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11月30日
◎李陽波
在私車普及率越來越高的甘孜,,“走路”,,這個原始的活動也越來越時尚。“走出健康”,,正為千千萬萬的甘孜人堅定不移地身體力行著,。
1978年,,我在甘孜的鄉(xiāng)下上小學(xué),,學(xué)校在鄰村,父母沒時間接送,,一天六次獨自上下學(xué),。黑咕隆咚的一大早四周是沉睡的漫漫田野,頭頂是深藍天幕閃爍星空,,呼吸著冬天鄉(xiāng)下寒冷清新的空氣,,獨自一人甩開大步,一來回走二十幾里路,。那些時光非常美好,,從此我就愛上了獨自步行。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很多依賴代步工具的人腿腳愈來愈軟,,人們開始進食各類補品來壯骨。一位月收入僅2000多元的朋友,,每月要花二分之一的收入吃蛋白粉,,說是不吃指標就一定不正常。1994年,,與朋友們一起出游,。其中一位背著個大旅行包,說里面全是補藥,。每天清晨起來,,即便是在火車上,,也見她先滿滿嚼上一嘴補藥。我問她都是啥藥,,她報了七,、八種名字,我只記住了阿膠,、維生素耳熟能詳?shù)膬煞N,,因為吃的人太多。我問她這么大把吃藥可管用,?她說,,用處大了,吃了身體各項指標才都能正常,!然而我面前的她,,卻是面色蒼白膚色枯干,其他不吃補藥的朋友,,倒個個氣色紅潤,。我勸衣衫破舊的她還是用吃藥的錢買兩身好衣服,,她卻不屑地搖搖頭,,似乎不與我等俗人同伍。
雙腳是人與世界最直接的聯(lián)系,,腳底板一旦離開大地,,生命力就會萎縮,親情也大打折扣,。2000年,,一次我父母上地下商場購物,被兩個保健品推銷員盯上了,。一番體貼入微的套近乎之后跟著老兩口回了家,,向二位推銷了價格一千多元的一堆保健品,說功能是降低血脂,,保護心臟,。當時我疑惑受騙阻止老兩口,老人竟然急扯白臉起來,,意思是我們自己的錢,,想怎么花怎么花!我只好眼睜睜看著推銷員卷了一千塊人民幣揚長而去,。后來在醫(yī)院上班的大嫂回家,,看了這些保健品后說,這些東西根本不值那么多錢,,而且質(zhì)量也不好說,,最好到正規(guī)醫(yī)院針對性的檢查開藥才好,!面對騙子給的一堆藥,老兩口扔又舍不得扔,、吃也不敢吃,,就堆在角落里任其落灰。他們本想給在上海的闊親戚寄些去,,還沒等寄,,人家就寄來一堆類似的保健品,也是花大錢從推銷員手里買的,。
40年來,,在甘孜,自行車是我主要的交通工具,,步行是家常便飯,,有空的時候,我愛逛鬧市的那些小街,。常常乘車在美術(shù)畫廊下車,,先逛美術(shù)館畫展,然后過馬路逛逛群立,、新華等幾個特色書店,。一路慢慢走去,就是步行街,。如果累了,,可以隨意地坐在路邊的長凳上休息。這些目標的距離,,都是常人腳力所能達到的,。
在藍天白云下行走城市的感覺真好!踏著旅游鞋,,走過堅實密集的建筑,,走過那些或嬌媚、或時尚,、或純樸的小店,,走過屹立在西街的那座壯麗而滄桑的教堂,走過一個個不同風(fēng)格的建筑,,走過與你擦身而過的那些陌生的面孔,,這些隨時變幻著城市的場景,濃縮了時空的感覺,。在漫長歲月的浸潤下,,建筑和馬路都似乎有了生命。在這個可以稱為“都市”的地方,你隨時可以進到任何一個感興趣的地方,,或者看看新出的圖書,,或者瀏覽漂亮的櫥窗,或者就是看看那些在胡同口打牌下棋剃頭閑聊的老年人,,羨慕著他們的悠然時光,。
從打雞血、吃補藥,、轉(zhuǎn)呼拉圈,、喝紅茶菌、單腿站立,、南瓜,、綠豆崇拜等一路走來,人們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健康長生,,進入新世紀,,走路,已成為很多甘孜人熱愛的鍛煉方式,。每個周末,,從旭日東升到夕陽西下,每條健康大道上行走的人都是絡(luò)繹不絕,。從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到剛會走路的孩子,,從青春逼人的少男少女到穩(wěn)重的中年夫妻,大家都在走路,,有的嬰兒還在兒童車中甜甜地睡著,,就被年輕父母推上了健康大道。有人伴著袖珍音響的節(jié)奏快步獨行,,有人三五成群邊走邊聊。無論是冰雪交融的嚴冬,,還是炎炎烈日的盛夏,,行走族們都永不停步。
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最會保養(yǎng),、最健康的甘孜人,不再是氣功不離身的大師,,不再是有錢有閑的權(quán)貴,,而是隨時不忘邁動雙腿的普通百姓。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