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1月07日
◎黃孝紀(jì)
時令過了中秋,天氣變涼趨寒。此時的菜園,那些在清明節(jié)前后栽種的豆角,、辣椒、茄子,、絲瓜,、苦瓜、南瓜,、冬瓜等諸般菜蔬,,經(jīng)過一夏半秋的生長和采摘,或藤枯葉黃,,或半死不活,,或結(jié)實稀小,頹態(tài)盡現(xiàn),,先后到了生命周期的盡頭,。倘若一場早霜突來,此時即便最顯生機的辣椒樹,,一夜之間,,也悉數(shù)死去,枝葉烏黑,。不久之后,,地里的紅薯也陸續(xù)挖了。又到了重新翻土,、燒火淤,、蒔冬菜的時節(jié)。
舊時的故鄉(xiāng),,在園土里蒔冬菜,,需要考慮人吃和喂豬。蘿卜,、大白菜,、莙荙菜、風(fēng)菜,、肥菜,,是這個時節(jié)栽種的主要品種。其中,,肥菜專門用來喂豬,。此外,菠菜,、茼蒿及芹菜蔥蒜等也多有種植,,但數(shù)量則少多了,。
蘿卜又有好幾種,白蘿卜,,紅蘿卜,,盤子蘿卜,它們形態(tài)各異,,如球,、如棒、如盤,,大小也各各不同,,點種得最多的自然是白蘿卜。白蘿卜尤愛濕潤的土壤,,記得兒時在生產(chǎn)隊,,每年晚稻收割之后,就會在村前一些半干半濕的稻田里連片點種,。田土到戶后,,各家點種的土地多分散,也有種在稻田的,,不過還是以種在園土居多,。有句鄉(xiāng)諺:“一月蘿卜一月菜?!币馑际翘}卜撒籽點種之后,,頭一個月是長菜葉子,到了第二個月開始長蘿卜,。因撒籽的不勻,,蘿卜發(fā)芽之后,有的地方過于密集,,這樣,,當(dāng)蘿卜葉長至四五寸高許,主婦們就常梳理出一些,,連根拔了,,洗凈后清炒做菜。這差不多也是各家吃到的最早冬菜,。以后,,隨著蘿卜長成大個頭,煮蘿卜做菜就十分尋常了,,蘿卜纓子則多是剁碎煮潲,。一時吃不了的蘿卜,鄉(xiāng)人常剖邊切條,,烘制干蘿卜皮腌成咸菜,,或整個兒地腌制酸蘿卜,,或用盾刀剁碎了腌水蘿卜。在我少年時代,,每年冬天母親都要腌上幾壇子,,我上學(xué)讀住校,每周末都要回家?guī)蟽善孔舆@樣的腌菜,。
與蘿卜撒籽點種不同,,大白菜,莙荙菜,,風(fēng)菜,,肥菜,都是蒔秧子,。大白菜在生長過程中并不常吃,只在初期偶爾摘一些最下層的腳葉(方言)做菜,。等到淺淺的土坑被寬闊的白菜葉掩蓋,,鄉(xiāng)人就會拿了稻草來,搓出一根根細(xì)長的草繩,,將每棵白菜散開的菜幫子收攏豎立,,捆綁一圈,狀如綠柱,,在葉頂再壓上一塊巴掌大的干泥塊,,以讓其包心得更為致密。記憶中,,那時家里的大白菜,,通常要臨近過年才砍,大的一棵就有十斤許,,一只大菜籃,,兩棵就能裝滿。春節(jié)里,,村前的水井邊,,洗大白菜的婦女不少,剝?nèi)ネ饷娴睦锨嗳~,,潔白黃嫩的大白菜看著就令人喜愛,。大白菜切絲,與粉絲,、豆芽,、油豆腐絲同炒,是故鄉(xiāng)人家春節(jié)待客的必備燴菜,。
在一冬一春,,莙荙菜和風(fēng)菜是常吃的,。莙荙菜的幫子白而長,也厚實,,葉片光滑如綠色的油紙,。這種菜長得寬闊茂盛,能不斷地摘其外圍的菜幫子,。莙荙菜有一股澀味,,做菜時,通常先將菜幫子放鍋中熱水里焯一下,,撈出后再切絲油炒,。很多時候,鄉(xiāng)人常摘了當(dāng)豬草,。風(fēng)菜的幫子比莙荙菜更寬,、更長、更厚實,,通體碧綠,。村中有兩種風(fēng)菜,一為蒲扇風(fēng)菜,,葉大如扇,,另一種俗稱爛布風(fēng)菜,葉邊多鋸齒狀缺裂,,如爛布,。相比而言,爛布風(fēng)菜切絲炒菜更好吃,。在冬天,,母親也常將風(fēng)菜幫子切成段,巴掌大小,,烘蔫了,,用鹽腌上。做菜的時候,,用新茶油煎炒,,撒上紅紅的辣椒灰,或者紅紅的腌剁辣椒,,香噴噴的,。
比起人來,豬的胃口自然大多了,。在天寒地凍的冬天,,時常雨雪,豬草難扯,,無論干紅薯藤,,還是蘿卜纓子,,莙荙菜,風(fēng)菜,,都要用來煮潲喂食,。這些往往還不夠,尤其是家中養(yǎng)了兩三頭豬的,。亦因此,,各家總是未雨綢繆,在蒔冬菜之初,,就會專門拿一兩塊挖了紅薯的園土,,用來蒔肥菜。肥菜葉皺皺巴巴,,寬大如掌,,舊葉摘去,新葉又長,,十分迅速,。而且越摘,它的稈莖長得越高,,形同萵筍。在一冬一春,,我的母親差不多每天都要去園土摘一籃兩籃肥菜回來剁成豬草,。
來年暮春,園土里的菜蔬都長蕻開花,,又到了生命輪替的時候,。每樣品種,各家總會特地留下一兩棵最為健壯的,,讓其結(jié)子長老,。待種子黃熟,方才連根拔了,,懸掛在廳屋的墻壁高處,,任其自然風(fēng)干。日后再取下來,,揉搓籽粒,,裝入瓶子,妥善保存,,以待下一場生命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