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7月06日
◎王朝書
賣豬仔的來了,。我趕緊去買了兩頭,,趕進了小琴家的豬圈里,。再晚了,,豬仔一年生長的時間就不夠了,。
先生我們回村后,一天,,我突發(fā)奇想,,喂豬。這樣,,我們就能吃到不用飼料喂出來的純天然豬肉了,。我們家的豬圈離房屋太近,不衛(wèi)生,。而幫先生我們做飯的小琴家的豬圈離住宅遠,,可以在她們家喂養(yǎng)。于是,,我提議,,先生我們出錢買豬和喂豬的糧食,,小琴則出力,共同合作喂養(yǎng)兩頭豬,。年底宰殺了,,小琴家一頭,我們一頭,。對此方案,,先生和小琴都同意。
去年,,先生我們以那樣的合作方式,,養(yǎng)了一頭小豬。今年,,決定還喂養(yǎng),。隨著年齡增長,先生和我愈發(fā)依賴豬肉了,。牛,、羊肉漸漸不能消化。現(xiàn)在,,先生和我深感,,基因的不可思議。以至,,我們難以離開豬,。
記憶里,養(yǎng)豬,,是村里人家的主要事務(wù)之一,。村里孩子,無論男女,,小小年紀就要學(xué)會分辨豬草,、扯豬草、給豬喂食,。
小時,,放暑假了,母親給我規(guī)定的任務(wù),,就是每天扯兩背篼豬草,。兩背篼,數(shù)不多,,量卻大,。因為,母親拿給我的背篼,可不是小背篼,。那時,,家家戶戶喂的豬,都是沒有添加飼料的,。每戶人家都喂豬,,豬草就成了有限資源。尤其,,玉米地鋤了草后,,豬草就嚴重匱乏了。豬喂得多的人家,,免不了要到別人家地里去偷,。暑假,我的任務(wù),,除了扯豬草外,,還要看地里是否有人偷豬草。如果,,發(fā)現(xiàn)玉米地里有人影,,我就趕快回家告訴父母。由他們出面,,將偷豬草的趕走,。父母通常都不走近,而是,,站在稍微遠的地方,,大聲叫罵。直到把偷豬草的罵走,。有的,,會在罵聲中,慢條斯理地將背篼扯滿,,再走,。貧窮,讓人顧不上臉面,。
扯豬草,是一項辛苦活,。夏天,,玉米的葉子,割得人手臂疼,。悶熱的夏季,,玉米地里,蒸籠似的。蹲在地里,,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是一身大汗。為了逃避扯豬草,,那時,,夏天,我最盼望的,,就是下雨,。下雨了,我就不用下地了,。我就可以將母親種在地邊,,預(yù)備不時之需的一種叫鋸割草的豬草,割了喂豬,。鋸割草的邊就像鋸子一樣,,有著鋒利的邊緣。等到鋸割草割完了,,我就將魔芋的葉子割下,。魔芋葉子,堿性重,。豬吃了,,嘴會有輕微的麻木。所以,,豬不太喜歡吃魔芋葉子,。
養(yǎng)豬,不僅要給豬找吃的,,還要給它弄窩,。那時,村里的豬圈都是泥土修葺的,。沒有排糞設(shè)施,。所以,必須割草給豬墊圈,。否則,,豬圈會成稀泥。豬就會感冒,。為了給豬割草弄窩,,夏天,父母通常會早起,,到山坡上割茅草,。那時,,離村較近的山坡上的草,基本被割光,。有時,,人們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割到草,。遠離村莊的山坡,,給男女幽會,創(chuàng)造了條件,。二姨媽就曾在山上割草時,,遇到了那樣的事。茅草經(jīng)豬踩踏,、躺臥,,浸透了豬糞之后,就成了上等的農(nóng)家肥,。
暑假的每一天,,只要雨不是太大,我都可以看見村里人背著高高的草垛,。他們弓著腰,,彎著背,兩腳呈八字岔開,??粗徊荻庋蜎]的村民,,我常常想,,那樣活著,有何意義,?
今天,,當豬崽趕進小琴家豬圈后,小琴就忙了起來,。磨玉米,,割豬草。下午,,來做飯時,,遲了些。
晚上,,我對先生說,,往日,村子里僅喂豬,,一個家庭就大約要消耗掉三分之一的勞動力,。一頭豬,就將人拴在了土地上,。
先生說,,家的意思,就是關(guān)在圈里的豬,。有了豬,,人們不會再為了吃肉,而東奔西跑,。人也因此被固定在了土地上,。他曾在一個電視節(jié)目里聽學(xué)者蒙曼講解,我國在唐朝時,,肉類食物還以牛,、羊為主。這說明,,中華民族到唐代時,,生產(chǎn)還是半農(nóng)半牧。唐以后,,才漸漸以農(nóng)業(yè)為主,。
先生說,豬,,養(yǎng)活了我們,,但我們不能徹底圍繞著豬。我們在大地上不僅要棲居,,還要行走,。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