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9年01月02日
雅康高速公路全線建成試通車側記
◎新華社記者 胡旭
川藏線,,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風情走廊,,但在一代又一代的筑路人眼里,,卻是最難攻克的“堡壘”。高聳入云的雪山,、狂野奔騰的河流,,既造就了壯美如畫的景色,,也撕裂出令人絕望的天塹,。
12月31日,,沿國道318線并行,從四川雅安通向康定的雅康高速公路全線建成試通車,,這條135公里的“云端天路”提前9個月竣工,,終于結束了甘孜州府不通高速的歷史。這是屬于它的高光時刻:全長13459米的二郎山特長隧道,、主跨1100米的瀘定大渡河大橋,,都堪稱世界“超級工程”。
“萬丈高”的二郎山,,是四川盆地進入青藏高原的第一道屏障,。20世紀50年代,軍民團結奮戰(zhàn),,以生命的代價,,硬是用鋼釬和鐵錘開辟了翻越二郎山的雪線。21世紀初,,穿其山腰而過的國道318線二郎山隧道建成通車,,縮短里程25公里,縮短行程3小時,,大大降低了行車風險,。
“這次修建的新隧道比老隧道海拔降低了700米,從此不會再受冬季大雪封山的困擾,?!倍缮剿淼涝O計工程師鄭建國自豪地說,在科技力量的支撐下,,項目成功克服了穿越13條區(qū)域性地震斷裂帶,、高地應力、地下水環(huán)境及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等技術難題,,還創(chuàng)造了國內10公里以上特長隧道掘進速度的最快紀錄,。
波濤洶涌的大渡河,自古也是川藏線上繞不開的天險,。300多年前,,康熙皇帝下令修建的第一座大渡河橋——瀘定鐵索橋,至今仍令聞者生寒,、見者生畏,。而今天,就在距其不到5公里的地方,,一座嶄新的紅色特大懸索橋在大渡河上建成,,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峽谷間猶如掛著一縷紅色的綢帶,,將兩岸緊緊相連,。
30歲出頭的大橋項目部副經理柏國勝,是第一批抵達瀘定大渡河大橋項目“開疆拓土”的年輕工程師之一,。5年來,,他和數(shù)百位工友一起,不分晝夜寒暑,,在高原,、強風等惡劣施工環(huán)境下,建造了188米相當于63層樓的超高索塔,、159米居世界第一的超長隧道式錨碇和平面面積5100平方米的巨型重力錨,。
“5年前我們到這里的時候,眼前只有懸崖和峭壁,,從一岸開車到另一岸需要好幾個小時,,現(xiàn)在橋通了,,只需要1分鐘!”看著自己親手建造的工程順利投入使用,,柏國勝難掩激動,。項目上的大部分工友在大橋正式通車前已經撤離并趕往下一個工地,而他則作為收尾工作人員堅守至今,,站好“最后一班崗”,。
雅康高速全程橋隧比為82%,其中瀘定到康定段更是高達96%,,且全部在高山峽谷中穿行,,給施工帶來巨大挑戰(zhàn)。為了到達大杠山隧道的施工入口,,工人們甚至先用一年時間,,修了一條拐24道彎、爬升600米,、長43公里的“之”字形施工便道,。“16噸的工程車上下山一趟要一個多小時,,而挖完整條隧道整整跑了20萬趟,。”該項目總工程師于瑞斌說,。
“再難,,也沒有60多年前修筑川藏和青藏‘兩路’那么難!”四川交投集團雅康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長黃兵說,,新一代交通鐵軍繼承和發(fā)揚“兩路”精神,,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努力把雅康高速公路建成了一條優(yōu)質路,、環(huán)保路、安全路,。
雅康高速通車后,,從成都到康定的車程從7個小時縮短為3.5個小時,大大拉近了雪域藏區(qū)和平原腹地的時空距離,。位于康定市東郊的特色藏族村寨孔玉鄉(xiāng)色龍村,,最近正在加緊實施外貌提升和民居接待改造,村黨支部書記陳永強說:“以后外面的游客更容易進來了,,村里的山貨更容易出去了,,這條高速路就是老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p>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