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7月06日
◎嚴英秀
長篇《隱蔽的臉——藏地神子迷蹤》是一部真正的藏人寫藏人的小說,,之所以做如此斷論,,是因為它不是那種被外界的期待視野所規(guī)訓了的敘事,那種看似風情搖曳,,“地氣”彌漫,,實則淺嘗輒止,,堆砌符碼的所謂特色寫作。在格絨追美的作品中,,沒有所謂民族文化的瑰麗多姿的炫美展示,,沒有地域民俗的浮光掠影的鋪排紀事,沒有宗教佛法的獵奇神秘的追述挖掘,。他走的是另一條道路,,一條在共同的社會化歷史進程中追尋藏人生活軌跡和心靈歷程的創(chuàng)作之路。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格絨追美對自己的母族文化有著徹底的完全的自覺,,他不是憑著一種所謂的認知經(jīng)驗從外部觀察一個民族的長短得失,也不是魚在水中,,永遠只能從里面混沌感知容身之所的方寸明暗,。格絨追美出生在四川甘孜的普通藏族牧民之家,長大成人的艱難生活,,求學求職的奮斗經(jīng)歷,,和所有高寒地區(qū)的貧門子弟并無兩樣。如今的他,,從一個游牧曠野的懵懂少年,,完成了漫長的精神成長之旅,已具備了在一定的距離外審視故土的眼界和立場,。雖早已定居城市,,雖常常感慨“游走在故園和城市之間”,,但他的心未曾游移,未曾削減對過去的人和事一絲半毫的熱情和眷戀,,他常常往回看,,常常踏上通往身后的大山、河谷,、村莊的回鄉(xiāng)之路,。他的創(chuàng)作和生命的根,一直深植于家鄉(xiāng)的泥土中,。這聽上去似乎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老生常談,,但事實上,對許多人而言,,此言不過是一種寫作立場的標榜,,而非寫作實際所呈現(xiàn)的真相。但格絨追美的的家鄉(xiāng)在他的筆下是清晰可辨的,,那是一個炊煙裊裊中傳誦著信仰之聲的記憶中的藏族村落,,也是在時代的病癥中演繹著各色人等生死愛欲的現(xiàn)實時空,無論它曾經(jīng)的貧窮而古雅,,還是當下的迷茫和蛻變,,他都真切、誠實地面對,,他的情感視野從未離開過故土人情,。多年來,他以一顆敏感多思的真誠之心,,在鄉(xiāng)野村史和浮華現(xiàn)實之間的縫隙中,,思考著“父親”“母親”們的故事,找尋著一條通往前生往世的村莊之路,。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