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7月15日
◎新華社記者 溫競華 康錦謙
六月的川西高原綠意正濃,,宗塔草原牛羊成群,、帳篷頂頂。這個夏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32名熱愛唐卡繪畫的年輕人經(jīng)過三年學習即將畢業(yè),,再畫三年,他們就有望成為真正的唐卡畫師,。
畫室的房梁上垂下一幅半人多高的畫布,,旁邊一個三層小架子上擺滿各色顏料和粗細不一的畫筆。20歲的班孜盤腿坐在畫布前,不時把臉湊得很近,,用極細的毛筆在畫布上輕輕描著一棵小樹的枝葉,。這幅唐卡是他的畢業(yè)作品,已經(jīng)畫了幾個月,。
“每天除了三餐和睡覺,,我都在這里畫畫,再有1個月就能完成,。我初中開始接觸唐卡,,一下子就對里面的故事和文化著了迷?!卑嘧胃嬖V記者,,他希望以后成為一名唐卡畫師。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題材涉及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爐霍本地的郎卡杰畫派技法高超、風格獨特,,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
2017年,四川省藏文學校職業(yè)教育爐霍實訓基地唐卡繪畫班正式招生,,由專業(yè)老師教授文化課,,郎卡杰畫派傳承人實操帶教。剛剛初中畢業(yè)的班孜成了班上第一批學生,。那時他從未接觸過專業(yè)繪畫,,入學考試是用鉛筆畫一朵花。
第一年學素描,,第二年在紙上上色,,第三年在真正的棉布上繪畫??粗媲斑@幅色彩濃郁,、細節(jié)繁復的佛像圖,班孜靦腆中帶著驕傲的神色,,“佛像是照著稿子畫的,,其他風景、構圖都是自己創(chuàng)造,,有我自己的風格,。”
“以前沒有這些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都是上門拜師,,在老師家里畫,。”談起自己30多年前的學徒經(jīng)歷,,53歲的畫派傳承人沖翁扎西頗為感慨,,“那時候師傅要考察3個月才決定收不收你,現(xiàn)在只要想學就收,。我當老師七八年了,,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3個畫師?!?/p>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農(nóng)牧民子女升學與就業(yè)困難,爐霍縣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這一實訓基地,,學制三年,,對學生免收學費、食宿費等費用,,畢業(yè)后授予中專文憑,,并盡可能為畢業(yè)生提供就業(yè)崗位。這讓很多和班孜一樣的貧困學生受益,。
“我在這里既能學習知識和技能,,還能為家里減負,爸媽都很支持,,我也很開心,。”班孜說,。
實訓基地副校長夏文說,,目前唐卡繪畫班共有65名學生,預計畢業(yè)后每人每月能為家庭增收3000元左右,?!敖衲甑恼猩€沒開始,,已經(jīng)有不少學生前來報名,。”
18歲的洛絨扎巴正在實訓基地讀二年級,,與班孜不同,,他更想成為一名老師,教更多人畫唐卡,?!拔蚁M恳粋€熱愛畫畫的孩子都能像我一樣得到學習機會。”洛絨扎巴說,。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