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9月25日
◎黃東光
中國的漢字有著繁復多變的外在美和意境深邃的內在美,,起合勾捺間,,在璀璨的歷史天空,,曾留下了多少醉美的詩篇,,鏤刻下了多少蔚為壯觀的人文畫卷,?!秶鴮W典藏》叢書編委會編撰的這本《文字上的中國:成語》,,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于一爐,,集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思想于一體,,聚焦于成語這一特殊的文字表述方式,,循著成語產生的歷史沿革,在講述一個個精彩的古代成語故事之后,,又通過言簡意賅的闡釋,,以及豐富而寬廣的解讀,全面解析著這些成語的用意和文化內涵,。從而讓成語中所蘊含的漢字之美,,清晰而明了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漢字彰顯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是中華兒女引以為傲的民族記憶和瑰寶,。而成語更是匯聚了幾千年來華夏民族共同的精神探究和思考,可謂經典中的經典,。盡管歷史已經走遠,,但成語所帶來的經久魅力,時至今日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甚至在于無聲處左右著人們的生活,。不得不承認,,現(xiàn)今社會無論是著書立傳,還是投入到一場緊張的工作,,那怕是與人聊天交談,,在有意無意間,都能找到成語所帶給人們的濡染和影響,。換言之,,當下,我們不僅會用成語去遣詞造句,,還會境由心生地說上一兩句成語,。即便是一些看似普通尋常的思維活動,如果細究下去,,同樣也能從中或多或少找到一些成語所帶來的精神感召和思想啟迪,。
成語雖然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對成語有著透徹的了解,。一些人雖然會用成語,、說成語,但未必知道這些成語背后的深刻用意,,尤其是對成語潛藏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意蘊,,更是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對一些成語的理解和使用,,則完全是停留在紙面上,甚至是望文生義的階段,?!段淖稚系闹袊撼烧Z》的出版,宛若一縷縷清澈的文化甘霖,,既將一個個飽含著華夏民族思想智慧的成語,,條分縷析地羅列和解構出來,準確,、完整地闡明其基本要義,,還從歷史、人文,、經濟,、道德等層面引申出它的衍生之義。這既是一次正本溯源的學術解讀,,還是針對成語這一特殊文字表述,,所進行的一次多維度的文化普及。為了進一步加深讀者對這些成語的了解,,全書還以講述一個個歷史典故的方式,,對相對應的成語予以了形象化的簡析。通過這種大道至簡的精神引領,,讀者不光能深入探究到一個個成語的文字本源,,了解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掠影,還能借助一個個妙趣橫生和意味深長的典藏故事,,充分領略到炎黃子孫豁達聰穎的民族智慧,,從而在汲取一系列人生哲思和啟悟中,去進一步感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千年文明,。
成語之美是多方面的,。從外觀上去看,它們大多是以四個字示人,,有的字形俏麗,,有的朗朗上口,顯示出精致,、簡煉的文學之美,;而從內在的文化品味上去賞析,它們大多又雋永深刻旨趣豐富,,凸顯出斑斕多姿的思想之美,。翻閱《文字上的中國:成語》,彌漫在字里行間的這些韻致,,幾乎隨處都可品味道,、感觸到。比如“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拆解開來看,,予和盾都是攻無不克的利器,但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看,,事情便有了難以言說的微妙,。這個成語告誡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切忌主觀臆斷,,只有深入細致地通盤考慮,,才能避免前后不一,不致被人貽笑大方,。而蘊育其間的中庸之道,,則從思想層面,精妙傳神地傳遞出儒家文化的浸潤,。
當然,,了解完了成語的前世今生之后,我們還要學會辯證地看待和使用好成語,。一方面,,要通過本書的學習,,準確領會每一個成語的內在涵義,知曉其外在的延伸之義,,以增強我們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則要通過這場思想上的咀嚼,,吮吸到更多的智慧瓊漿,,在豐富人生閱歷中,去逐步提高我們的境界修養(yǎng),。
身處互聯(lián)網時代,,為文字的流傳和文化的普及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伴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一些網絡用語正日益走進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這對成語的使用和傳承,或多或少構成了一定沖擊,。新時代如何在與時俱進中傳承好成語的功用,,將漢字的藝術之美與思想之美歷久彌新地傳播開來弘揚下去,既值得我們深入思索,,又是一個需要躬身力行的宏大命題,,期盼《文字上的中國:成語》能在你我的心動行動中,帶來嶄新的一幕,。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