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0年08月10日
□川報記者 吳曉鈴 袁敏 樊邦平 袁城霖
8月3日上午,,在達州市達川區(qū)龍會鄉(xiāng)花石巖村,,當(dāng)54歲的吳仕如再次出現(xiàn)在記者面前時,一身干凈的長衣長褲,,指甲縫里的泥垢也被清理掉了,,整個人顯得神清氣爽。
吳仕如家曾因家人生病一貧如洗,。這些年,,借助精準(zhǔn)脫貧的政策扶持,他承包魚塘、種植花椒,,不斷增收,,早已成功脫貧。
記者第一次見到吳仕如,,是在一個小時以前,。其時,花石巖村烈日當(dāng)空,,吳仕如鋤完自家花椒地里的草,,正走在回家路上,渾身淌著熱汗,,褲腿和膠鞋上沾著泥巴和青草汁,。村支書叫住他:“有記者來采訪,你擺下自己咋個脫貧的嘛,?!眳鞘巳缫宦牐B忙擺手,,“哎呀不行不行,,一身臭汗臟兮兮的,等我回家換了衣服再來,?!痹捨凑f完,精瘦的吳仕如小跑著回家去了,。
為何一定要堅持換了衣服,,才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我早上6點就到地頭扯草去了,,這么熱的天,,衣服打濕完了,換下來自己也要舒服些嘛,!”吳仕如曬得黝黑的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搓著雙手又補充道,“再說了,,這樣邋里邋遢的樣子見人,,不合適。脫貧了嘛,,就要有脫了貧的樣子,。”
6年前的吳仕如,,沒有閑心關(guān)注自己的穿著,。他在省外的建筑工地打工,,白天蓬頭垢面,晚上只能住工棚,,好不容易攢下十幾萬元家業(yè),。不幸的是,父親患腦溢血,,妻子也生病,,一下就花掉近20萬元,存款全部用盡,,還欠了不少債務(wù),。沒辦法,只有再創(chuàng)業(yè),。在村里,,吳仕如靠小額信貸承包了4公頃魚塘,第二年就掙了幾萬元,。見村里搞產(chǎn)業(yè)脫貧發(fā)展花椒賺錢,,他又花了半年多時間開墾出170多畝荒地,全部種上青花椒,。
“花椒苗是政府補貼的,,我只需支付人工和化肥錢?!眳鞘巳珀割^算賬,,“花了十幾萬哦!不過明年至少就可以回本,,以后每年就有十幾萬的純收入了,。”他喜滋滋地說,,“沒想到我這輩子也能有產(chǎn)業(yè),、住樓房,買得起彩電和冰箱,。日子越過越伸展,,衣服肯定也要越穿越伸展哦?!?/p>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