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網(wǎng) 2024年02月01日
“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求是》雜志編輯部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的主線,是我們黨堅持‘兩個結合’、著眼‘兩個大局’,,深刻總結國內(nèi)外民族工作經(jīng)驗教訓,,深刻洞察中華民族共同體發(fā)展趨勢,,取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span>
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做好民族工作,,事關祖國統(tǒng)一和邊疆鞏固,,事關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謀劃部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黨的二十大強調(diào),,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2023年10月27日,,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惰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一文,,是總書記重要講話的主要部分。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深入總結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民族工作的重大成就,,科學分析當前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就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作出深刻論述,、提出明確要求,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實推進新時代新征程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讓各民族共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各族群眾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奮斗在一起,中華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span>
2023年12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南寧市良慶區(qū)的蟠龍社區(qū),。這里常住人口約2.7萬人,,共有1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在此安居樂業(yè),少數(shù)民族人口約占三成。在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總書記詳細了解社區(qū)如何圍繞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六共”目標,,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
民族團結之花處處綻放的八桂大地,是新時代民族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生動寫照,。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鑄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問題,、民族工作,正確處理民族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后召開兩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第二次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第六次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等重要會議,對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力度之大,、頻次之高、涉面之廣,、闡述之深,,前所未有。
2023年8月1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正式對外展出,。展覽以1500余件文物古籍,向觀眾展開了一幅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長卷,。圖為2023年12月23日,,觀眾在館內(nèi)參觀。 新華社記者 郝建偉/攝
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工作始終牽掛在心,,傾注大量心血,。在曾經(jīng)“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肅定西,總書記專程到渭源縣引洮供水工程工地實地考察,,叮囑讓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凈甘甜的洮河水,;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理念,;在云南洱海邊,,稱贊白族傳統(tǒng)民居“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xiāng)愁”,;在四川大涼山腹地,走進彝族貧困戶家里,,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火塘邊,謀劃精準脫貧之策,;在內(nèi)蒙古赤峰市河南街道馬鞍山村,,走進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指出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寧夏,,叮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在貴州,,強調(diào)“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在青海,,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西藏,,指出“我們是一個中華民族共同體,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在新疆,,強調(diào)“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的一個顯著特征,。所以我特別用了‘石榴籽’來形容”……從世界屋脊到黃土高原,,從西南山寨到天山南北,從北國邊疆到南海椰林,,總書記多次深入民族地區(qū)調(diào)研,,體察群眾冷暖,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一次次重要會議,、一次次深入調(diào)研,一封封深情鼓勁的回信,、一回回如沐春風的對話,,一個個科學論斷、一項項重大部署……在引領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就民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形成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2021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對這一重要思想作出了系統(tǒng)闡釋:一是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二是必須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共同奮斗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三是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四是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五是必須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六是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七是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八是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九是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十是必須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十一是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十二是必須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對黨百年來民族工作發(fā)展歷程特別是新時代民族工作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是堅持“兩個結合”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總結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歷史性成就,,深刻闡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nèi)涵和重大意義,,對做好新征程民族工作提出新要求。
——關于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diào)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理念,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作為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的主線,,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向此聚焦。
——關于新要求,。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新征程上,黨的民族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大力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實現(xiàn)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讓各族人民共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部署,準確把握黨的民族工作新的階段性特征,,鞏固良好局面,,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
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span>
理論是意識形態(tài)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有自身獨特的歷史,,解析中華民族的歷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論?!敝腥A民族共同體的形成是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把大一統(tǒng)看作是“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義”,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從未間斷,。事實充分證明,,對中華民族形成起決定作用的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而不是種族,、血緣,、地域、宗教等因素,。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chǎn),,也是我國發(fā)展的巨大優(yōu)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原創(chuàng)性論斷,,是“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具體體現(xiàn),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鞏固和拓展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指明了黨的民族工作的前進方向。
理論研究越深入,,對意識形態(tài)的支撐就越堅強有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立足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從總體要求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必須立足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遵循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科學揭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fā)展的道理,、學理,、哲理?!?/span>
從理論指導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用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統(tǒng)領和指導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span>
