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10月25日
◎楊全富
從碉樓底算起,像這樣的共有163層,每一層的高度約為13厘米,,從而推算出整個碉樓的高度約為21米到22米之間,。走到碉樓下,我圍著碉樓轉了一圈,,對每一個角都進行了測量。十三角碉一共有十三個外角,每兩個外角之間就有一個內角,。外角角度在80至90度之間,,里面的角度數(shù)在90到100之間。每一個角之間間距大約為230厘米到250厘米之間,。如果從每個角的頂點處畫出一條中規(guī)中矩的曲線,,就能組成一個圓。五年前,,這座碉樓還沒有修復,。我曾走進碉樓里,從門洞處往下看,,里面是一個圓筒狀,,周長大約在2990厘米。從而推算出地面外直徑約為952厘米,,內直徑約為800厘米,。
十三角碉與四角碉樓相比較,從它的門洞,、射擊孔算起,,與四角碉樓有很大的區(qū)別。從地面算起,,門洞里地面高度約為760厘米,,略高于四角碉的門洞高度。門洞修建在兩角之間,,就像是一座壁龕,。門的大小剛好能容下一人進出,門框是用整根原木初加工而成,,直徑大概在40厘米左右,,門的上方放置著過橋木(主要起到支撐上部石墻的作用,因為形狀如過橋所搭的木頭,,所以俗稱過橋木),,因為需要支撐上面石墻的重量,因此較粗,,直徑大概在50厘米左右,。
木頭上沒有雕刻,是典型的穿頭架子結構,,古樸卻很實用,。門洞的寬窄只有40厘米的樣子,高約120厘米,。門洞下的門檻上,,有物體拖動的痕跡。當?shù)厝苏f,,這是因為將門外的獨木梯抽取時所留下的痕跡,。當敵人來犯時,,人們就躲進碉樓里,再將外面的獨木梯抽上來,。這樣,,敵人在堅固的堡壘前束手無策。
門洞以上只有兩個窗洞,,是房間采光所需,。而四角碉樓的窗洞在四面墻上都有,兼具了采光和御敵的功效,。從這里可以看出十三角碉樓的建造者,,主要是考慮了整座碉樓的美觀,其次才是御敵之用,。而四角樓主要用于抵御外敵入侵而修建的,。十三角碉樓的門洞與采光窗洞之間的高度約為280厘米。采光窗洞巧妙地鑲嵌在兩面墻壁之間的縫隙處,,與整個墻面渾然一體,,如果不仔細查看,看不出洞口所在,。
在離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處破損的石墻。從縫隙中可以看到石墻的厚度,,石墻厚約100厘米,。再往下,石墻越厚,。從這里可以推測出,,接近地面時,石墻的厚度應該在150厘米左右,。聽當?shù)厝酥v,,在農(nóng)業(yè)學大寨時期,為了獲取石料,,人們將一些碉樓拆除,。人們發(fā)現(xiàn),碉樓的基腳都是由巨大的石塊鋪墊而成,。我想眼前的這座十三角碉肯定也不列外,,基腳也許是由多個巨石壘砌在一起而成,也許就是一塊碩大的石頭也未尚可知,。
據(jù)當年維修碉樓的工匠說,十三角碉第一層空間狹小,,里面有一些石質水缸,,主要是用來儲存水,。而石墻越往上厚度越薄,其中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大,,為人們儲藏食物及起居帶來極大的便利,。所有的樓層都是用獨木梯相連,每一層樓梯口,,都有關板,,上面有木頭杠子,起到鎖具的作用,。只需憑一人之力,,就能抵擋敵人的進攻。最高層,,是人們的起居之所,。圓筒狀的石墻里,幾根木頭從石墻里穿出來,,縱橫交疊在一起,。上面只需要覆蓋幾張薄板,再鋪上絨草,,就是一張闊大舒適的床鋪,。
在十三角碉后,有高約40余米的四角碉樓,,保存較為完整,。它的高度約是十三角碉的兩倍,碉房內呈正方形狀,。其主要功能應該是保護整座寨樓和十三角碉所修建,。戰(zhàn)爭來臨時,人們可以鉆進這座古碉,,可以據(jù)險而守,。為此在四角樓的墻壁上,有多個射擊孔,,在東南方向的墻面上,,有高約120厘米,寬約80厘米的門洞,,距離地面的高度在520厘米左右,。門朝東南方向,與太陽相接,,吸日月之精華,,充分展現(xiàn)了原住民對風水的理解。這樣窄小的門洞,人只能側身而進,,而且還要蹲下,。從這樣的門洞里進去,都要費一番周折,,就更別說什么進攻碉樓了,。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