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7年11月30日
編者按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工程目前正在全省火熱推進。今日起,,本報開設“讓歷史名人文化‘活’起來·七日談”專欄,,邀請歷史名人博物館館長、研究專家,、文化企業(yè)負責人,、藝術家等,暢談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的新思路,、新舉措,,全面展示我省在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方面的新作為。敬請垂注,。
本網訊 (吳曉鈴)到2020年,,我省首批十大歷史名人博物館、紀念館將全部建成并開放,;到2026年,,推動所有歷史名人博物館全部達到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標準。對十大歷史名人博物館,、紀念館的建設和展陳提升,,近日出爐的《四川歷史名人博物館建設指導意見》給出了時間表。
在我省首批評出的四川歷史名人中,,目前已有博物館,、紀念館的分別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江油李白紀念館,、新都楊升庵博物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以及紀念武則天的廣元皇澤寺博物館,。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等歷史名人尚未設立專題博物館或紀念館。省文化廳在匯總研究各地編制規(guī)劃建設工作方案基礎上,,組織起草《四川歷史名人博物館建設指導意見》,,對十大歷史名人博物館、紀念館的建設和展陳提升提出時間表,,對文物保護管理與藏品征集,、學術科研及陳列展覽等提出要求。
《意見》提出,,目前已設立的博物館,、紀念館要進一步提升完善,逐步使國家二級博物館達到國家一級博物館標準,,三級博物館達到二級博物館標準,、未定級博物館要達到三級博物館標準。力爭在2026年,,推動所有四川歷史名人博物館全部達到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標準,,半數達到國家一級博物館標準。目前,,四川的歷史名人博物館中,,僅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和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屬于國家一級博物館,。
根據《意見》,在歷史名人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與藏品征集上,,應著力征集與歷史名人相關的生產生活用品,、檔案文書、古籍善本和名人宗祠的相關物品和資料,,以及反映歷史名人的字畫,、雕塑等藝術作品,力爭藏品總數達1.6萬件(套)或珍貴文物數量1600件(套),,達到國家一級博物館標準,。要積極開展學術科研,建立歷史名人研究中心,,推動博物館開展學術研究,,力爭5年內培養(yǎng)或引進在該歷史名人研究領域有一定影響的一兩名專家,并建立歷史名人資料信息中心,。此外,,歷史名人博物館還要每年完成1個以上的以歷史名人為主題的臨時展覽,以博物館為平臺充分展示歷史名人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