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4月25日
◎高亞平
近幾年來,,我每年都要去青龍寺一兩次,,有時是陪人去,有時是一個人去,,但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都是一個人去。原因嘛,,我喜歡這里的清幽,。西安周圍,寺廟道觀很多,,我去過一些,,就我的感覺,荒山僻寺要比一些名頭大的寺廟好,。這些小寺,,除了少俗世氣外,還更接近修行的本真,,荒涼、僻靜,,少有人蹤,。就連住在這些道觀廟宇里的人,也少物欲,,多虔誠,,從而讓人心生敬意。但青龍寺卻例外,,它雖名氣大,,是佛教里密宗的祖庭,又有惠果,、空海等在此修行過,,幽靜則和荒山野寺有共同處,這便讓我心生喜歡,,也更愿意去接近,、親近它。
一般的情況下,,春天里,,我是一定要去一次青龍寺的,。這個時節(jié),櫻花開放,,去青龍寺游賞的人很多,。青龍寺的櫻花是很有名的。我當然不能免俗,,也愿意到青龍寺賞一下櫻花,。和多數(shù)人節(jié)假日去青龍寺不同,我選擇的是上班時日的中午,,打車去青龍寺轉(zhuǎn)悠一圈,,然后再回來上班。好處是少了游人多的困擾,,遺憾的是時間太短,,剛看一個多小時,就得返回,。好在青龍寺不大,,一個小時游覽一番,足夠了,。我到青龍寺后,,多數(shù)是在寺里信步亂走,有時在池水邊駐足一會兒,,看看微風吹過水面泛出的波紋,,看看水中自由自在、游來游去的金魚,,還有池邊新生的春草,。有時則去看玉蘭,看櫻花,。這兩種花的開花時節(jié)好像差了那么一點,,玉蘭要早三五天,櫻花則要靠后一些,。我去觀櫻花時,,玉蘭花盡管還開著,可似乎已有了一些敗意,,個別花瓣已發(fā)暗,、變黑,開始隕落了,,但櫻花卻開的正當時,,紅的,白的,花團簇擁,,云蒸霞蔚,,看上去極其的艷麗。青龍寺里的櫻花據(jù)說有上千棵,,1987年的春天,,我曾隨同學觀賞過一次,那時的櫻花樹剛栽植不久,,樹還不大,,花也不多,遠不是如今這種恣意,、放縱,,隨意爛漫的樣子。讓我感嘆的是,,那時同學情深,,來往密切,中間也少有疙瘩,。而數(shù)十年過去,,紅塵十丈,人世沉浮,,同學間已少有來往,。當初的那份清純,也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消失殆盡,。
我還喜歡在竹林和詩廊邊流連。在竹林邊,,我會選一塊石頭坐下來,,抽支煙,聽春風掠過竹葉發(fā)出的沙沙聲,,想想蘇子瞻和板橋居士寫竹的妙文,讓翠竹的清芬一直流淌進心底,。在詩廊邊,,我自然是將刻在碑石上的詩,一首一首地讀下去了,。這些詩大多和樂游原有關(guān),,和終南山有關(guān),有的詩我喜歡,,有的詩太頭巾氣,,我不喜歡。在這些詩中,最著名的,,當然要數(shù)李商隱的《登樂游原》了,,“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睔v來的論者都以為詩寫的大好,,就是有些消極,但我則以為,,詩寫出了詩人當時的心境,,寫出了對人生的眷戀,有真情,。至于消極么,?談不上。詩人頂多有點消沉而已,。但人生在世,,一生中誰又沒有消沉過呢?游玩累了,,一個人來到寺南,,選一清幽的所在坐下,望寺下的萬家人煙,,遠眺蒼茫的少陵原,、終南山,想一想這里的歷史,,以及那些久遠的人事,,讓疲累的身心休息一下,心里便感到一種無限的寧靜,。
樂游原昔年曾是西安周圍最高的地方,,我想,如果不算一些拔地而起的高樓的話,,它今天應該還是最高的吧,。地方高曠,則風勢強勁,,故而每年春天,,這里放風箏的人很多。出青龍寺,,駐足樂游原上,,看看滿天飄飛的風箏,也讓人心情大暢。1993年的春日,,周末無事,,我曾帶五歲多的女兒游覽過一次青龍寺。游寺完畢,,我和妻子帶著女兒在樂游原上挖薺菜,,那時這里土地空曠,空氣清新,,原上還有大片的麥田,,麥田中有星星點點的油菜花在風中招搖,數(shù)十年時光過去,,如今這些已全沒有了,。只有春風不管這里的變化,一年一年,,還準時地踏著季節(jié)的節(jié)拍,,光臨樂游原,光臨青龍寺,,讓寺里的櫻花灼灼開放,,又紛紛飄落,延續(xù)著一個亙古不變的夢,。