從具體要求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3點要求。一是優(yōu)化學科設置,,加強學科建設,,把準研究方向,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重大基礎性問題研究,,著力解決我國民族學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論思想和話語體系所左右的問題,,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二是繼續(xù)推進中華民族通史、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工作,,編好用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等教材,,做好文物古籍發(fā)掘、整理,、利用工作,。三是注重激發(fā)廣大專家學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加強青年專家學者的培養(yǎng),,為他們把好方向,、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他們潛心鉆研,、厚積薄發(fā),推出立足中國歷史,、解讀中國實踐,、回答中國問題的原創(chuàng)性理論成果。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xù)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2023年6月2日下午,,中國歷史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戰(zhàn)略高度,,對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這個重大問題作出深刻闡述,。
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是我們這樣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國家的豪邁壯舉,,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民族工作應該怎么做?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必須順應中華民族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從多元凝聚為一體的發(fā)展大趨勢,,深刻理解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span>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關鍵是要增進文化認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zhàn)略任務來抓”;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diào)“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2021年8月27日,,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把“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2022年7月29日,在中央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意義,、地位,、要求等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針對性,。
千年八廓街,見證民族團結,。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西藏拉薩老城區(qū)的八廓街,感慨地說:“千年八廓街,,是我們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里其樂融融,?!眻D為2023年6月13日,游客身著藏裝在八廓街拍照留念,。 新華社記者 姜帆/攝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對“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出4點要求,。一是要面向各族群眾加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華民族發(fā)展史宣傳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振奮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三是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基因和時代價值,,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和運用中華文化特征、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國家形象的表達體系,,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中華文化認同。四是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以語言相通促進心靈相通,、命運相通。
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展開歷史長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展現(xiàn)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
2019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如數(shù)家珍般娓娓道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事例,,深刻闡明:“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span>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必由之路,。在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長河里,,神州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終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西藏拉薩八廓街周邊,,多民族群眾共同居住的民族團結大院有100多個,居民們常把“各族人民相親相愛,茶和鹽巴永不分離”這句話掛在嘴上,;在新疆烏魯木齊天山區(qū)固原巷社區(qū),,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塔塔爾族等不同民族的居民其樂融融,,大家在一起嘮嘮嗑、走走路,、唱唱歌、跳跳廣場舞,,日子“好得很”……
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大山深處的西山鎮(zhèn)中寨教學點,,是一所全校均為瑤族學生的“微小學”。近年來,,隨著教學條件逐漸改善,,學校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圖為2023年2月16日,,領到新書的瑤族學生在一起交流,。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攝
中華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必將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實現(xiàn),。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大團結是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和基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進程,,必然是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過程,。”這一重要論斷,,從對歷史規(guī)律和宏偉目標的深刻把握中,,科學闡明了民族復興必將在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實現(xiàn)的光明前景。
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共同奮斗,,作為新征程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并作出重要部署。一是推進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qū)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持續(xù)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二是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推動民族地區(qū)融入新發(fā)展格局、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發(fā)展,,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促進發(fā)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眾。三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體系,,推動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講好中華民族故事
2021年3月5日下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nèi)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齊心協(xié)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nèi)蒙”兩個感人故事,。兩段佳話,,一脈情深,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手足情誼,。
不止是這兩個故事?!榜Y騁千里衛(wèi)家國”,、“一半胡風似漢家”、“錫伯族萬里戍邊”,、“昭君出塞傳佳話”,、“涼州會盟促統(tǒng)一”、“彝海結盟暖涼山”,、“‘半條被子’贏民心”,、“互鑒融通樹典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述感人至深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生動鮮活地揭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道理,。
“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工作,涉民族宣傳做得好不好,,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形象?!痹谶@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涉民族宣傳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對做好這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大力宣傳”,即: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的歷史,,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
——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做到“三個講清楚”,,即:講清楚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發(fā)展進步的可靠保障,講清楚中華民族是具有強大認同度和凝聚力的命運共同體,,講清楚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所具有的明顯優(yōu)越性,。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積極推動中外學術界,、民間團體交流互動。
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形成黨委統(tǒng)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tǒng)戰(zhàn)部門牽頭協(xié)調(diào),、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拌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務,。”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及時研究解決本地區(qū)本單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領,,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出應有貢獻”。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根本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新征程上,,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