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2020年08月10日
□ 薛維睿
1936年8月2日凌晨,,已是遍體鱗傷的趙一曼,,被日偽從哈爾濱押往黑龍江珠河縣(注:現(xiàn)名尚志市),,獲取情報無果的日軍將對她處以死刑。
在開往刑場的火車上,,趙一曼最放心不下的是已經(jīng)分離多年的兒子,,她在臨刑前留下了最后一封信。直到20余年后,,這封信才被她的兒子陳掖賢(小名寧兒)看到,。
一封與子遺書、一張母子合影,,這是作為母親的趙一曼留給孩子的最后念想,。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川籍女英雄,提到最牽掛的孩子時,,流露出母親特有的柔軟,。寥寥數(shù)語,至今仍催人淚下,。
追尋光明的道路
投身革命,,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趙一曼出生在四川宜賓,原名李坤泰,,曾用名李淑寧,。她從小進私塾學習,成績優(yōu)異,,考入宜賓女子中學,。在讀書期間,還被選為女中學生會常委兼交際股股長,、宜賓婦聯(lián)常委會主席,。
“五卅”運動期間,,趙一曼參加了抵制洋貨運動,按照組織的指示在學生中進行宣傳,。1926年,,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投身革命,。
1927年9月,,按照黨組織的安排,趙一曼到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莫斯科期間,,她將名字改為李一超,俄文名字為科斯瑪秋娃,。
在莫斯科,,她結(jié)識了同為組織選派的共產(chǎn)黨員陳達邦。陳達邦成績優(yōu)秀,,俄語、法語,、英語都很好,,在同學中被稱為“陳院士”。他常常在生活學習中幫助趙一曼,,兩人慢慢產(chǎn)生了感情,。1928年“五一”勞動節(jié)這天,陳達邦和趙一曼結(jié)為夫妻,。
趙一曼懷孕后,,在組織的安排下回國,先后在江西,、上海,、湖北等地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29年1月21日,,趙一曼生下一個男孩,。這一天是列寧逝世5周年紀念日,加上自己曾用名李淑寧,,于是趙一曼給孩子取小名“寧兒”,。
1930年,由于帶著寧兒從事地下工作不便,,趙一曼只得將孩子寄養(yǎng)在陳達邦的大哥家,。離開之前,她抱著寧兒到照相館拍了一張合影,,將這張照片隨信寄給了還在莫斯科的陳達邦,。
抗日白山黑水間
“挎雙槍,騎白馬的密林女王”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chǎn)黨立即發(fā)出“組織東北游擊戰(zhàn)爭,,直接給日本帝國主義以打擊”的號召,。趙一曼主動請纓,要求上前線參加“反滿抗日”的斗爭,,得到了黨組織的批準,。
1933年,趙一曼在海倫地區(qū)率領游擊隊作戰(zhàn),,以兩百人的兵力擊潰偽自衛(wèi)團五百余人,,并將敵方偽團長擊斃。趙一曼的軍事才能得到認可,,隨后進入哈東抗日游擊戰(zhàn)場,。
趙一曼作戰(zhàn)勇敢,英姿颯爽,,她帶領的隊伍多次給日偽沉重打擊,,被形容為“挎雙槍,騎白馬的密林女王”,。她不僅機智過人,,而且能文能武,為了啟發(fā)工人和婦女覺悟,,常在地下刊物發(fā)表文藝作品,。
1935年秋,趙一曼兼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3軍第2團政委,。當時,,很多東北抗聯(lián)的同志都誤以為趙一曼是東北抗聯(lián)總司令趙尚志的妹妹,她將錯就錯化名為“趙一曼”,。在哈東游擊區(qū)時期,,她和趙尚志被并稱為“哈東二趙”,被敵人視為最大威脅,,日偽還曾登報懸賞捉拿她,。
1935年冬天,在一次與日軍作戰(zhàn)中,,她的手臂被子彈擊中,,在珠河縣侯林鄉(xiāng)小西北溝養(yǎng)傷時被日偽發(fā)現(xiàn),交戰(zhàn)中趙一曼身中數(shù)槍,、失血過多,,繼而被俘。
日軍對她施以酷刑,她寧死不屈,。為得到口供,日軍將她關押在哈爾濱市立醫(yī)院監(jiān)護治療,。在極度高壓的嚴刑拷問中,,趙一曼咬緊牙關沒有透露半個字。她毫不屈服的頑強毅力,,感染了看押警察董憲勛和醫(yī)院護士韓勇義,,他們制定逃跑計劃,合力于1936年6月28日將趙一曼從醫(yī)院救出,。
出逃兩天后,,1936年6月30日晨,在距游擊區(qū)僅20多里的李家屯,,趙一曼被日本軍警追捕再度被俘,。敵人對她施以更加殘酷的刑訊,仍毫無所得,,遂決定把趙一曼押回她曾戰(zhàn)斗過的珠河縣處死示眾,。
“誓志為國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豈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一世忠貞興故國,,滿腔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趙一曼曾寫過一首《濱江抒懷》,,這位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抗日女英雄堅持了自己的初心:為人民而戰(zhàn)、為民族犧牲,。
“萬民永憶女先鋒”
臨刑前她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陳達邦和寧兒在很久以后,,才知道趙一曼已犧牲的消息。
地下革命工作動蕩波折,,自1930年收到趙一曼的來信和照片,,陳達邦再也沒有收到妻子的只字片語。1942年,,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成員陸續(xù)撤離,,當陳達邦回國聯(lián)系上家人時,寄養(yǎng)在哥哥家中的寧兒已經(jīng)十三歲了,。自當年一別,,陳達邦哥哥一家也再未得悉趙一曼的下落。
1953年5月,,周恩來收到一封來信,,向他打聽曾就職于上海中央機關的李一超的下落,。周恩來想來想去,不記得有李一超這個人,。他將信轉(zhuǎn)到全國婦聯(lián)代為查找,,當時的婦聯(lián)主席蔡暢和勞動部副部長劉亞雄看信后,也不知曉李一超的情況,。
趙一曼的姐姐李坤杰通過多方打聽,,并拿著妹妹的照片,請有關部門到東北辨認,,終于得到組織的正式確認:趙一曼就是李一超,。這時,已經(jīng)是1956年了,,趙一曼犧牲已有20年,。此時寧兒已經(jīng)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yè),分配到北京工業(yè)學院任教,。得知自己的母親就是抗日英雄趙一曼后,,他于1957年趕往東北烈士紀念館,一字一句抄下母親就義前寫給自己的絕筆信:
犧牲這一年,,趙一曼年僅31歲,。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民眾的旗,血紅的旗,收殮著戰(zhàn)士的尸體。尸體還沒有僵硬,鮮血已染紅了旗幟……”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哈爾濱市為了紀念趙一曼,,將她曾戰(zhàn)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1959年,四川宜賓修建了趙一曼紀念館,,館前立著一座她的漢白玉雕像,。在第一展廳里,陳列著朱德,、陳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
1962年,郭沫若寫下一首詩,,紀念這位堅決投身革命的女英雄:“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東北西南齊仰首,,珠河億載漾東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