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19日
◎錢國宏
在學習黨史過程中,,人們經常會提到“二萬五千里”長征,。很多讀者納悶:長征途中,情況和環(huán)境那么復雜、多變,,這“二萬五千里”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呢?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的里程并非在地圖上測量出來的,,更不是憑空編造的數據,,而是有著充分的事實依據的。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主力8萬多人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從瑞金一帶出發(fā)西進,開始長征,。長征初期,,紅軍順利突破三道封鎖線,但湘江戰(zhàn)役遭受嚴重損失,,紅軍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后,,中央紅軍轉戰(zhàn)貴州、四川,、云南邊界地區(qū),,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擺脫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6月,,中央紅軍到達懋功地區(qū),,同紅四方面軍會合。此后,,由于張國燾反對北上方針,,中共中央對其分裂行為進行了堅決斗爭,。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實現了戰(zhàn)略大轉移,。1936年10月9日和22日,共同北上的紅四,、紅二方面軍分別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靜寧將臺堡會師,勝利地結束了長征,。而我們平時常說的“二萬五千里”,,指的就是中央紅軍的行程。
長征中,,很多紅軍干部有寫日記的習慣,。時任直屬隊黨總支書記的蕭鋒較為完整地用日記記下了長征的過程,內容既包括每天的天氣,、行軍路線,、作戰(zhàn)行動、人員傷亡,、彈藥消耗以及俘虜繳獲,,也包括當天的行走路程、所到地點等,。紅軍勝利到達陜北后對長征進行了初步總結,,并根據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直屬隊長征行程表及親歷長征的陳伯鈞、童小鵬,、蕭鋒等人的長征日記,,逐一匯總計算出了長征的總里程。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長征“二萬五千里”的數字,。1935年10月,,他在吳起鎮(zhèn)講話時說道:“我們走過了閩、贛,、粵,、湘、黔,、桂,、滇、川,、康,、甘、陜,共十一個省,。根據紅一軍團(軍)團部匯總,,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里?!贝撕?,中共中央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日本帝國主義并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言》等正式文件中,開始使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提法,。至此,,中國革命歷史上就正式有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這一概念。
近年來,,很多人以“重走長征路”的形式對這一里程進行考證,,并對“二萬五千里”提出了質疑,。其實,,這種質疑毫無道理。其一,,長征途中,,紅軍打的是運動戰(zhàn),頻繁迂回穿插,、重復走路,。其二,紅軍邊行軍邊作戰(zhàn),,邊籌款籌糧邊開展宣傳工作,,往返里程倍數增加。其三,,長征過程中,,紅軍因缺少地圖,走錯路的現象時有發(fā)生,。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紅軍長征的行程,。其四,現在重走長征路人所走的路線主線與紅軍當年長征時的路線相同,,但卻無法抵達紅軍各部隊經過的每一個具體地點,。其五,長征已過去80多年,,當年的道路狀況也已發(fā)生諸多變化,,重走長征路的人已不可能再完全走同當年的同一條路。因此,,用現在“長征”的里程來計算,、驗證當年紅軍走過的“二萬五千里”,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正確的,。
我們今天學習黨史,,了解長征,不能細究某一個“細枝末節(jié)”,,而應把目光放在長征精神上,。中國工農紅軍當年所創(chuàng)造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奇跡——其歷時之長、規(guī)模之大,、行程之遠,、環(huán)境之險惡、戰(zhàn)斗之慘烈,,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戰(zhàn)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極為罕見的。我們要發(fā)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吸取并轉化長征的精髓,,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毖刂覀兇_定的道路不斷前進,,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