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1月09日
■吳建
從臘月初一這天起,,天地間驟然有了一種澄明爽潔的韻味,。藍天是高遠的,,河水是清澈的,。村莊被遒勁的風吹得一塵不染,鄉(xiāng)路兩側翠綠的白楊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桿,,雖單調(diào)卻素雅,。麻雀在房前屋后飛來飛去,和小雞一同搶食主人撒在院落的食物,。
農(nóng)家的屋檐下,,掛滿了熏得油光光的臘肉,掛滿了被太陽曬得紅撲撲的香腸,,掛滿了烤得黃橙橙的野雞,,掛滿了農(nóng)人們沉甸甸的喜悅······那是寫在他們心上的一行行樸實無華的詩篇,。
置辦年貨是從喝完了臘八粥后開始的。辦年貨是男人們的專利,,臘月里的男人們更像男人,,不再過問地里的莊稼,而是興致勃勃地坐著小四輪,、騎著摩托車,,三五成群地向集市進發(fā),把嘎嘎亂叫的鵝鴨,,鱗翅翻動的鮮魚,,水嫩清脆的青菜,泥巴護身的蓮藕拎回家,。有時候,,在趕集或回家途中,被沾親帶故的隨便一留,,就不忍心拒絕,喝酒吃肉,,來得慷慨大方,,往往幾杯酒下肚,潮紅涌上面頰,,話就多了,,說年景,總結得失,,談來年的打算,,開心處,響起一陣陣不假修飾的笑聲,。
媳婦大媽們也開始爭晴天,、搶日頭“洗年”了。鄉(xiāng)村的河邊,,笑聲,、叫聲、棒槌捶衣聲,,此起彼伏,,驚得鵝鴨撲棱,魚兒歡蹦,。紅被子,,綠床單,花衣服,,把一河清水染得姹紫嫣紅,。浣洗完了,,女人們就抽空到鄉(xiāng)里的美發(fā)室,照著墻上的發(fā)型,,不但要頭發(fā)染成或黃或紅,,還要拉個什么直板,再用油啊脂啊什么的在臉上的描畫,,她們不用再擔心汗水的浸化,,濃妝艷抹地驅散寒風的凜冽。還有那繁冗厚重服飾掩映下的美麗更是充滿東方式的含蓄,,令善吟的詩人又生出許多風花雪月的感喟,。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嫁娶的良辰吉日似乎都被農(nóng)人們注定在了這個季節(jié),。誰家門上貼起大大的紅“囍”字,村里的男女老少就會聚集到這家“忙喜”,。大紅的囍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穿著紅衣的新嫁娘,,紅紅火火的場面映紅了每一張笑臉,。一群頑皮的小男孩顧不上擦去鼻涕,在人群中跑來跑去,,玩得不亦樂乎,,一會兒討要幾顆喜糖,一會兒纏著母親要錢,,聽見院外響起賣貨郎那“梆梆”的小鼓聲時,,他們便一窩蜂地跑上去圍上去,找尋自己喜歡的小東西,。
漫天的雪花,,平添了臘月里的喜慶氛圍,雪花在喧騰熱鬧的村莊上空飄落下來,,散在一畦一畦的田野上,,這種很細很小的雪花,慢悠悠地從天空中飛下,,落在樹木的枝椏上,,落在潮潤的泥土中。閑不住的老農(nóng)等到雪一停,,就扛著化肥,,下田施肥,大巴掌拍著小孫子的屁股:“小孩子望過年,大人望耕田,,春在雪那邊,!”
誰說臘月冷,臘月最有情,;誰說臘月北風緊,,臘月最牽游子心。異地求學,、外出打工和他鄉(xiāng)經(jīng)商的游子心中一到臘月便有一種情愫潛滋暗長,,想象著團聚的甜蜜,不由掰著手指細數(shù)歸程的日子,,悄悄準備著回家的行囊,。一時半會兒不能回家的,遠方的父母,、家中的愛人,,便會寄來一包厚重的棉衣,那輕柔的絮暖中是沉甸甸的親情召喚,,熨帖著一顆顆孤獨漂泊的心靈,。
從臘月二十五往后,村子上空開始有了鑼鼓嗩吶的歡慶聲音,。孩子們試穿了自己的新衣新帽,,女人們包好了一笸籮一笸籮的餃子,打好了貼春聯(lián)的糨糊,。整個村莊已經(jīng)集結完畢,,就等著那過年的鐘聲了,。鐘聲一響,,告別臘月,走進大年,,走近又一個春天,。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