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3月25日
◎劉敬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蔽也⒉恍欧?,甚至一丁點兒也不相信此言是“佛”所說,。但這樣的一句很文藝很哲理的“人生箴言”,,卻在我品讀作家呂峰的新著《一器一物:遇見舊時光》時,,驀然閃現(xiàn)心頭——想來天地之間,,萬物本息息相通,,緣緣牽絆,豈又僅僅止于人和人的相遇相識,,相伴相守,?一花一草皆有靈,一器一物總關(guān)情??!
是的,,這是一本關(guān)于“老物件”的文化散文集:一個粗瓷碗,一盤石拐磨,,一柄油布傘,,甚而一根搟面杖,一塊磨刀石,,一只湯婆子……在鄉(xiāng)間的老屋內(nèi)外,,在遠逝的貧寒年代,它們往往其貌不揚,,平凡又樸實,,就如同那些憨厚善良的父老兄弟,他們常常沉默寡言,,在微笑靜觀的背后,,卻也有著滿溢溫情的故事;一把紫砂壺,,一張藏書票,,一捧雨花石,乃至一瓶雪花膏,,一雙棉手套,,一只竹風(fēng)箏……在都市的繁華盡處,在嘈切的網(wǎng)絡(luò)時代,,它們每每材質(zhì)普通,,安寧又妥帖,就仿佛散落天南海北的知交故友,,他們與你心有靈犀,,在匆碌的時光縫隙,能帶給你汩汩的精神慰藉……
呂峰坦言,,“那些與我結(jié)緣的老物件,幾乎都有一段來由,,都有一段過往,,都有一段故事,它們蘊藏了無數(shù)的情感和記憶,?!痹跁校?輯作品為我們工筆描摹了其收集,、珍藏的各類老物件,。若大致歸類,首輯作品中的物件多屬窮苦歲月里的生活“必需品”,,粗瓷碗呀,,咸菜壇呀,縫紉機呀……是它們,撐起了那些風(fēng)雨如晦的日子,;是它們,,見證了社會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而“云想衣裳花想容”一輯,,則頗有趣味,,舉凡“梳篦”“指甲油”等,皆極具女性色彩,,作家卻以感性,、從容的文字傳遞出了素樸與純粹之美,平淡的文字里潛流著奶奶,、母親與姐姐等親人的摯愛與柔情,。末輯“童蒙舊物啟靈臺”與首輯作品一樣,都是我偏愛的,,甚或讓我含淚而笑——“小人書”“貨郎鼓”“泥玩意兒”……撲面而來的是童年的風(fēng),,鄉(xiāng)野的風(fēng),是童年的故園,,故園的童年,,即便卑微土氣,即便缺衣少食,,即便膚黑發(fā)亂,,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卻從來不會打折扣——那無邪的晶瑩的歡笑呀,,風(fēng)一樣自由,,水一樣清亮,吹散了,、沖淡了村居生活的愁云苦霧……此外,,“人要詩意地棲居”這一部分則為我們精彩地呈現(xiàn)了作為一個文化人、一個讀書人的筆洗,、拓片,、印章等諸多“寶貝”,相較于其他3輯,,倒是多了一份雅趣,,一份閑情,一份淡然……
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想時光如流,亙古從容,,任誰也無法挽住它的腳步,,幸好呢,,還有一些“老物件”,不離不棄,,相依相陪,。盡管歲月的無影刀偷偷地將這些器物雕繪得面目滄桑,形容憔悴,,但它們,,卻始終承載著濃烈的感情、難忘的記憶,,彰顯著獨特的歷史,、變遷的習(xí)俗,暗蘊著奇妙的因緣,、無窮的智慧……正如作家所說,,“于我而言,邂逅一件老物件就像遭遇一段感情,,就像是遇到了一個理想的情人……那種會心的愉悅言不能表,,無論苦與樂,都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刻骨銘心,。”作家把我們曾經(jīng)至為熟悉今將消逝的物品,,以溫馨,、敏感、洞見的方式一一書寫出來,,讓它們以“老朋友”“老伙計”的方式叩門來訪,,像“月光寶盒”一樣,使得那些冰底水般潛流而去的舊日時光“倒流”于眼前和心底,,使得那些原本平常,、孤單、細碎的器物的生命得以完美延續(xù),,將一器一物,,件件藏品融合在一個平和而生動的世界之中,給讀者,,尤其是閱歷相仿的同齡人以繽紛的遐思和無盡的回味。
“老物件的光澤,、圓潤,、生死以及深入骨髓的溫暖,是一種精神的彌補,、療傷和撫慰,,是諸多的象征,、隱喻以及本真的呈現(xiàn)?!毖诰砘乜?,書之腰封上杜懷超先生對呂峰筆下老物件的評價可謂一語中的。不做作,,不煽情,,不夸張,不矯飾,,作家只是慢慢回憶,,娓娓道來,往事邈遠而親切如昨,,文字簡勁而詩情流溢,,譬如湯婆子,“暖化了數(shù)不盡的寒冬”,;譬如石拐磨,,“把日子磨得芳香四溢”;譬如門環(huán),,“敲打著回家的心扉……”作家希冀通過此書和大家一起去感受經(jīng)受了時光之河洗禮的老物件,,從而放慢生活的腳步,找到一種最樸素,、最純粹的幸福,,我想,他的愿望很快就能實現(xiàn)吧,。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