尋夢蓮湖
我對蓮湖公園最初的記憶,,當在二十多年前。那時,,我住在小北門外的紙坊村,,節(jié)假日無事,和妻子帶女兒逛街,,常去的地方之一,,就是蓮湖公園。
蓮湖公園那時還賣著門票,,雖僅有兩毛錢,,但對講究過日子的升斗小民而言,還是覺得有點貴,。要知道,,那時候物價便宜,兩毛錢可買三四斤白菜蘿卜呢,。有三四斤白菜蘿卜可煮可炒,不比逛什么公園強,?因此上,,那時的蓮湖公園內(nèi),游人很少,除了年輕的父母親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玩,,再就是談戀愛的青年男女,,老年人不是絕對沒有,但是很少,。這樣,,蓮湖公園內(nèi),便顯得很安靜,。夏日里,,白的紅的荷花,在不大的湖中,,無聲地開著,,寂寞而熱烈;那碧綠的如蓋的葉,,也是肩比肩,,葉覆葉地靜靜地挺立著,有魚兒在下面游,,有蜻蜓在荷葉上飛,,花葉蟲魚便組成了一幅很好看的畫。微風起時,,花枝搖曳,,畫也變得靈動起來。要說有吵鬧,,那就是蟬鳴,。湖邊的高楊大柳上,無數(shù)的蟬兒不管不顧,,長聲的短聲的,,粗聲的細聲的,震耳欲聾,,簡直叫成了一鍋粥,,但從中也體味到了鄉(xiāng)村的野趣,體味到了置身大自然的快樂,。冬日里,,園中樹木上的葉子凋落了,湖中的荷也枯萎了,,春夏里顯得秀潤的山也變得嶙峋起來,。落雪了,滿天的玉蝴蝶翩躚著撲向大地,,園中為之一白,。此時的蓮湖公園顯得素,、凈、靜,,當然,,還有一些冷凝的詩意。隨意地在園中行走,,總疑心會遇到遺世的高人,。但這也只是個人的疑心而已,事實上,,它還是被市廛包圍著,,置身在十丈紅塵里。
人到中年,,心事浩茫,,多了俗事,少了閑心,。古人所云的“尋常是福,,能享即仙”,我輩是全然做不到,。也不僅僅是舉家搬遷到南郊的緣故,,事實上,我已多年沒有再踏入過蓮湖公園,。不惟蓮湖公園,,別的公園也很少涉足。因了喜歡寫作的緣故,,我偶然還去一下深藏在蓮湖巷里的市作協(xié),,和幾個相熟的朋友喝茶聊天。談天之余,,偶一抬頭,,透過明凈的玻璃窗,便看到了一墻之隔的蓮湖公園,。望著園中碧綠的湖水,,望著園中蓊郁的林木,想起青年時帶女兒游園的事,,心中便一再地喟嘆,,嘆時光之匆遽,嘆光陰之易逝,。人生易老,,何時再尋舊時塵夢?
今夏一個落雨的正午,,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去看一下久違的蓮湖公園,。看一下在落雨的日子里,,蓮湖公園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景致,。這樣想著,,便打上傘,一個人去了蓮湖公園,。和二十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蓮湖公園,早已不收門票了,。我沿著湖畔,,緩緩而行。園中花木依舊,,景物依舊,,清幽依舊,但多了一些游樂設施,??梢韵胍姡缛绽?,園中肯定是游人如織,,熱鬧一片。游園的,,鍛煉的,,垂釣的,遛鳥的,,談情說愛的……應該都有吧,。即就是目下,也有不少和我一樣的游園者,。我望著雨中寂然盛開的荷,,聽著沙沙的雨聲,思緒不覺間已逸奔到天涯,。
蓮湖公園內(nèi)人文景觀亦很多,,且不說抗戰(zhàn)期間,西安各界捐款在公園東門里廣場修建的“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中共中央社會部西安情報處在此建立的秘密聯(lián)絡點奇園茶社,,小蘿卜頭雕像……單是蓮湖本身,即為明代時所開鑿,。不過,,彼時的蓮花池為明太祖次子朱樉所擁有,,系王府花園。而當下呢,,則為蓮湖百姓所擁有,,為西安百姓所擁有。工作生活之余,,附近的居民,,可盡情地游玩,享受,。蓮湖公園是美麗的,,清幽的,生活在這里的市民也是幸福的,。尤其是在夏夜里,,有荷香入夢,那夢也該變得更幽遠更清芬吧,。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