約醫(yī)生也會常常到這里給孤寡老人或者年紀比較大,患有高血壓等疾病的人,,定期進行檢查,。夏天的時候,老百姓可以到原來的村子上放牧,、挖蟲草,、撿菌子等。同時也可以在附近的葉巴灘水電站里的飯店,、茶樓,、賓館務工,,鎮(zhèn)上對文化水平比較高的建卡戶進行了培訓,有了一技之長,,收入更可觀,。
“以往我們只有靠挖蟲草、撿菌子掙錢,,而現(xiàn)在我們除了賣蟲草和菌子,,還可以在鎮(zhèn)上打工。我們村利用了100畝土地種菜,,建起了德沙孔蔬菜種植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蔬菜種類多,收成也好,,每年銷售蔬菜全村就有8萬元的收入,,現(xiàn)在路、水,、電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特別好,,生活是越來越幸福,非常感謝黨和國家,!”蓋玉鎮(zhèn)德沙孔村村民阿扎彭措說,,縣上還扶持成立了6家農(nóng)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打造出蔬菜種植,、菌類加工,、桶裝飲用水等一批富有農(nóng)家特色產(chǎn)品品牌,通過鼓勵外出務工,、開展摩托車維修技能培訓等方式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家庭收入增加了,生活質(zhì)量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逐漸提高,。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