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4月12日
◎李艷霞
最真實的春色必在大野,而春野之上的花兒草兒,已經(jīng)搶占了許多鏡頭,,也漸為尋常。
大自然總會給人以驚喜,,我看見一座古石橋橫臥田野之上,顯得如此與眾不同,,讓春天亂花迷人眼的風景顯得更有層次和美感,,增添了許多不可言說的意蘊。
看過江南的小橋流水,,那是永不褪色的經(jīng)典畫幅,。而我眼前的橋卻像是虔誠的鄉(xiāng)野守望者和見證者。
古橋以淡定的姿態(tài)見證了多少四季輪回中的杏花春雨,,桃紅柳綠燕雙飛,,見證過多少生命的藹然和相依相偎;守望著年復一年日出日落,,守望春種秋收冬藏,,守望晴空和風雨霜雪,守望一些悲喜交加愛與故事,。
那彎彎橋身上,,時時刻刻搭載所有從橋上路過者的夢。
橋的姿勢很美,,淺看彎彎如月,,深看,仿佛看到迸發(fā)的生命張力,。背負與承載,責任與囑托隨時扛在彎著的脊背上,,像鄉(xiāng)間的男人,。
我覺得這些橋是夾在唐詩宋詞中里的一行句子,很短,,卻有唯美古典的意境,。
在緩緩流淌的水面之上,在蒼郁的古樹和老屋旁,,或者在星空朗月之下,,這橋仿佛又像舒展開的眉頭,輕輕抖落著歲月塵埃,,與天地過客,,與小鳥白云淡淡抒情。
有人的地方便有路,,有路的地方才會有橋,。橋上走過荷鋤的農(nóng)人,,走過牛羊和摘花的姑娘,橋下有捉魚的少年和雞鴨,,組合成為一幅生動純凈的畫,。
野外的古石橋在日復一日的寧靜中,沉靜,、從容,、淡泊,與世無爭,。
我企圖在橋邊找到一塊碑刻和記載,,以便找到這橋的名字,甚至故事和傳說,。但是什么也沒有,,橋就是橋,它沒用任何只言片語來證明自己,,知道自己是橋,,就夠了。
相對于無言而立的橋來說,,已經(jīng)歷百年風雨,,我們?nèi)绾谓庾x,都是一種無知,。所以,,我還是學著橋沉默吧。
這樣的橋在野外不止一座,,大多沒有名字,。它們和我一樣,喜歡對著春天的野外出神,,不同的是,,它們永遠在春野在畫中,而我卻要奔波于塵世,。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