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9月11日
■嘉察·洛絨曲吉
之所以我能夠堅守自己的閱讀觀,能夠始終堅持徜徉在作品所營造的時空里,,對我影響比較大的當屬近代學(xué)者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的三句話,,這三句話一直被我抄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旨在能夠經(jīng)常閱讀,能夠熟記于心,,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第一句話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边@是王國維先生所言的第一境界。這一境界的核心內(nèi)容是指讀書之心要寧靜,,心靜是讀書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一顆浮躁之心支撐不了閱讀,擁有一顆寧靜之心,,正是閱讀的意義和魅力所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讀書可以修身養(yǎng)性。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作為精神需求,,作為一種生命需求,閱讀之陶冶品行情操,、凈化,、豐富、擴展人生的功能,,正是引領(lǐng)人生漸次步入境界的必經(jīng)之道,。
靜心閱讀,,孕育平和靜怡的心態(tài),,頤養(yǎng)一顆寧靜、純真的心,,一副博大胸懷,,耐得住寂寞,心無旁騖,。正如柳宗元所云:“淡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一個充滿淡定情懷的人,無論身處春光里,,還是風雪中,無論是行走于小橋流水中,,還是漫步于白云悠悠,、樹蔭之下,僅需一書,、一椅,、一茶,,就能入清凈、淡雅之境,。我在北大荒當知青的時候,,常常在寒冷的冬夜里,在夜深人靜時,,捧一本書,,一個人在一盞孤燈下,步入閱讀境界,,真有點“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模樣,。這樣的情形在王國維先生的筆下稱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境界,。
至于王國維先生所言的第三種境界,,那還要感謝那位書店經(jīng)理,這樣的感受是在他的引領(lǐng)和指導(dǎo)下實現(xiàn)的,。他常對我說,,讀書有一個一進一出的過程,就是要能讀進書中去,,并沉醉其中,,忘記世間的俗事,做到樂而忘憂,,眼前只有書中的佳境,,盡情漫步其中,欣賞“江山如此多嬌”享受“風景這邊獨好”,。將自己的心態(tài)沉浸于書中,,任憑思想“春風得意馬蹄疾”,賞盡書中的“長安花”,,遍賞書中的“人間春色”,,實現(xiàn)人與書的相生相融,書人合一的境界,。這就是王國維先生所說的第三種境界,,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北大荒的冬季很寒冷,,昨晚下了一場大雪,積雪覆蓋公路,,沒有公交車,,我是徒步到達書店的,書店里靜靜地,,只有那位書店的經(jīng)理戴著眼睛在看書,,見我走進書店,,老人便到書架上取下我上次未讀完的書,微笑著遞到我的手里,,老人還在書里放入了書簽,,我不無感激地看了看老人,在他的對面坐下,,開始了閱讀,。
隨著閱讀的延伸,對荷馬史詩的理解也漸次深入,,難怪《荷馬史詩》被稱為“希臘的圣經(jīng)”,,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這段希臘歷史甚至被稱作“荷馬時代”。也就是說,,整個希臘的這段歷史,,都是由“荷馬史詩”來表述的,甚至還是這一時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馬史詩》敘述了兩大部分,,即《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正如雨果所言:一部杰作已經(jīng)成立,,便會永存不朽,。第一位詩人成功了,也就達到了成功的頂峰,。你跟隨著他攀登而上,,即便達到了同樣的高度,也絕不會比他更高,。
閱讀《荷馬史詩》,,整個眼界得以拓展,我第一次感受到史詩的偉大,,毫不隱諱地坦言,,是荷馬這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激發(fā)了我的文學(xué)熱情,使我真正步入了世界文學(xué)的殿堂,。
在荷馬史詩中,奧德修斯是一位很可愛的人物,,他聰明機智,,英俊瀟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阿喀琉斯是史詩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勇猛頑強常常是改變局勢的主要因素。史詩中的赫克托耳是一個比較復(fù)雜的形象,,他有著崇高的集體主義思想,,他在戰(zhàn)場上把阿喀琉斯的朋友殺死了,,他知道要遭到阿喀琉斯的報復(fù),他也知道自己死后,,家人要淪落為奴隸,,但是,為了榮譽和大局,,他毅然迎戰(zhàn)阿喀琉斯,。
整部史詩充滿了對人性的歌頌,簡潔華美,,真實生動,,是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完美結(jié)合。
再就是要特別說明的是,,荷馬史詩里的諸神都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他們也在人世間談情說愛,有個人性格,,會嫉妒,,也會報仇,他們幾乎和人一樣,,愛憎分明,,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具有超人的力量和能力。這一特征和東方的神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再就是史詩中的女人,,她們都和世間的女人一樣,貪婪而虛榮,。這一致命傷恰好決定了她們的命運,。值得重視的就是第二部《奧德賽》。這一部分展示出來的閃光點在于,,女人對愛情的忠貞,,男人對家庭的依戀和責任。我們可以從俄底修斯的形象中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即:只有美好的品質(zhì)才能幫助自己找到幸福之源,,欲望和貪婪只會毀掉自己。赫克托耳說過的一句話值得深思:“幸福的日子其實很簡單,,辛勤的勞動,;愛自己的妻子,愛自己的丈夫,;同情弱者,。”這是多么富有意義和價值的語言,,這已經(jīng)超出了史詩本身的功能,,這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詮釋了人生,、愛情和幸福。
時間過得真快,,我把書還給書店經(jīng)理,,背著自己的黃色軍用挎包,離開了書店,。
一路上,,我的腦海里依然是《荷馬史詩》所敘述的場面,那場戰(zhàn)爭,,那些可愛的人物,,他們身上釋放出來的精神。原來人類社會的早期階段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愛情,、家庭、事業(yè),、正義等等,,在史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史詩中所表現(xiàn)的種種思想內(nèi)容,,在后世都不同程度地重現(xiàn),,這應(yīng)該就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就是史詩所賦予后世的價值和意義,。
我已經(jīng)能夠背誦第一卷了,,接下來是背誦第二卷,遺憾的只是自己沒有這本書,,應(yīng)該盡快能夠購買到,。
人說北大荒很苦,其實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人不應(yīng)該在較為舒適的環(huán)境里生長,,人應(yīng)該經(jīng)受必要的磨礪,只有磨礪后的人生,,才會更富有生命力,,才會于社會更有益處。
今天我的詩作《奉獻之詩》被《人民日報》刊用,,這是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殊榮,。這首詩是上周我到六連割大豆,完成任務(wù)后精疲力竭地躺在地邊,,不經(jīng)意回首時,竟然發(fā)現(xiàn)那一壟壟長達十幾里遠的莊稼地里,,清晰地書寫著奉獻的詩行,,從挎包里取出稿紙,,草吟而就。
最新消息