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6月10日
一張呼之欲出的 甘孜紅色旅游 新名片
川藏公路十八軍紅色教育基地效果圖,。
本網(wǎng)訊 蒼穹之下,,高原之上,,這是冰雪和風暴常年“光顧”之所,,卻也是一片赤誠的紅土地,。
“雀兒山五千三,,當年劈山筑路整四年,,如今穿云破霧一瞬間”,,5月31日,,87歲的十八軍老戰(zhàn)士李永淑乘車11分鐘便通過了雀兒山隧道,,映入眼簾的不止是激情燃燒的往昔歲月,還有正在建設(shè)的川藏公路十八軍紅色教育基地,。
“眾人只知雀兒山山高路險,,是山鷹也飛不過的關(guān)隘;可少有人知道這里紅色基因,、公路文化資源富集,,張福林烈士陵園、無名女烈士墓地,、‘最后的五道班’……把這些優(yōu)勢資源串點成線成面,,進而轉(zhuǎn)化為教育資源、宣講資源,、旅游資源,;屆時,它將如同一塊有著巨大引力的紅色磁石,,不斷輻射,、延伸,吸引著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們紛至沓來”,,德格縣委書記嘎絨擁忠現(xiàn)場向“重走十八軍進藏路”代表團的成員們介紹,,該紅色教育基地是德格縣委發(fā)展“紅色教育體驗之旅”的主打示范項目。
作為川藏公路上首個以弘揚“兩路”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基地,,該項目選址于國道317線雀兒山隧道口兩端,,占地面積約18公頃,規(guī)劃總投資7800萬元,,分為三大區(qū)域:西隧道口主建筑群區(qū)、西隧道口景觀區(qū),、東隧道口觀景區(qū),。其中,重點打造點位集中在西隧道口主建筑群區(qū),,具體項目包括:十八軍紀念廣場及紀念館,、十八軍英雄紀念碑、張福林烈士紀念館、張福林烈士墓,、文藝兵烈士墓群,、“兩路”精神標識墻等建筑實體。
“目前,,展陳設(shè)計方案正在進一步完善,、陳展大綱正在征集意見全力編制中?!钡赂窨h人民政府副縣長湯大慶介紹,,雀兒山隧道北側(cè)的一期工程已近完工,“這是去年4月開工的項目,,現(xiàn)完成工程量的70%,,預計今年8月完工;二期工程項目預計今年9月開工建設(shè),,確保2020年底完工,。”
“甘孜州在致力于把革命后代,、游客引進來的同時,,也推動甘孜紅色文化主動走出去”,當原十八軍軍長張國華之女張小康了解到,,該示范基地將集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中小學生德育,、登山探險、公路文化展示為一體傾力打造時深受觸動,,認為這張主題鮮明,、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紅色名片”未來可期,。
“莊重而不失親切”之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代表團老前輩的心底,,他們一致認為,項目建成后對“筑路英雄”,、革命烈士紀念瞻仰的設(shè)施搶救保護和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弘揚“兩路”精神等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記者 李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