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8月14日
◎張洲
讀劉亮程的散文集《在荒野》,恰似他筆下的孤獨與我心靈的孤獨是相依的,。而他筆下的村莊卻與我的故鄉(xiāng)又不謀而合,。或許,,他能回去,。或許和我一樣回不去了,。
小時候的炊煙是故鄉(xiāng)的彩帶,,而此時的炊煙卻成了故鄉(xiāng)的根。
他把炊煙寫成故鄉(xiāng)的根,。是的,,哪里有炊煙哪里就有人家。有人家就有地有樹有房子,。
這就是現(xiàn)代最后一位散文家劉亮程用詩意的眼神去哲理化村莊的人和事,。那種孤獨卻包含著濃香樸實的鄉(xiāng)村歲月,讓人讀起來精神興奮雖然說有種傷感的孤獨,,而這種孤獨卻是大部分人經(jīng)過的感覺到的卻寫不出來的內(nèi)心獨白,。
劉亮程的文筆很細膩,細到讓人無法沉靜到不得不想到生活就在每件小事和樹葉,,塵埃中度過,。他在《一個人的村莊》這樣寫道:
“事實上隨便一件小事都能消磨掉人的一輩子,隨便一片樹葉落下來都能蓋掉人的一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角落落里,,我們找不到的那些人,正面對著這樣那樣的一兩件小事,,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一輩子,。連抬頭看一眼天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地久天長地想念一個人,?!?/span>
人生與樹葉有關(guān),一季樹葉蓋著一歲人生,。周而復(fù)始直到人離開了,,樹葉還在。
劉亮程的文如詩,,他讓人的靈魂能融合大自然那份真善美的感覺,,去消除內(nèi)心某種自私的孤獨,。
于是我在書中找到了他那如詩的句子: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span>
“人心中有自己的早晨,時候到了會自己醒來,?!?/span>
“心地才是最遠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輩子種好它,。”
他的文有一種凝聚力,,如洪荒之力催人深思,,開拓心地的荒蕪。這樣的句子就像一束開著詩燈的鮮花,,讓我讀下去,,讓我開拓自己的愚昧。
在《風(fēng)把人刮歪》一文中這樣寫著:
“也許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關(guān)鍵時刻挽留住我們,。一株草,,一棵樹,一片云,,一只小蟲……它替匆忙的我們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駐足,在風(fēng)中淺唱……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樹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蟲的鳴叫也是人的鳴叫?!?/span>
古人云: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 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們的人生不僅僅是責(zé)任,,是夢想,。所有存在的就是大自然的陪伴。
法國盧俊在他的《孤獨漫步者的遐思》中有這樣一段話:
“大地上的一切都處于持續(xù)不斷的流變之中,任何事物都無法維持始終如一的形態(tài),?!边€說:“靈魂,是人們唯一無法從我身上剝奪的事物,。”
我單純的認為今日的他便是那時的盧俊,。是現(xiàn)代散文有靈魂性的版本,。是值得人們深思的精神境界。
人生最大的孤獨莫過于內(nèi)心的荒蕪,。劉亮程的孤獨與荒蕪恰好是現(xiàn)代村落的一面銅鏡,。全書40篇文章,無論是草,,樹,,雪,早晨或黃昏,,人與人,,人與牲畜無不在與荒蕪做著不休的爭斗。正如他所說:人也好,,驢也好永遠都需要有一種反抗精神,。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他用詩意的筆直耕人世間的內(nèi)存,,我醒來了正如他說:人心中有自己的早晨,時候到了會自己醒來,?!?/span>
我此刻想到:我應(yīng)該不單單為自己醒來,醒來去經(jīng)營好自己的心地,。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