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4月19日
文姬踏歌圖。 清代畫家周慎堂 繪
◎田勇
當然,我們不懷疑同樣喜愛且致力于文學的曹操的動機,。顯然,如若沒有文姬歸漢,,也就沒有每次讀,七尺男兒都會潸然淚下的《胡笳十八拍》了,。我是說,,文姬雖被掠,但十二年的塞外漠北生活,,她是同匈奴左賢王產(chǎn)生了感情的,。
再說了,中外古今戰(zhàn)爭中,,有幾人會在敵方的土地九死一生地,,去劫掠一位遺孀。所以,,想必匈奴王是沖著文姬的才情去的,。
這樣的感情蔡文姬是有回報的。就算是鐵石心腸的人,,在異域生活十二載并育有兩子,孰不生情,。
“對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第一拍的開場,,文姬點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政治取向不是此篇要敘述的,。接下一句的笳、琴合奏,,實際上就是對民族融合的期待,。整篇作品,除了淚水,,我們讀出對匈奴的控訴了嗎,?沒有!如果說讀出的只有怨憤,,我想大家反而都能認同,。
才女,,當然是文姬的形象代表。但那只是一個符號,。如果從常人,,從一個妻子、母親的視覺理解《胡笳十八拍》,,那我們讀出的不單是淚水了,。
歷史上,男人們一打輸了,,乃至力量相當時,,想過幾天安穩(wěn)日子,這才會想起女人,,真正想起女人,。于是和親。于是當事的男女都被歌之頌之,。比如昭君與單于,,解憂公主與烏孫王,比如文成與松贊干布,。
那么蔡文姬,,雖不是和親,卻起到了和親都起不到的效果,。即呼喚當時仍看不見的民族融合: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注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diào)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zhí)手兮一喜一悲,,覺后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jié)調(diào)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愿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zhuǎn)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xiāng),,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guān)山阻修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干,,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豗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
對,,從十三拍開始,我們能夠覺出文姬的情緒已經(jīng)在淚水中完全失控,!每一拍都有之于兒子的思念和呼喚,。基本上悲慟到?jīng)]有了章法,。不見章法才是章法,,我能說的,,即是苦了文姬。
稍事沉歇后,,我們所見的還是那位才女文姬,,理智的母親,為民族融合以一己之力呼號的義士文姬: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余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